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言:“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虎丘是蘇州的一張名片,乃是吳中第一名勝、國家五A級景區。不僅王羲之、顏真卿,白居易、蘇東坡、趙孟頫等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跡,正山門亦有康熙帝御筆親題的虎阜禪寺。箇中趣話逸聞,今後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攝於蘇州虎丘

千百年間,煙雲聚散,人來人往,真正知曉虎丘山之名由來的人卻是少數。關於此山得名,留有眾多傳說:有人說是山形像只老虎,所以叫虎丘;有人說是秦始皇上山遊玩,見一老虎,以劍劈之,卻變成了石頭,於是叫虎丘;又有一說是吳王闔閭埋葬後,有白虎踞于山上,故名虎丘。其中末一種說法是為傳統。

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攝於虎丘正山門

虎丘山原名海湧山,意為海上湧起的一座小山,後來又為什麼不叫海湧山而叫虎丘山呢?

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攝於點頭石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吳王闔閭命大臣伍子胥在蘇州建都,這才有了蘇州城。吳王闔閭死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為其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闔閭是諸侯中的霸主,肯定要選擇一塊風水好的墓地,夫差就命掌管風水的大臣查勘地形。不久,大臣覆命道:“大王,海湧山是塊好地方。山似老虎形狀,山下原是蛟龍潛伏的海洋,此謂虎踞龍盤之地,葬那裡最好。”

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攝於二仙亭

夫差立刻調集人馬,在海湧山下深挖墓穴,造墓室。就把闔閭葬在山下,同時陪葬了許多的金銀和寶劍。葬禮完畢,夫差得守陵啊,當然也有大臣陪著。第三天大臣到墳上去磕頭燒香,猛然間看到一隻老虎蹲在墓地上。那老虎豎起耳朵,兩隻眼睛瞪得銅鈴一般,威勢逼人,嚇得兩位大臣魂不附體,急忙逃回去向夫差報信。夫差出來一看也嚇了一跳,再揉揉眼睛定神一看,老虎卻又不見了。夫差想:父王葬後,出現老虎不知是兇吉,急忙召來風水大臣。大臣聽後非但不露驚慌,反而喜上眉梢,上前一拱道:“恭喜大王!這是個吉兆,老虎是獸中之王,雄踞高山,威震四方,象徵大王千秋霸業,四海之內皆臣服於大王。”夫差聽後大喜,又問,現在找遍全山都看不到老虎,是什麼道理?風水大臣說:“大王看到的老虎是山中精靈所化,不是真虎,所以遍尋不得。大王不妨回想一下老虎的長相,讓工匠雕刻一隻石虎放在山上,讓它雄踞此地,永保大王的千秋霸業!”

蘇州虎丘山名的由來

攝於虎丘斷梁殿

於是夫差命人去找來一位技藝高超的石匠,鑿出了一隻石老虎,雕得那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到後來甚至還會危害山塘街的行人(此乃後事,留待下回說道)。自那以後,路過的行人都會看到一隻威風凜凜的石老虎蹲在山上,虎丘之名便傳開了。時間一長,大家就不再叫海湧山,而稱虎丘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