中年35歲以後已婚女做什麼工作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

憂傷的梔子花


不管是男女,35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很欣慰題主現在就開始琢磨35歲以後的生活,為你的未雨綢繆點個贊。

2018年1月份,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外環路上的收費站,被遣散的收費員組團去公司討說法。

一位大姐很氣憤地說:
我現在啥也不會,你說裁員就裁員,讓我怎麼辦?
我們來的時候都很年輕,現在36了,人家都要30以內的,一聽我36了,對不起,我們不要你。
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裡,我們學東西也學不了,比20多歲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歡我們這樣的勞動力了……
我現在啥也不會,你說開始裁員就裁員,你讓我怎麼辦?

很多人長期做著重複、沒有任何價值的工作,如果你35歲還在做著一些基礎的崗位,那很容易遭到淘汰的。

一、什麼工作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知識型積累的工作

題主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的職業危機意識很強,但我不希望告訴你做什麼工作不會因年齡增大而貶值,為什麼?

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工作,比如醫生、教師、設計師、工程師、作家、會計師之類等,要求比較高一些,你得有技能,有閱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才可以找相關的工作。

題主沒有透露自己是在何種行業,如果是在知識積累類行業,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醫生、律師、工程師或教師等等,你做什麼工作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還得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所以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這個社會,對於35歲以上的人是很不寬容的。題主已婚,可以說是上有老,小有小,生活負擔重,精神壓力大。

你想找一個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的工作,如果你本身就在“越老越吃香”的行業,那麼稍加努力,往後的日子也不會過的太苦。

但若要是,你想轉行找到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的工作,是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要選對行業,還要有前途。

35歲的年紀,最關鍵的是,失敗的成本高,你要是失敗了,從頭再來談何容易,光是幾個月的房貸車貸以及子女教育費用都會壓得你喘不過氣。

二、應對35歲中年危機,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提前做好規劃

1、方向規劃

你到了30歲,建議你要找到一個能為之奮鬥的行業和職業扎進去,30歲之後儘量就不要隨意換行業和職業了,因為成本很高。

假如頻繁換行業、職業、跳槽,你陷入一種職業定位混亂的狀態,你到了35歲依然是沒有經驗、沒有方向的人,就不太好辦了。

如果,你深耕一個行業,那麼你到35歲,也至少有5年的行業經驗和資源,被淘汰的概率會小很多。

2、做好物質準備,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到了35歲,你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應該培養儲蓄的習慣,學會存錢,不要在跟年輕時候花錢大手大腳的了。

賺得多就多存點,賺得少就少存點,量入為出,到了35歲,多少會有一些積蓄。

如果有可能,可以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業,也就是副業,有一點收入也是好的。

這樣,即使你遭遇中年危機,你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裡有部分積蓄,給帶給你抵禦風險。

3、人往高處走,在職場你職員不斷往上爬,能走到高層的位置

如果你35歲還在做著一些基礎的崗位,那可能會給企業一種能力不夠的體現,不管在何種職業,不斷往上爬,你才能走到高層的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35歲以後已婚女,身處公司高層,你所承擔這種風險會較小些,相對來說,你就不會遇到年齡的尷尬了,至少年齡限制會放寬很多。

就目前職場的狀態來說,35歲很大一部分人已經是公司的中高層了,年齡還是相對比較大的,對女人來說,55歲就退休。

因此,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方法。

三、互聯網時代,工作不想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最好的莫過於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了

  • 如果你對管理沒有興趣,那你最好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你度過的書,走過的路,這些都是你個人品牌的來源,你要善於從書中獲得智慧,領悟哲理,通過別人的故事和經驗,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打造個人品牌也越來越簡單,比如說現在的很多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就不錯,你可以在這個平臺,把你學到的專業的科學技術知識,生活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個人品牌的認可。

當你有了個人品牌,你就有自己的價值,因此也就能夠更好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如果你不想被職場淘汰,提升自己創造價值的能力,迫在眉睫。

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變得更強,你才能不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

  • 人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另一個小建議,就是早點學會理財和投資,能幫你提升被動收入,但不能貿然投資理財,不要交智商稅。

不管什麼時候,應該培養儲蓄的習慣,學會存錢,學會理財和投資,你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裡有部分積蓄,給帶給你抵禦風險。

  • 想要實現個人不斷增值,除了職業選擇外,養成讀書的習慣,吸取知識營養,一輩子都要保持學習的熱情

喜歡看書的人,一般是比較有內涵的人,而且也容易有好的心態。

讀書,會讓你學會思考,學會品味快樂,建議題主可以深耕某一領域,也就是自己的職業發展,多考一些職業相關的證書,想辦法讓自己成為行業內得專家。

學習,不一定是指學習專業的科學技術,而是指生活各個組成部分都需要學習,多看一些綜合性的書籍充實自己,可以是一些軟技能的書,比如管理、辦公軟件操作等。

現代社會,“保鮮期”越來越短,知識如此,愛情亦如此,你的知識面越廣越好,不想被競爭大潮所淹沒,就要一輩子都要保持學習的熱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自我增值型女性,活到老,學到老。

總之,35是一個數字而已,沒有規定一定要做成什麼,後面還有幾十年呢,只要肯吃苦,方向對,做什麼工作都不會因年齡貶值反而增值。

最後,送大家之前看到的一段話共勉:

那些曾經困擾過你的問題和焦慮,如果你不正面衝撞它、擊破它,它們就會在你30歲、35歲、40歲、45歲的時候捲土重來,並且一次比一次兇狠,而你卻一次比一次無力。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陸興榮頻道 職場路上,與你一起成長。

陸興榮頻道


我老婆今年36歲,在3年前就已經不上班了,一方面需要照顧和教育孩子,另一方面30多歲之後在職場上還沒有升到高層,再打工下去也沒有多大意思,無非是多一點工資少一點工資而已。

但是呢還是得找點事幹,當時也想著是不是找那種來錢快的,比方說炒股、投資等,後來覺得還是不適合她,畢竟起步也晚了。以前她對美術很感興趣,可惜讀書的時候沒有報考美術院校,但心裡面覺得畫畫還是很有意思的,於是經過一合計,讓她去學畫畫吧,剛好住家附近就是油畫村,各種油畫種類豐富,培訓老師也很多,於是就報名了。

三年多來,她已經算是入了門,以後就在這一行幹了。一開始還看不出有什麼收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繪畫技藝的純熟,我相信幹這個也會越老越值錢,畢竟油畫村就有不少老畫家,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至於是否增值反而是次要的。

當個畫家,或者美術教育工作者,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收入未必高,但是隻要持之以恆,以後也會越來越值錢。畢竟,現在人物質生活水平高了,要追求一點精神生活品質,尤其是一些有錢人,也越來越看重這一塊。

藝術帶給人心靈慰藉的作用,是你有多少錢,多少別墅、豪宅所無法比擬的。因為藝術帶給人的精神享受,是無止境的。

我只是舉了一個親身的例子,事實上,有很多職業都是“越老越值錢”的,怎麼才能發現這樣的職業,有幾條衡量標準:

第一、這個職業是剛需,無法標準化。所謂的剛需,就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科學技術如何發展,這個職業都是存在的,而且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個人要吃飯、要住房、要治病、要接受教育,這些都是剛需,伴隨這些而生的職業例如醫生、教師等,肯定什麼時候都少不了,而且要求也越來越高,幹這些職業的待遇也會越來越好。

更重要的是,這些職業無法被取代,因為不是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而是需要創造性的思維。不要看很多環節被機械和人工智能替代了,那也只是輔助手段,提高了效率而已,也可以說解放了職業人的雙手,是好事。

第二、這個職業與人的心理情感有關。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精力必然會降低,這就出現了為什麼職場上35歲、40歲現象,本質上,企業淘汰的是低階“勞動力”,因為到了這個年齡,你幹不過更年輕的人,你的體力和精力沒有競爭優勢,說白了,對企業來說,你沒有“性價比”,所以一旦到了這些分水嶺年齡之後,如果沒有新的技能,只會越來越貶值。

那麼,幹這樣的職業哪怕一時收入很高,也還是要慎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倒是一些有關人類心理和情感的職業,會越老越增值,畢竟人的成長是一生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需要,這是年輕的時候所無法體會到的。

總之一句話,不要等到35歲才想到35歲以後的事情,而是在35歲之前就應該有所考慮和計劃。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轉載應得到許可!關注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喻派職言


最好的經驗分享給你下,絕對對你有幫助

前提你要肯吃苦!

我朋友38歲,全職媽媽多年,氣質沒有,土包子感覺,身材不好,皮膚不好,沒有自信!然而有一天她不懂是受了什麼刺激,突然說不能這樣下去了,她報了瑜伽教練班,就是專門培訓做教練的,要考證的!

前期她一直吃不了苦,後面也堅持下來了,每天去一小時培訓,一年下來,媽的,皮膚好了,臉瘦了,整個人有腰有臀,很健美,好看多了,現在她每天都去當教練,有時候才一節課,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反正她變美了,自信了就是最好的。

我覺得要想不貶值,最好就是投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只要肯吃苦,好身材,好皮膚都會有,而且還能賺錢,你說是不?她一天一節課也可以賺幾百塊,一個月萬多,我們這是五線城市。

現在的她自信多了,經常旅遊,他老公還擔心她出軌啥的,以前他老公才不管呢!


123亦舒


我在30歲的時候想到過這個問題,那時候我還是名銷售,一天突然覺悟想著銷售沒有業績公司肯定留不住,一直做下去沒有意義。40歲還做銷售不穩定。想著想著就焦慮起來!後來我轉崗從事人事,從基礎開始做1500元一個月,到現在五年了,比銷售穩定多了,工資現在是6000元了。在這五年裡我還學了古箏目前達到7級為以後轉老師做準備。現在,也在練習瑜伽。以後也能考證。。還看了很多關於投資理財的書。投資了30000元炒股今年賺到了30的收益10000左右。。我跟高興。。我要給自己多備幾條路,開悟後就變得有些焦慮就怕被社會淘汰。沒有工作,沒有工資。。所以一定要多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愛好一直長期的走下去。我現在做人事也不錯。儘量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一杯咖啡的香氣


我也是35歲+的已婚女性,身為一位生涯諮詢師,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

11年前,那時候我還是一家傳統企業的人力資源專員,經歷了一次公司的鉅變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幾百名員工一月內相繼裁員,我感受到了身處一家公司,沒有什麼可以保證你的穩定,即使公司時一家集團公司。

所以那時候開始,我係統的學習生涯規劃的系統知識,學習完後,雙休的時間去教育機構選擇兼職,開講 ,積累案例,與此同時,我發覺僅僅生涯無法完全幫一個人很大的改變,於是我係統的學習心理學,和生涯結合一起,令我的風格更加飽滿。

與此同時,隨主業的不斷磨練,我摸索到不斷向上,領略金字塔的頂端,慢慢從主管,經理,後去一家大型金融集團成為人力總監,成為了一位管理者,但是我內心其實更多的還是希望通過我的管理+生涯+心理,幫更多的個體突破瓶頸,於是3年我開創了事業。

三年期間,跌宕起伏,但是穩步發展,我覺得35歲以後的女性,想要獲得增值,三點很關鍵:

1.是否願意提前鋪路
2.是否有很強的壁壘
3.是否有很強的定力

三點保持下去,你會成為新時代的新女性,而且會越老越吃香,加油!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我身邊這個年齡有做什麼職業或者創業的類型我分享一下。

1.茶葉店,有些朋友是比較熟悉這個行業的,就一直開茶葉店,做了很多年,客源也比較穩定。月入1-3萬左右。

2.蛋糕烘焙店,有個朋友投資幾十萬開了一個蛋糕麵包烘焙店,請了一兩個西點師,開業沒多久就收了不少錢,生意做的還挺好的。月入3-10萬左右

3.有些寶媽沒有什麼好的專業技能,就去選擇超市上班,打發時間。月薪2500-3000。

4.也有寶媽朋友圈做蛋糕,餅乾,餃子,各種果蔬饅頭,然後網上順豐發貨的,這寶媽技術比較好,客戶比較滿意,生意源源不斷,月入1-3萬。

5.本人是做中草藥產品,中藥面膜粉之類,2014年入行,經過學習摸爬打拼,希望擁有一個長長久久的國貨品牌,收入不穩定,創業初期。

6.還有一些就是去工廠做車工計件,月入3-4000,為了貼補家用。

個人認為,如果心靈手巧的,可以學習蛋糕麵包烘焙,如果手殘黨,可以充實大腦,學習一些互聯網思維,哪天遇到好的機會,就可以爆發。

PS我就是屬於手殘那一類,動手能力比較差,我只能天天看書看課程到處學習充實自己。




35歲是個非常敏感的年齡,在我34歲的時候,還有獵頭不停地給我打電話,然後35歲的時候他們都消失了,我問其中一個小姐姐,她委婉地說,現在年景不好,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肯定有這方面的考量。所以說,35歲在職場被嫌棄,看起來似乎是大多數已婚已育女同胞的宿命,但是我覺得很多女同胞超越了年齡,活的風生水起,令人羨慕。大概有幾類吧:

一是女企業家,自己創業的女同志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積累更多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二是女高管,企業中的女高管基本已經超越了35歲的年齡界限,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上升的空間。

三是培訓師,許多培訓講師都是經驗十分豐富的女同志,她們完全是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啊。

四是醫生護士教師等,時間等同於技能的提升,完全不會因為時間而淘汰。

五是自由職業者,比如作家博主等,不受年齡限制,更多的是看觀點和思想的輸出。

35歲現象提醒女同志在職場中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選合適和專業和行業,那麼在考大學的時候就應該想自己將來幹什麼,如果錯過了這個選擇,那麼在進入職場的時候也來得及,再不濟就是35歲弄明白。

二是不斷地學習和修煉,與時俱進,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即使過了35歲,也有逆襲重新來過的可能。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自己,不斷遇見更好的自己。


無限趨向永恆


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按捺不住想要回答,尤其在這疫情中…簡直髮自內心的拷問。

本人女,年齡30,卻已經感受到了35歲的感覺。

從24歲在一家教育機構兢兢業業,做了很多貢獻。但是到了30.歲,突然發現,有了孩子,精力不如剛畢業大學生,因為一心做工作,這幾年的進步又不大,現在的升職,好比雞肋。升職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但也怨不得別人,怪自己能力不全面。

疫情中,公司也在苦撐,感覺自己也是。關於未來職業發展,自己陷入深深焦慮中…


辣媽在職場


31歲,一生近乎半載,但我覺得似乎才剛開始,之前一直跟老公一起經營小作坊,去年中旬才意識到要有自己自己的事業,期間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開始有這個意識的時候我也彷徨過,30歲,長期沒有自己的圈子,原地踏步,不在年輕,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拼什麼,不自信,甚至自卑,但後來我看很多已婚的,離異的,甚至嫁入豪門的女人,她們都把自己經營的很好,我逐漸意識到,哪裡是我們沒有資本,而是我們的懶惰,猶豫,不願改變,不去學習,不想堅持,沒有方向,安於現狀,你還讓自己脫變,那隻能做夢了,所以我們一起加油,共勉!找到方向,一起努力!!!


一凡一品


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在職場,確實女性35歲之後很不受重視,除非你特別有價值!所以做一個女人,無論在什麼年齡,都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成長自己。

我也是快35了,邁入這個年齡,說實話,我沒有一點的恐慌,因為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價值!所以一點不恐慌,同時也有很多老闆想找我一起合作,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愛學習。從我大學畢業以後,就特別愛學習,大學剛畢業那會,我是做設計的,然後我會一邊學設計,一邊學銷售心理學,因為我覺得,好的設計,一定是要懂得銷售,不懂銷售的設計師,頂多也就只能做設計,所以我學多了一門技能,有了這個技能,我在公司裡很快就能脫穎而出,雖然設計做得不是頂級的,但至少能讓客戶非常滿意。最後獲得老闆認同。

第二,保持好奇心。這點很關鍵,好奇心能讓我們去發掘在新時代有什麼新的事物產生,新事物的產生將會對我們的工作或者生活發生怎樣的影響和改變!有一個朋友,他也是很愛關心新鮮事物,就是當初滴滴剛剛開始出來的時候,那會沒幾個人相信開滴滴能賺錢,結果,當時相信開滴滴能賺錢的人,又因為滴滴當時對司機的補貼極大,所以我那朋友那一兩年加起來都賺了一兩百萬,有了這筆原始積累以後,他去做了別的事情,做得一直很穩。所以好奇心很關鍵!

第三,愛挑戰,雖然工作很累,但是一定要喜歡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危機感!

第四,學會不斷地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反省自己!當你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真的一點都不會慌,及時對自己的問題修正,這個很關鍵。

第四,多去旅行,工作之餘,一定要學會放鬆,多旅行能開拓自己的視野,放大自己的格局,不會侷限於當下!旅行更能讓自己的身心愉悅!

以上就是我一直的經驗,也是這麼過來的,所以到了35歲,我依然還是很有價值!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