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接診發熱病人 村衛生室雙證被吊銷

知藥客(公號),醫藥代表業務助手,學習、交流、

上量更容易!

疫情期間接診發熱病人 村衛生室雙證被吊銷

因為這件事!一地村衛生室被吊證,村醫被吊銷助理醫師證。

近日,江西省衛健委官網發佈一條通告,新幹縣某村衛生室因在疫情期間接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當事村醫被吊銷助理醫師執業證書。

疫情期間接診發熱病人 村衛生室雙證被吊銷

雙證被吊銷!全因一件事

該村衛生室之所以收到“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吊銷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的處罰行政書,是因為此前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通過執法人員調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村衛生室於2月4日至2月11日,分別4次對患者李某進行診治。

2月4日

患者到該村衛生室就診時,患者反映咽喉不適、自述“上火”,測量體溫36.3度,該衛生室對患者予以藥物口服治療;

2月8日

患者到該村衛生室就診,測量體溫38.7度,該衛生室對患者予以肌注和藥物口服治療;

2月9日

患者到該村衛生室就診時,患者反映怕冷發熱,測量體溫38度,該衛生室對患者予以輸液治療;

2月10日、11日

患者到該村衛生室就診,11日測量體溫38度,該村衛生室對患者進行肌注治療。

2月12日

患者李某到縣人民醫院進行住院治療,15日市衛健委公佈患者李某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據瞭解,該村衛生室醫生李某在當地鄉鎮衛生院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明確要求不得接診發熱病人的前提下,仍然對發熱患者李某接診長達7天。

在患者就診過程中,未對新冠肺炎疫情引起足夠的警覺,未採取預防控制措施對新冠肺炎患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存在造成新冠肺炎傳播的潛在危險的行為,造成多人被醫學隔離觀察。

其行為違反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基層函〔2020〕72號)》的相關規定,當地衛健委將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吊銷該村衛生室《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註銷李某的《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

重拳出擊!特殊時期,警惕4條紅線

據悉,在案件結束後,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再次對城區範圍內所有診所開展地毯式排查,詳細對各診所門診日誌登記、發熱病人預檢分診、醫療廢物處置、醫護人員防護、消毒隔離等情況進行監督並簽署責任狀。

基層醫師公社通過了解發現,近期已經有不少地區針對疫情期間接診工作展開專項檢查,結合各地打擊重點,我們梳理了幾條紅線,提醒大家千萬別踩:

第一,收治發熱病人

儘管很多類似案件中,基層醫生在接診時並不知道患者就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只要接診發熱患者就存在感染風險,切莫心存僥倖。

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暫時沒有處理新冠肺炎患者的軟硬件條件,一方面,收治發熱患者增加了轄區居民感染的風險,而且耽誤確診病例的治療;另一方面,自己接診同樣面臨感染的可能。

第二,家中接診

在這種特殊時期,一些年紀大的病人不熟悉網上就醫流程,碰到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最方便的方式還是去熟悉的醫生問詢。

有種情況需要引起重視,即如果接診醫生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在自家住宅內為病人診治疾病,這種行為是違法的。

經執法部門認定,這種行為將適用於歸入法,依據《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進行處罰。

第三,偏方/自制劑救治患者

據新聞報道,近期存在醫生宣傳土辦法或者偏方治療新冠肺炎的現象。

在此,基層醫師公社提醒大家,一是含有涉及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治療、治癒、偏方 " 等內容的廣告,不允許發佈。

二是這類偏方或自制製劑要提供給患者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不是屬於可以自行推廣的範疇,一旦出現問題,得不償失。

第四,開展輸液活動

最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開展輸液,無論是平時還是特殊時期,基層開展輸液治療都存在難以預測的風險。

尤其是目前這種形勢下,如沒有特殊緊急情況,儘量不輸液,不接診發熱患者,既是對患者的保護,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切記:一定要維穩保平安!

原標題:緊急提醒!基層醫生做這件事,將被吊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