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有哪些細節是成年後才能看懂的?

1.小時候覺得魯智深是個莽夫,長大了再看才覺得魯達心細如髮
2.小時候覺得柴進是個土豪,牛逼的不得了。長大了才知道柴進也就是個普通無權無勢的地主,被芝麻官欺負的要死要活的。

3.小時候覺得林沖武功蓋世,梁山上算第一能打的好漢。長大了才明白林沖懦弱且兩面三刀。為了自保不擇手段。

4.小時候覺得宋江是個面瓜,整天投降招安。長大了才明白,不被招安,這幫子土匪早晚會被剿滅,死的更慘。

5.小時候覺得石秀夠哥們很仗義,替楊雄出了一口綠氣。長大了才明白,石秀不但八婆,心理還很陰暗。

6.小時候覺得李逵率直可愛,長大了再看李逵就是個無腦殺人機器,立地屠夫

7.小時候覺得快活林武松給施恩出頭是理所當然的,長大後才知道那是黑社會火併黑吃黑。

小時候覺得108將個個是英雄好漢,長大了越看越覺得他們是土匪。

小時候幻想著遇到梁山一樣的夥伴,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長大了才知道,千萬別碰上這類的非主流人士,碰上就是災禍。

我讀過的書不多,也不算太少。水滸傳是我讀過的最奇葩的兩本小說之一(另一本是何典)。

一般來說,明清小說都多多少少反應當時的價值觀,三言二拍,儒林外史,金瓶梅之類的,都有勸人行善的片頭片尾,哪怕是肉蒲團這種淫書,還要寫個因果報應。至少作者寫手抄本也不好意思太直白了。

水滸傳不是,這本書奇特就在於毫不隱晦的描寫沒有底線的人性之惡。搶劫殺人滅門屠戶就是家常便飯,吃人肉挖人心那是隨手就來。不但有李逵這種殺百姓掄圓了大斧排頭砍去,還有為了賺同夥上山,直接將同夥滅門了的。描寫石秀帶著楊雄處理綠帽子的時候尤其惡趣味,把女主的一副內臟掛樹上。。。。十字坡孫二孃更是賣人肉包子的,武松差點就吃了別人的屌毛。

所以不要跟我談什麼時代背景,在任何時代背景,這幫子沒人性的殺人不眨眼的傢伙都是惡魔。作者就是拿他們當惡魔寫的。

那麼魔和魔之間,鬼和鬼之間講交情講仗義,殺人吃肉,歃血為盟不是很正常嗎?對於他們來說,人間就是他們橫行的地獄,吃個把人算啥?

但是作者也不能免俗,把潘金蓮西門慶,潘巧雲這樣的姦夫淫婦,和欺壓良善的狗官,欺行霸市的屠夫,黑社會打手也讓這幫惡魔給屠了,就算是現實報吧。

那麼讀者對這幫惡魔的認同感是從哪來的呢?從傳統儒家價值觀來看: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梁山上的魔頭們仁是沒有的,溫良恭儉讓更不用提了。但是義是肯定有的,信也沒得說,兄弟之間禮也有,智也不缺。這10個標準居然佔齊了4個,而且作者把這4點也往極致了寫。那也就難怪很多人喜歡他們了。李逵這種殺人魔王還佔了個大大的忠字。這份極端的愚忠立刻讓他金光閃閃。居然就這麼可愛起來。

所以整本書裡,除了對魯智深和武松還有那麼一點悲憫,其他人基本上就是冷眼旁觀的態度,也沒什麼美化。就像寫一群地獄裡的惡鬼一般,披著人皮,不幹人事。頗有那麼一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所以這本書太奇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