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她的父亲宋嘉树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和同志,父亲的爱国热情和民主进步思想深深影响了少年时代的宋庆龄。得知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时,宋庆龄正在美国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她充满激情地写下《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为“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而欢欣鼓舞,言辞中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和革命的理想主义。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与宋庆龄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后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给处于艰难困苦中的孙中山先生以极大鼓舞。1915年,她和孙中山先生在异国他乡结为革命伴侣。从此,患难相依,生死与共。她忠诚坚定,恭谨谦逊,尽心配合孙中山先生的工作,悉心照料孙中山先生的生活。在他们的东京寓所里,“经常坐满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革命者”。在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等纲领性著作的过程中,她起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她参与起草过许多具有历史性影响的电文、宣言,出色地担负起整理文件、处理函电等繁重的日常工作,成为伟人身边的得力助手。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寓所与亲友的合影,后排左起为孙中山、宋庆龄,后排右起为孔祥熙、宋蔼龄、宋美龄。


宋庆龄和刘少奇夫妇的革命情谊

解放前,刘少奇和宋庆龄就互相知晓。刘少奇对坚持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宋庆龄十分敬佩。宋庆龄也知道刘少奇领导的安源工人大罢工,对刘少奇赞赏有加。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此后近18年的合作共事中,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都十分融洽,在工作上一直互相尊重与支持,在生活上彼此关心、照顾,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在天安门城楼上。


王光美从小就崇敬、仰慕宋庆龄。开国大典的那一天,德高望重的宋庆龄与年轻的王光美首次见面。王光美在1981年写的《永恒的纪念》一文中回忆说:那时“她(宋庆龄)已年近60,历经沧桑,但看上去仿佛只有30多岁。她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步履轻盈、精神焕发”。

王光美曾多次陪刘少奇看望宋庆龄。1951年冬天,刘少奇在南方养病时,特意到南京瞻仰了中山陵并敬献了花圈,到上海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第二天,宋庆龄邀请刘少奇和王光美到她在上海的家中做客,并亲自煮咖啡招待。

1952年10月,刘少奇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刘少奇因事在莫斯科停留了一段时间。1952年底,宋庆龄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1953年1月归国途中也在莫斯科停留并进行参观访问。刘少奇知道宋庆龄希望见到斯大林,便利用在克里姆林宫与斯大林、马林科夫会谈之便,向斯大林特别介绍了宋庆龄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建议斯大林会见她。斯大林欣然应允。1月13日,斯大林热情地会见了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宋庆龄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同志。这是斯大林最后一次会见中国客人。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6年10月,左起:张闻天、毛泽东、宋庆龄、周恩来、陈毅在中南海。


1957年4月,刘少奇到上海时,又同往常一样,和王光美去看望宋庆龄。两人谈起了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的整风运动。刘少奇说:“孙中山先生很有魅力和才华,献身革命几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党。”宋庆龄点头表示赞同。刘少奇又说:“共产党吸取了这个教训,才领导革命成功了。现在,我们号召群众帮助我们整风,目的是使我们的党更好。”宋庆龄听后兴奋地表示:“党中央采取的这个态度很好,我相信党一定会越来越好。”

1963年陪同刘少奇访问东南亚四国,是王光美在外交舞台上的首次亮相。由于这次出访意义重大,当时外事部门提了很多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准备服装。缺少这方面经验的王光美自然想到了宋庆龄大姐。于是,她趁到上海置办服装的机会,给住在上海的宋庆龄写了封信,请她从服装、礼仪上给予一些指导。当时,尽管宋庆龄身体不适,但她还是立即回了一封信,让秘书到锦江饭店看望王光美,并列了一个清单,满满地写满了注意事项,从礼节、服饰、言谈到生活细节都想到了,包括礼服白天穿白的,晚上穿黑的,参观的时候可以穿便鞋,正式宴会要穿有一点跟的鞋等,并让秘书一条一条地向王光美详细解释。宋庆龄知道刘少奇曾患有肩周炎,还特别嘱咐王光美:到热带地区,不要贪凉,睡觉一定要关冷气,不要吃生冷的东西。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2年,宋庆龄、王光美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哈蒂妮。


因宋庆龄在北京的住所交通不太方便,也不大安静,1960年,组织上决定给她调换一套住所。可由于房子刚粉刷过,有些潮湿,引起她关节不适。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中央规定无论哪一级干部都不许盖住房,但考虑到宋庆龄的特殊情况,决定按她的需要另建一处新居,并派人带了设计方案专程去上海征求她的意见。刘少奇叫王光美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请她向有关同志尽量说出她的需求。宋庆龄回信谢绝道:现在正是国家建设时期,急要款项,不要为我另建新居。并感谢党中央的关照。

生命最后一刻被接收为中共正式党员

1981年春,88岁高龄的宋庆龄被确诊患上了慢性白血病。中共中央十分关心她的病情。看到宋庆龄病重,王光美专程前往中南海求见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谈到了宋庆龄多次要求入党的问题。由于中央认为宋庆龄留在党外对革命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一直没有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而面对一个垂危的老人,王光美想让她临终之前实现这个心愿。王光美对胡耀邦说:“如果宋副委员长现在仍然要求入党,中央是否会批准?”胡耀邦当即表示:“如果她现在还有要求,中央一定会给予考虑。”王光美在得到中央的意见后,立即再次去探望宋庆龄。她握住宋庆龄的手说:“我记得您曾经提出过入党,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一想法?”病中的宋庆龄对王光美点了点头。王光美又问了她三遍,已不能说话的宋庆龄接连点了三次头。王光美当即在宋家拨通了胡耀邦的电话,把宋庆龄的意见如实向中央作了报告。胡耀邦回答:“好。这件事情你就办到这儿,以后的事我们来办。”

5月15日,邓小平主持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一致同意接受宋庆龄为中共正式党员。当天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受党中央委托,前来宋庆龄北京寓所,通报中央政治局的一致决定。在卧室的床前,廖承志握着宋庆龄的手激动地说:“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党中央已经庄严地决定接收您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宋庆龄为何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宋庆龄


5月29日晚8时18分,宋庆龄在京溘然长逝。宋庆龄的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宋庆龄同志逝世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