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竹林乡各村地名由来(五)

前阎营 在杞县城西南32公里、竹林西北3公里处,1个村民组,49户,237人,耕地315亩。属宋寨村委会辖村。

据《阎氏族谱》载:明初阎氏始祖奉命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军聚为营故名阎营。后因人口繁衍增多分为两村,并以方位在前,命为前阎营。

聚落方块状,面积3万平方米。街向东西。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多淤。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竹林乡各村地名由来(五)


村北通竹林一官庄公路。

后阎营 在杞县城西南32公里、竹林西北3公里处。1个村民组,30户,149人,耕地215亩。属宋寨村委会辖村。

该村为阎营派生村,居阎营之后,故名。

聚落东西呈线条带状,面积2万平方米。东西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村北通竹林一官庄公路。

关寨 在杞县城西南32公里、竹林西北2.5公里处。1个村民组,47户,230人,耕地248亩。属宋寨村委会辖村。

以姓氏命村名。

聚落呈方形状,面积3万平方米。主街纵横相交。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竹林乡各村地名由来(五)

东北通竹林一官庄公路。

前芦洼 在杞县城西南33公里、竹林西2公里处。1个村民组,57户,289人,耕地402亩。属芦洼村委会辖村。

村邻涡河故道,地势低注,芦苇丛生,故名。

聚落呈拐尺形,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机井9眼。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粮加工业。

村西通竹林。

后芦洼 在杞县城西南33公里、竹林西2公里处。2个村民组,116户,557人,耕地958亩。芦洼村委会驻地。

村临河故道,地势低洼,芦苇丛生,故名芦洼。后人烟繁衍增多,该村为派生村,居后,为后芦洼。聚落东西长方形,面积9万平方米。东西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农产品加工业。

小学1所,卫生室2处。

乡间沥清公路东通竹林。

郭麻庄 在杞县城西南33.5公里、竹林西2.5公里处。2个村民组,108户,54人,耕地840亩。属芦洼村委会辖村。

原名郭寨,后麻姓迁入,改成郭麻庄。

聚落呈方形,面积8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与两端南北街相通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村东公路通竹林。

郑寨 在杞县城西南33公里、竹林西2公里处。2个村民组,51户,258人,耕地377亩。郑寨村委会驻地。

据《郑氏族谱》载:郑氏系出姬姓,因厉王少子友封于郑,其子孙以为姓焉,明代移此故名。

聚落东西长方形,面积11万平方米。2条东西街,与南北街相通交呈“艹”形。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小学1所,卫生室2处。

村东公路通竹林。

宋庄 在杞县城西南33公里、竹林西2公里处。2个村民组,51户,258人,耕地377亩。属郑寨村委会辖村。

据《宋张族谱》载:清代宋氏始祖由庄林移此,故名。

聚落南北长方形,面积5万平方米。南北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村东公路通竹林。

夏岗 在杞县城西南34公里、竹林西3公里处。1个村民组,48户,249人,耕地210亩。属郑寨村委会辖村。

相传明代夏姓于东西岗上建村,故名。

聚落呈东西长方形,面积6万平方米。主街南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公路东通竹林一杞县公路。

梁庄 在杞县城西南34公里、竹林西南3公里处。1个村民组,53户,266人,耕地20亩。属郑寨村委会辖村。

据梁氏祖传,清代由梁宁庄移此,故名。

聚落呈方形,面积3万平方米。东西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东通杞县一竹林公路。

南梁庄 在杞县城西南35公里、竹林西南4公里处。1个村民组,40户,204人,耕地120亩。属郑寨村委会辖村。

1957年大水过后,梁庄数户居民迁此建村,位居梁庄之南,故名。

聚落方块状,面积3万平方米。东西街向。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

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兼营牲畜养殖业。

土路东通杞县一竹林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