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降B大调协奏曲》是贝多芬所有交响创作中惨遭最不公正待遇的作品。直到今日,这首仅仅在个别场合偶发听众好奇的作品仍未得到认真严肃的对待,甚至无法进入主流曲库。

这是贝多芬第一首重要的管弦乐作品(比起《C大调协奏曲》Op.15,还要早上几年)。当时身为钢琴家的贝多芬正处于自己技巧的巅峰时期,或因此驱使,便创作此首示范性作品以满足个人炫技要求。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只是他对于这首作品的担忧远胜于自己的心理需求。早在1800年,贝多芬就开始着手修改这部作品,并且在第一乐章加入一段华彩(几乎是他最好的华彩创作),创作采用几位粗粝、有雕塑感的主题语言,这在1815年之前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段华彩无非是他协奏曲惯用的创作语言扩展,好比《玫瑰骑士》是现代版的《费加罗婚礼》。尽管如此,它依旧重申并进一步强化了作曲家第一乐章的结构理念——人们在开头乐句中感受到持续不断的主题形象,音乐形象与乐句结构唇齿相依。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通过开篇的乐句陈述,古典协奏曲快板的双重主题性格得以概括。其中有借用军队起床号的音乐形象(一种倒置的曼海姆急速上升音列)来呈现交响作品应有的浮华姿态,随后借由抒情主题音乐得以巧妙修正,音乐发展趋于平衡。直白的正面攻击与勉强的曲折迂回,崇拜权势或近乎恳切,都是协奏曲理念的具体表现。

两个主题的交替发生,三个间歇之后插入一段全音阶,以实现同一层面的对比动态平衡,而这是否就是最为熟悉、最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开篇模式呢?如今尚存争议。然而这些动机很快便在开篇乐句的简洁中隐去。连续不断的动机链条相互协调之后,作品试图呈现与特定乐段和谐一致的节奏性伪装,更常见的状况是:在发展部,人们只能通过所谓的节奏一致性来辨认音乐动机。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音乐开篇的乐队部分省略了第二主题(或者说属音意群)的演化进程,这令独奏部分显得不那么照章办事。作品营造出更为紧凑的莫扎特叙事模式,同时加入了真正引人入胜的异域色彩。半封闭的八度C音(第40小节)将音乐引导至F大调的第二主题,这一句神奇的乐念灵感催促着贝多芬着力于通过中音(即音列的中间音),将朴素、无装饰的关系得以发展提升。

在宏伟华丽、热情洋溢的柔版之后,终曲部分的回旋曲看似一副决然回归尘世的样子——尽管表达上显得内敛,不那么自命不凡;但作曲家依旧展示了如开篇乐章那般对于“动机压缩”的热情。回旋曲的中心部分(G小调)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主题坚定、有机的连续呈现。紧接着第116小节勾勒出画面极美的大提琴低音线条——G小调部分似乎是唯一合乎逻辑的延伸。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无需放回历史时间维度与前人对比便足矣冠之“非凡”二字的佳品。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然而,就贝多芬的单个协奏曲作品而言,仅仅就主题素材或者独奏-合奏对立等问题进行思考难免过于主观。从分析者角度出发,能令人欣然接受的观点在于对作品整体架构的描述,有人甚至会自信满满地去形而上学。由于人们对古典奏鸣曲十分熟悉,在分析过程中很容易想当然地将此作品界定为“一场常规的离经叛道”——通过挑战听众预期的方式,合奏部分的降D大调(中音部分)段落几乎可以加入文学概念加以形象描述。

但在巴洛克协奏曲中盲目迷信和声的神圣不可侵犯,并不会给这样的分析论述添加筹码。在此,人们可以探讨音乐主旨的旋律线条,或者赋格部分如何在音乐中铺陈展开,对位主题如何在节奏上与主题相互配合。总之,在同一个乐段中,任何从属旋律原则或和声进行的、与巴洛克风格相关的层面均可以被讨论。找到音调排练顺序的统一原则并不容易,这个原则将提供某种参照,以帮助人们界定巴洛克作品,甚至是任何作曲家创作的和声实验。任意选择两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在主题调性区间的惯用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差异要远甚于不同作曲家之间的作品——比如莫扎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有些历史学家把巴洛克奏鸣曲式看作长达一个世纪的实验田。他们认识到调性音乐内的转调能力正逐渐发生演化,同时全音阶体系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各自找到了与调性音乐最和谐、最舒服的关系。鉴于此,早期巴洛克转调特性逐渐让位于或加强或渐弱的重力作用,并最终与洛可可奏鸣曲式相融合,在该曲式中主音-属音之争被当作头等大事。

这个观点带有线性历史观的正义感,它表明:巴洛克创作(尤其以意大利式的巴洛克风格为代表,拥有“细长四肢”的主题动机)之所以为人所爱,是因为此风格摒弃了副部主题的必要性,大力倡导紧接段及赋格的作用,以及在某个站不住脚的和声位置使用类似于大撤退的下行音列。所有工具都应谨慎使用,以确保古典调性音乐一马平川向高潮推进的动力不被削减。不过,这个观点却夸大了某一部分事实:巴洛克仅仅是和声过渡的一段进程,它的出现代表了人们迎接古典时代黎明的热切渴望;却把音乐中的庄重宏伟丢弃一边。仅需将海顿或者帕伊谢洛(Paisiello)的协奏曲和巴赫或帕尔格莱西(Pergolesi)的音乐相比,巨大的差异便一目了然。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另一方面,如果作曲家将巴洛克协奏曲处理为稳定的和声结构,那么他必须试图证明各个独立的乐章都是强大且统一乐念的产物。其中最有价值的例证是巴赫《D小调协奏曲》的快板乐章。

不论人们的耳朵是否可以分辨古典奏鸣曲中日益渐隆的心理膨胀趋势,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作为个体实例,各个乐章被紧密编排在和声关系中,并且各部分都小心翼翼地依照所谓“奏鸣曲式”的结构组织起来。

贝多芬《降B大调协奏曲》引发的思考

是否存在某个公约数可以同时适用于巴洛克协奏曲和大协奏曲;或者是否每一部作品都必须在某特定的和声框架内进行搭建,宣称自己独特的主题属性……这些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如果有人能将早期意大利巴洛克音乐进行认真系统发掘,或将找到巴洛克文化不朽的基石。这项研究定能带来丰厚回报,只是尚未引发足够重视,亦未有人真成行动起来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