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一

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


本文是全网络全书籍独家

系统论述蒙字和蒙城由来文章

我们先试着分析一下蒙字渊源和蒙县由来:

1 与蒙古有关吗?

蒙古在蒙古语中是音(猛格卡盖奥),意思是永远质朴的火,意义为生生不息。属于汉语音译,与唐时即为的蒙城县名毫无联系。

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一


2 与北冢坛城有关吗?

①安徽省蒙城县北部的坛城镇是一座古城,有3000多年的历史。坛城山,上古名景山,后改北冢山。夏朝末,商族从黄河北迁到这里,首领成汤,曾在景山上与东方诸侯会盟,故坛城最早称景亳,是汤的初都。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称为冢国。

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一


②为什么称为冢?冢音(肿)是形声字,包为形,豖音(处)为声,意思是高大的坟墓,山丘,土丘,又引申为山顶,主要意义是高地。豖的本义是豕(义猪)绊脚难行。由于坛城周边为广阔的平原,此处高地相对挺拔,故为冢。

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一


③ 蒙的本义是菟丝子草。原来是形声字,草为形,冡为声。该草特点是寄生在农作物茎上,覆盖式,蒙住式生长,因形起义故称蒙。从冢字底原因在于农作物被困,如同猪样被困住生长。在篆文中是会意字,直接写为冡,意思是饲养猪时,用布蒙住猪眼,防止其逃跑。引申为蒙蔽,无知。欧洲启蒙运动正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对人类理性蒙蔽而发生的。

④蒙冢关系是,先有冢后有蒙,二者在发展过程中,蒙由于意思更广,并包括冢义,在汉字结构方面上下对称,书写上更方便,于是后来逐渐代替冢,而通写为蒙。《汉语大词典》冡,通蒙。清代大学问家段玉载《说文解字注》对蒙字注释:凡蒙、冡之字,今皆作蒙,依古当作冡,蒙行而冡废也。”

蒙城的蒙字到底什么意思?一


南朝宋将檀道济守城胜利

⑤坛城名字来历于南朝宋时。宋大将檀道济率兵伐北魏,因粮草供应不上,退守此城。魏兵紧紧追赶过来,把此城团团围困。檀道济困守此城,采用 “唱筹量沙”最终守城成功。故后世称为檀公城,时间久了,讹传为坛城。而该城始终未有蒙县和蒙郡或蒙国称呼。

那么蒙城与坛城到底什么关系呢?蒙城之名到底源于哪里呢?请看下期!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