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重要還是正手重要?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還是選擇「正手重要」的人要更多一些,因為:正手的殺傷力要遠遠大於反手,在同樣的情況下,正手進攻能力更被看重。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但是,通過最近的比賽你可以看出:凡是那些成績比較好、並且表現穩定的球員,大多都是「反手進攻能力更強」的球員。

1)比如:前天(3月8日)在卡塔爾公開賽剛剛奪冠的陳夢和樊振東,都是反手擰拉能力很強的球員,反手進攻能力都非常出色。

再比如許昕:也是在反手逐漸加強的情況下,大賽成績才有了更大突破,在比賽過程中,凡是他反手用得好的時候,都打得比較順,而一旦反手偏軟、進攻不利,比賽打起來就會很吃力。

包括現在正在崛起的新秀王楚欽,也是打得一手好反手,假以時日,又是一員猛將。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2)又比如:日本乒乓球隊那邊給我們製造了很大麻煩的伊藤美誠,乃至男隊的張本智和,甚至包括很有潛力、未來可能威脅很大的早田希娜,都是靠反手起家、然後再逐漸向「正手反手均衡方向」發展的典型例子。

也就是說,日本球員好像有一個教科書般的選材和教學標準,那就是:非常注重反手,反手進攻能力要好,你一開始正手不太強沒關係,只要反手夠強,入選國家隊應該沒問題的,正手可以慢慢再練。

可是,如果你反手能力不強的話,除非你正手能力特別出色,否則,想入選日本國家隊估計有難度。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一、那麼,在一向崇尚正手進攻能力的乒乓球比賽中,為何會出現以上「更注重反手」的現象呢?

個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反手使用比例更高。

在乒乓球比賽中,短球要更多,短球與長球的比例估計在7:3左右,而短球不出臺、是無法用正手來暴抽的,但是,可以用反手來打。

也就是說:在乒乓球比賽中,能用正手來得分的球只在30%左右,而可以用反手來得分的球卻佔到70%左右。

雖然正手抽球很暴力,看著也很過癮,但是,能讓你得分的球也就只有30%左右;可是,如果你反手能力足夠強,卻有高達70%的短球來供你得分~二者所佔的基數不同,得分效益也就不同,可能用反手得分更划得來。

——所以說:「短球基數大」

,這可能是注重反手第一個原因。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2、反手更容易上手。

反手動作幅度不大,只要手腕就可以完成,準備時間很短,可以瞬間上手,一般差不多的短球都可以打。

而正手呢,則需要藉助手臂的力量,擺動幅度大,準備的時間要更長,並且,必須是長球才能打,否則發不上力,拉不出質量來,反倒會成為軟肋,被對方借力打力暴抽過來。

這樣,一個是能更容易、更快上手,大部分短球都可以打;一個是需要時間、準備期長,必須是足夠長的球才能拉出質量來~兩相比較:反手也就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說:「快速和易打」,可能是注重反手的第二個原因。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3、反手更容易練。

學習乒乓球,都是先從「推擋」的基本功開始練起,而在「推擋」基本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注重落點和線路、也就上升成為反手技術了,這是一個自然的過渡,球員練起來比較容易。

而正手技術呢,則需要在練好推擋基本功的基礎上再專門練習,要更難練,無論是在擊球力量、控制球能力、穩定性方面都很難把握~與反手相比,這是兩種技術,反手好的不一定也能打好正手。

——所以說:「入門更容易」,可能是注重反手的第三個原因。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4、因材施教。

打乒乓球,是大個子更有優勢、還是小個子更有優勢?

這倒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只能說是:各有各的優勢,在頂尖球員中,大個子和小個子都有,關鍵在於因材施教,要揚長避短、把自己的特點打出來。

對於日本球員來說,由於身高一般,覆蓋的面積小,離臺越遠越不利,所以,一般都是主打近臺、注重臺內技術的研究和提高,主打臺內、講求靈活和速度,這樣,反手進攻能力就成為首選。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而歐美高個子球員呢,覆蓋面積大,近臺靈活度一般,所以就喜歡退到中遠臺來打相持球,憑遠臺實力制勝,更注重正手強攻能力(當然,遠臺反手能力也不錯),但是,由於靈活度欠佳,遇到亞洲球員就有些不適應。

但是,現在來看,中等身材的球員打乒乓球要更有優勢:覆蓋面積可以,中遠臺正手可以打;同時,靈活度也不錯,近臺和臺內反手小球也能打~這樣,技術比較全面,沒有明顯短板。

比如:樊振東、陳夢都屬於這種類型的球員~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球員,反手能力更強的球員都要佔明顯優勢。

所以,以上四個方面,可能是目前反手比較強勢的主要原因所在吧。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二、強調反手能力,並不是不要正手了,而是要做到均衡發展、沒有明顯軟肋才行。

一提到要加強反手,可能就會有人認為這是「矯枉過正」,不可取。

但是,強調反手並不是不重視正手,而是要做到均衡發展,讓自己更全面,不要有明顯的軟肋、被對方抓住往死裡打,那樣,即使你某一方面的能力再強,也會打得很吃力。

就比如本次男單半決賽:許昕對陣皮切福德一戰,皮切福德知道許昕的軟肋在反手位,所以,全場就死打你反手位,戰術執行很堅決,讓許昕打得很彆扭,正手位的優勢一直髮揮不出來,感覺有力使不出。

並且,對方一直打你的反手位軟肋,把你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反手位去了,然後,冷不丁又打你的正手位空檔,讓你猝不及防;當你回來防正手時,他又開始打你反手了~就這樣來來回回搞得你很難受。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你有一個「明顯的軟肋」被他抓住了,由於這個軟肋的牽制,致使你的強項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但是,當皮切福德對陣樊振東時,這一招就不好使了,因為:樊振東正手反手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軟肋,他找不到你的漏洞,所以,就不知怎麼打。

因此,對於一名乒乓球選手來說,要保持「強項突出、均衡發展」才是正道,不要有明顯的短板。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三、「反手主打、正手反手快速轉換」,可能是未來乒乓球的一個發展趨勢。

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競技體育中,「速度」永遠是一個很厲害的殺招,凡是能掌握了這一殺招的球員或球隊,一般都不會打得太差。

就像當前全世界的女排球隊都在提速、向「高快結合」的方向發展一樣,未來的乒乓球比賽,在加強力量的基礎上、加快速度、打得更快,應該也是一個必然趨勢。

這樣,就會讓反手進攻的使用比例不斷提高,這就要求球員在保證正手進攻實力的基礎上、反手技術一定要加強,做到:既能中遠臺相持,又能在近臺和臺內反手進攻。

相比之下,反手可能要打得要更多一些~畢竟,精彩的相持球全場也沒有幾個,而短球則比比皆是。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2)正手和反手的轉換速度越快,就會越有優勢。

因為:反手進攻雖然使用的比例更高,但是,論殺傷力、還是正手更大,這就要求球員在比賽中要有快速的轉換能力,側身能力要強、速度要快、正手和反手之間能無縫銜接~「常招」用反手,「殺招」用正手,密切協作完成比賽。

這需要一個長期而刻苦的訓練過程,同時,也需要在打球意識上做重要改變:「強項突出、轉換加速」是贏球的不二法門。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綜上所述:

卡塔爾公開賽又結束了,一場乒乓盛宴就此落下帷幕,同樣,每一站的精彩對決都會讓人發現一些特點和規律,讓人對乒乓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把握未來趨勢、立足自身優勢、打出現代乒乓,是每一個球員、每一支球隊都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祝中國乒乓軍團再接再厲,取得好成績!

加油,中國乒乓!

在乒乓球比賽中:「反手能力」和「正手能力」,哪一項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