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綠茶婊……偏見式表達影響孩子人格和思維的發展

語言學家發現表達方式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在一個隨意給人貼標籤的社會文化中,身為父母要對這些語言謹慎,幫助孩子以更真實更豐富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和自己。

渣男、绿茶婊……偏见式表达影响孩子人格和思维的发展

“哇,那個女的長得好醜。”

“你太蠢了,怎麼這點事都做不好?”

“你看看人家的媽媽,都比你強。”

聽著十來歲的孩子這樣表達,身為父母的你是不是挺不舒服的?尤其是評判對象是你的時候,會不會更傷心?

用粗暴簡單的一句話去談論一個人,其實是很多人的習慣。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這種表達方式,尤其是在各種自媒體文章和評論中。他們談論各路新發生的熱點事件,輕易就給涉事人貼上標籤。

比如:

這個男人就是個渣男。

那個女人就是個綠茶婊。

他肯定是個直男癌。

她這麼做只能證明自己是個SB。

……

這樣的表達簡單、直接,可能代表了酷,尤其是當你生這個人的氣時,這麼說話會非常爽。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表達方式會在潛移默化中阻礙一個人真實地看待別人、接納自己,甚至會給關係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英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家Melanie Klein曾經提到過一種心態,她稱之為偏執分裂心態。在這種心態中,人們看待別人往往只看到某個缺點,而不是完整的人。比如,說某個人很懶,卻忽略了這個人也有勤快的時候。或者,把自己不願意承認的缺點扔到別人身上,比如指責某個人言行不一很虛偽,卻忘了明明自己一樣會“看人下菜碟”。甚至還會把生活中積攢下來的受挫感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對方會傷害自己,是邪惡的敵人。

渣男、绿茶婊……偏见式表达影响孩子人格和思维的发展

電影《十二公民》海報。標籤化的洩憤與尋找有理有據的事實相比,無疑後者更吃力,但是這一切是值得的。

電影《十二公民》以濃縮的方式展現出偏見帶給人們思維的衝擊。因為富二代、忤逆等標籤符號,陪審團一開始就放棄了獨立思考。人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充滿了憤怒和壓抑,當一個全民都可以使用的宣洩口呈現出來時,每個人都迫不及待、不假思索地發表看法,感受批判的快感。

充滿偏執觀念的標籤化表達,容易讓人失去愛的感受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成為社會衝突背後的暗流。美國科羅拉大學心理學教授O·J·Harvey從許多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隨機節選了一些章節,然後統計某些詞語的使用頻率,這些詞語涉及道德評價。他的研究顯示,這些道德評價的詞語使用頻率越高,這個社會的暴力事件就越頻繁,它意味著這個社會的人越傾向於將人分成好人、壞人,並且認為壞人應該被嚴懲。

在Melanie Klein看來,能夠同時看到一個人身上存在的對與錯、好與壞,能夠容納自己對一個人保有愛與恨的複雜態度,這代表了一種更高級別的心理發展水平,說明了一個人在人格整合的道路上取得了進步。比如,看到一個人表現出很懶的狀態時,我們在得出他很懶的結論之前可能會觀察和回憶這個人的許多行為,把視線拉得更大更廣:他的確在收拾房間時很懶,可是在做喜歡的事情時,比如打遊戲的時候可一點也不懶,懶只是在表達他對此不感興趣。再比如,我和一個人產生了齷齪,我很生氣,但是我同時也不會抹殺這個人在其他方面的優點,以及浮想起我們曾經在一起時美好的過往。

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會加深偏執的思維方式,而更真實、更具體、更“看得見整體的人”的表達方式則會推動人的思維方式向更高級別整合。語言學家Edward Sapir和Benjamin Whorf提出過一個重要的觀點:一個人使用的語言會決定這個人的思維方式,或至少影響了思維方式。研究者們認為,語言不僅僅是一個溝通交流的工具,還承載了獨特的文化、思維方式以及世界觀。學習語言其實是一個塑造思維、構建新概念的過程,而隨著構建的概念越來越多,人們對世界的理解也會越加寬廣和深刻。

心理科普作家李松蔚曾經修改過一位來信者的表達方式。這位來信者是這樣描述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我媽媽是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所以我會重複她的模式活著。”他將之改為:“我媽媽是個對自己標準很高,對達成的一切成就都不滿意的人,所以我會模仿她的模式活著。”這一改動,竟然讓人產生了新的感受,這就是語言重構的魔法——沒有價值感換個角度看或許是對自己的標準太高,家庭的強迫性重複變成了有選擇可能的模仿,來信者的內在心靈因此得以擾動。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在一個非常渴望認同設社會標準和他人看法的發展階段,極端片面的評判最終將指向他們對自我的接納。有些孩子因為做了一點錯事,就覺得無法在人前抬頭;或者因為某個方面長得不夠完美而羞愧於人,忘了自己是無數優點的集合體。孩子們對嚴苛評判的表達方式越是認同,就越難自我接納,因為成年人忘了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由一個一個心懷不同需要、面對不同情況的真實、複雜的人組成的,值得你我去理解和接納。

在這個充滿了標籤的世界,換一種言說方式,是身為父母者給孩子提供的心靈滋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