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在中国的菜系版图上,山西的过油肉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样,带着北方特有的原始粗犷,但这样的“粗”并不是寡淡随意,恰恰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馈赠给这片高原的自然味道。不管是在星级饭店,还是在街头巷尾,有山西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过油肉。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油肉

元末,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太原府平定州也不平定。一户人家里的爷孙二人为了度过灾年,爷爷一日进山打猎并猎回一头肥大的野猪,自此每天靠其度日。之后由于天气渐暖,剩余猪肉无法存放,于是爷爷将猪肉切成块状,过油爆炸后存放起来,每次做饭时切一块过油后的猪肉与各种野菜搭配爆炒。后来,小孙子长大经商后,在府城开了一家饭馆,为了纪念已过世的爷爷,饭馆起名就叫“过油肉”,食客因过油肉“香酥软嫩、油而不腻”的味道赞不绝口,自此过油肉名声大震,民间传说的这个版本一直延续至今。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但据史载,太原地处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流融汇的接合部,“过油肉”最早缘于北齐的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的“啖肉”习俗,是当时汉民族与鲜卑族饮食文化在并州融合而成的一种食物。鉴于过油肉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唐初李渊父子起兵太原时,御用“炊事班”便挑着小油罐里的过油肉行军,如同“肉罐头”。可见过油肉最初曾是行军或旅途中的“方便食品”。

到了明代,过油肉更受到了皇宫贵族们的青睐。明太祖朱元璋奉其为珍宝头肴,每逢庆典盛会,酒席宴前上的第一道菜必是过油肉。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建晋王府,设典膳所,过油肉这一名菜又重回太原,成为王府里的“秘菜”。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明朝衰亡后,晋王府典膳所的厨师们只好流落到民间的饭店打工谋生,于是过油肉作为宫廷菜从深宫里走向了街头,成为官府宴会与民间酒席的必备菜式,也成为当时的山西晋菜之首。

而山西之外,另开一片过油肉的天下:虽然不如山西过油肉声势凶猛,但有规格,有派头,自成一家。而新疆就是其中很有自己特色的一家。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新疆人喜欢吃过油肉而且吃法很多、配料复杂:有皮芽子的,青辣子的,还有加西红柿的,总之五花八门。和山西不同的是,过油肉到新疆后皈依了伊斯兰教,从原材料上、制作工艺上的改进形成了今天的新疆过油肉。清初,晋商辐射全国,过油肉随着晋商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又糅进了当地的精华,成为客居异乡的晋商舌尖上的“乡愁”。


过油肉出道1400余年,演绎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餐宴上的过油肉是一个符号式的山西习惯,亦是欲罢不能的嗜好。对于山西人来说,过油肉就像傲然俊逸的苍松翠柏,古城老街的斑驳石墙,是镌刻在心里的晋式印记。似乎爆炒的肉片只要根据个人所爱,加入蒜苔木耳,白菜竹笋等,就能活生生把饭碗演绎成波澜壮阔的江湖。不同的人手中制成形态各异的过油肉,同出一源,却各不相同,正如山西这片包容开放,适合生活的土地,即使人口来自四面八方,却都能扎下根来,各自生长。外来种种冲击,在大山之西闲适自在的日子里都有了缓冲,让人忍不住慢下来,去品味一啄一饮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