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宇航類SCI論文的寫作技巧

航空宇航類SCI論文的寫作技巧

在上一篇文章《 》,介紹了航空宇航類SCI期刊的相關情況,並對其中七個本人投過的期刊做了點評。

但航空宇航一般是工程研究,做出原創性的成果殊為不易,但我們仍然面臨發文章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工作可以發表為SCI論文呢?


01 寫什麼


什麼樣的工作可以發表在航空宇航類SCI期刊上呢?

第一,當然是深入自己做的工作。

每個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小方向,在自己的方向深入研究開展創新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胡亂追熱點沒什麼用,還容易分散精力。但對於航空航天這種工程實踐為主的學科,要想發表高影響力論文,還是需要多讀多讀英文文獻,想在哪個期刊發表文章,就把那個期刊相關方向的文章多讀一下,讀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什麼樣的工作能發什麼樣的刊物。

第二,交叉研究。

如果自己的方向實在太工程,可以做一些學科交叉,比如優化、控制。創新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原理創新,要深入挖掘研究方向、理解透徹才可以做;第二種是應用創新,把某另一學科的新東西應用到自己學科,一般來說這樣創新點比較容易找,大部分期刊都鼓勵這種學科交叉的應用創新。我最近做的工作就是把計算機領域的新算法(有的並不是新算法,只是經典算法)運用到外形設計中,得到的結果很好。

第三,數學。

數學才是高水平文章的終極殺器。一切自然科學的最高表達,都是數學:只有一個理論用數學公式進行表達、分析和總結,才能說這個理論是高級的、完備的。能用數學表達的科研工作才是最有影響力的工作,才可以發表在高端期刊上。所以,如果想發表發高水平論文,一定要將自己的研究向原理推進,使用數學工具總結規律,完成公式推導,提出全新理論。

如果工作確實很難提出新的公式,再不濟也要總結經驗公式,建個數學模型,比如使用指數、多項式、三角函數等擬合等。有了數學在裡面,文章才能高端大氣上檔次。

什麼水平的文章可以發表在SCI期刊上呢,我總結了一個不成熟的小規律:非約稿、非裙帶關係下,能在中文宇航類EI期刊—比如宇航學報、航空學報、力學學報等—發表的文章,其學術水平都可以發表在某個英文SCI期刊上。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學術水平提高很快。航空航天領域,中文EI期刊普遍採用雙盲審稿,專家都是國內的一流學者,也處於國際研究的第一梯隊,他們審定的文章,創新性肯定是夠的。

以中文EI文章來判定英文SCI文章的水平,至少在航空航天行業是說得通的。

但實際看來,很多科研工作者發表了一系列中文EI期刊,但仍然經常被SCI期刊拒稿。甚至有些作者將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後(我們暫不討論這種行為的道德性),也被各路SCI期刊拒稿,這裡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下一節重點討論的語言問題。

航空宇航類SCI論文的寫作技巧

02 怎麼寫


論文的寫作都有固定格式,包括摘要、介紹、方法、試驗、結果、討論、總結、參考文獻等,按照每部分要求把內容填進去,再刷新相應的期刊格式即可。

這個要求很簡單,但很多作者卻做不到,格式不正確,只能說明作者工作做得不細,或者對論文不重視。可能有人對這種僵化的題材不滿,但在科研界,為了展示自己的工作,規範化、程式化的文獻格式是不可少的。

關於文章的格式能寫的就只有這麼多,本部分主要介紹論文寫作的兩個難點:語言和圖。

2.1 英語

國人發表不了英文SCI,或者發表不了高水平SCI期刊,很重要的原因是語言。我們接受這麼多年英語教育,但很多人還是在論文寫作過不了關。

英語寫作很重要,有的文章內容很好,原理很新,就是因為英語不過關,直接被編輯打回來,連送審稿人的機會都沒有。我的英語也不好(剛過六級,TOEFL97分),在發表幾篇SCI文章後,我有幾點心得:

  1. 關於英語寫作,最好的方法永遠都是模仿:下載十幾篇跟你做的方向類似的文章,參考他們寫作的英語句子,變換一下改成自己的,這樣最穩妥,語法大部分都能過關。
  2. 用詞要高級,但不要追求高級。很多論文中的常用詞,在英文中有不同表述。比如“增長”:increase, grow, rise, soar, boost, 在選擇時注意不要單調重複,只用increase,多用用其他表達。建議大家可以整理一份詞彙表,將常用詞彙的不同英語表達記下來,後面寫論文的時候直接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高級詞不等同於長度長的詞,更不能過於追求用詞的高級,故意選擇“佶屈聱牙”的長詞,因為文章寫出來是讓人讀的,不是讓作者炫技的,用紅樓夢裡面的話說,就是“不以詞害意”。
  3. 對於英語使用本身,有幾點語法方面的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下:

<1>. 使用定語從句時,少用which, that, who is/verb等句型,儘量把它們改成ing,ed等非謂語動詞形式。

<2>. 少用can(could),能不用就不用,其實很多句子用中文表達“能,能夠”意思的,在英文中不是用can表達的,儘量避免。

<3>. 虛擬語氣不要用,if once之類的能避免就避免,儘量使用陳述語氣,避免口語化

<4>. 介詞的使用,比如點、線、面等,應該是at the point, on the curve, in the plane,介詞使用等常常練習

<5>. it is ...這種表達也儘量避免,太囉嗦,直接一些

<6>. the的使用。其實我也不太熟練,但我總結了一個小規律,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the用錯:如果一個名詞有修飾的話,前面加the,否則不帶。比如"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應該有the) of vortex lift waverider, this favorable phenomenon is mainly resulted by (不應該帶the) vortex effect."這句話中,前面的concept後面有of vortex lift waverider修飾,所以需要加the;而後面的vortex effect沒有修飾語,所以不加the。當然對於特指名詞的用法,還需要另外注意。

2.2、圖

圖是論文的眼睛。

一篇論文好壞、質量高低,很大部分由圖決定。我也是幾個期刊的審稿人,在我審稿時第一眼先看圖,如果圖做的很漂亮,標示清楚,基本能說明這篇文章有戲;如果圖畫的粗糙,標識混亂,字體不清,那對它的印象直線下降,基本說明這篇文章不會取得好結果。

合格的論文圖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 辨別明確。使用不同的線條、標記顏色、粗細等把需要對比、強調的內容標識出來。圖是為論文內容服務的,一幅圖一定要說明問題,把自己要對比或強調的體現出來,有的人作圖很粗糙,不同狀態的線條使用顏色區分不明顯的線或區域,看著就很扎眼,我審稿時覺得很累,自然對論文的印象就不高。

第二, 視覺美觀。這一條對作者的要求比較高,而且“美”對於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我只能簡單說幾個方面,比如線條要光順,顏色搭配合理,過渡均勻,內容放置居中或符合黃金分割比例,字體統一協調等。“美”的訓練需要多讀文獻,看別人是怎麼畫圖的。

第三, 標識清楚。提幾個點吧,第一,該標註說明的一定要在圖中附上文字,空間不夠需要在圖標題中說明;第二,圖中的字體要大,給別人看時看的清楚,具體多大,我展示了一篇文章裡的圖,可以作為參考;第三,圖中的字不能遮蓋圖示的關鍵信息。

航空宇航類SCI論文的寫作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