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巴赫的作品时,都感到晦涩难懂,有其是那些被巴赫作品难度逼疯了的考级的琴童。的确,在巴赫的音乐里更多的是严谨,少的是那些琅琅上口的旋律。就像莫测变化的大海,神秘、耐人寻味,甚至是艰深或说晦涩。但是,随着年岁的逐渐成熟,欣赏乐曲量逐渐增多之后,我们会忽然发现,巴赫的作品就像拥有魔力一般,把我们又一次重新抓回他的身边,至此,涓涓细流,沉迷其中。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天才的作品是与众不同的,是需要我们充足的准备之后,才能瞻仰他的风采。巴赫的作品就是如此,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他以全部的音乐生命和才华致力于达到超乎人类之上的境界。我们可以把巴赫的作品看做一个怀表,外表看上去平凡无奇,但是当你真正了解怀表的原理,打开表盖,会被其内部充满德国严谨理念的精美设计所深深折服,如同想要看到更美的风景,就必须拼尽全力爬上山顶,而巴赫就是音乐史上最高的山峰。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本篇文章,笔者就通过自己的体会,为大家分享巴赫作品的赏析攻略,本文是以初学者为对象进行编辑的,如有不专业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很多人在用网易云等播放软件时会发现,输入巴赫出来的曲目很少,而且排序很乱,给系统的聆听巴赫的曲子造成了阻碍。这是因为巴赫的作品与流行音乐不同,流行音乐通常是以单曲为基准进行发行,而巴赫因为其对音乐世界的系统探索,就像是写论文一样,是以系统的方式呈现的,为了更好的让巴赫的作品供乐迷欣赏,后人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编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WV规则

BWV即德文Bach-Werke-Verzeichnis的头3个字母。中文译名"巴赫作品目录",这套目录巨作由德国音乐学院施米德尔·沃尔夫冈1950年在莱比锡编纂出版。施米德尔·沃尔夫冈1901年出生于布龙堡,1973年卒于莱比锡。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分别学习音乐学和图书馆学,1942年出任法兰克福国立图书馆音乐部主任。他系统研究了巴赫作品的手稿和相关文献,提供了简称BWV的巴赫作品的基本编号法,为现在世界上巴赫作品最为标准的编号!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施米德尔·沃尔夫冈肖像图


BWV并不以其他系统巴赫作曲年代先后为序,而以作品类别编号。以下为编号内容:

BWV1至BWV200为宗教康塔塔

BWV201至BWV224为世俗康塔塔

BWV225至BWV521为声乐作品,其中BWV225至BWV231为经文歌;BWV232至BWV243为弥撒曲、圣母颂、神曲;BWV244至BWV247为受难曲;BWV248至BWV249为清唱剧;BWV250至BWV252为众赞歌、圣歌、咏叹调

BWV525至BWV771号为管风琴作品

BWV772至BWV994为键盘乐器作品

管弦乐作品编至BWV1087。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网易云巴赫作品截图

2、如何听:巴赫作品的聆听方式

通常来讲,在深入聆听某位音乐大师古典音乐时,主要分两个方法:

一是以他的成长经历为基准,在欣赏作品之余感受大师的心路历程。二是以作品体裁为基准,分门别类感受大师高超的技艺。巴赫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巴洛克后期复调音乐的最高超、最成熟的技术水平。他的作品几乎完美地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表现及特点,曲目及其庞大,所以我建议以第二种方法来进行欣赏。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正如像上一部分编辑原则那样,巴赫的作品涵盖了巴洛克时期所有音乐的精华。康塔塔与受难曲诉说对主的虔诚,巴赫的器乐作品彻底改变了人们演奏音乐的方式,由人声为主转向器乐为主,其复调美妙的曲线至今在世间回荡。巴赫的管弦乐作品一直是所有古典音乐家挑战的高峰,《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f小调托卡塔》、《c小调托卡塔》、《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戈尔德堡变奏曲》等构成了音乐史最伟大的画卷。赋格、转调、变奏等技法,巴赫运用的如火纯情,巴赫的作品就是将最自由的想象力与最严格的对位规则的完美契合,巴罗克时期对戏剧性对比统一的美学追求,是音乐史最伟大的奇迹。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3、如何品

巴赫音乐的效果,并不取决于演奏的完美程度,而在于其精神性。而巴赫作品最大的载体便是复调音乐。复调作品是指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声部线条有机结合的音乐作品。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充满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与美感,是复调性最高的艺术品。

对于初学者来讲,聆听这种强调技术性的音乐作品可能会很难,我们把作品按声部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遍只听一个声部,感受这个声部与其他声部完美的契合,当每个声部都停下来之后,就像研究一个高精尖机械一样,我们会对眼前的庞然大物肃然起敬。

巴赫人物小传:(二)巴赫作品赏析攻略:伟大的艺术需要知音

也许巴赫从未考虑过教众是否能听明白。他只是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创作,无论如何,上帝能理解他的作品。他并不像贝多芬在奏鸣曲中那样,直接描述灵魂的情状,也没有目的明显的奋斗与挣扎,他在用一种高于生活的精神去描绘生活的现实,这种精神的深处其实是最激烈的情感冲突——暴怒的悲伤和热烈的狂喜——这正是灵魂卓越的基本表现。一旦人们能感受到上述那种绝佳的静谧,就能体会到巴赫用奥妙的音乐语言表达的这种神秘的精神——它能述说所知的一切,也能感受生活的现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和光同尘,物我兼忘,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巴赫和那些最伟大的灵魂一道,接受我们的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