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我奉獻了我的青春,東莞把根紮下

我再也不是深圳人,而是東莞人

分享下作為骨灰莞深飄買房的故事。

2010年的那個夏天,一臉稚氣的我帶著滿腔熱血來到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並且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當時號稱全國最大的中介裡做策劃。拿著6000塊一個月工資的我,當時完全就沒想過買房這事跟我有什麼關係,只記得每天早上雞血的早會,每天晚上依舊雞血的晚會,以及正好被我撞上的史無前例的萬人體育場的誓師大會。。。反正就是處於每天為別人推薦房子,但自己對房子的金融屬性卻毫無嗅覺的狀態,想想真想扇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2012年那個時候深圳的房價就已經不是很親切了,記得在觀瀾那裡的房子,都要3w+,當時很多同事帶著客戶跑惠州、東莞,但對我這種立志當深圳人的人來說,也是毫無嗅覺的鄙視了下這種去三線城市買房的人。當時東莞的房價好像就5000左右,而且還是很好的地方,寫到這裡又止不住的抽了自己幾巴掌。

時光就這樣飛逝著,到2014年,人算不如天算,我居然被調到了東莞來工作,並且一干就幹到了現在。2014年剛來的時候,我內心是極度拒絕的,畢竟我是個深圳人啊,並且在房地產有一定年歲的人應該都知道,那一年是房地產的寒冬,更是東莞的巨型寒冬(此刻省去掃黃後蕭條的描述10000字),房子特別難賣,別說上漲了,沒雪崩就謝天謝地了,那個時候東莞市區的房價8000-10000不等,位置都是很好的位置,鎮區的基本都是5、6000的樣子,沒錯,我又又又一次的錯過了入手的機會。

就這樣來到了2015年,那一年隨著深圳330政策之後,人們就開始發瘋了一樣的買房子,哦,不,說是搶白菜更貼切,特別是深圳人!!!開盤必售罄,加推必加價,一個月漲1000,真的是毫不誇張,我就這樣目瞪口呆的看著東莞的房價從8000的均價,一年之內就漲到了1萬3。

到了2016年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了莞深融城,深圳產業外溢,東莞是全國唯一一個夾在兩大一線城市中間的城市,吸收著各種紅利,各種城軌的規劃、建設、通車……我才意識到我TM該買套房子了,但當我覺悟的時候,東莞的均價已經1萬5了,城區、松山湖、虎門、長安等一些臨深的房價有的都快2w了,一首涼涼送給自己,不過好在當時還是狠狠心,跺跺腳,在松山湖附近買了一套,然後就迎來了全國的限購大潮,也幸虧這股限購大潮,不然後面粵港澳灣區計劃出臺,按照那種勢頭長到現在,東莞估計5w+了。

現在東莞的房價大概是2.5w左右,我指的是稍微好點,也值得買的地方。雖然國家調控一直在加碼,其實說實話對東莞是很溫柔的,再加上粵港澳灣區的紅利越來越坐實,東莞產業升級,華為搬入等等各種利好,東莞的房子雖然現在價格已經不便宜了,但依然是值得入手,畢竟買房是要超越個5、10年再回頭看的。

至於題主的問題說不知道怎麼下手,最中肯的建議就是找品牌開發商,儘快下手,東莞現在基本是碧桂園和萬科的天下,你要買房的話,這兩家的產品你是一定要關注下的,不過作為業內人士,如果你買房子真的是用來自己住的,還是建議你多看看碧桂園的房子,物業非常不錯,房子的質量保證得多。我有一個朋友近期看了常平,碧桂園,鉑悅府,而且常平除了之前有常平首府,又有三個碧桂園,可謂看好這一塊的價格窪地,而且房價也是1字頭,買來住軌道交通都有5條8個站點!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