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称成吉思汗。1210年,蒙古开始大举进攻金朝,由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蒙古灭金战争。1211年,蒙金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金朝国运的战役——会河川之战。此战成为了金朝历史上的里程悲,史称"识者谓金之亡,决于是役。"

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成吉思汗

战前金国形势

金国承平日久,武备渐驰,人皆畏战求安,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虽有猛安谋克之名,却早已不复昔日之勇。金主完颜永济先是错误地认为蒙古不敢入侵,导致边防无备,之后又"骤闻蒙古用兵,人情恇惧,流言四起。"

战前蒙古形势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即提出伐金战略,并得到了各部族的一致赞同。经过5年的厉兵秣马,蒙古平定西北、打服西夏,在巩固自身实力,扫清了进攻金国的诸多障碍后,于公元1210年由成吉思汗亲率精锐之师南下进攻金朝,并且首战告捷,在乌沙堡战役获胜后大掠而还。

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蒙古骑兵

战役经过

乌沙堡之战后,金朝西北军事主官独吉思忠免职,原副职完颜承裕被扶正并率军30万屯驻野狐岭。1211年,成吉思汗再次率6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野狐岭。金军前锋统率完颜九斤率部迎战,完颜承裕在后接应。蒙古左万户木华黎认为"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也。"遂率精锐敢死之士,"策马横戈,大呼陷阵",金军仓皇失措,成吉思汗抓住战机,挥大军继之发起冲锋,金军大败崩溃,尸积于野,指挥官完颜九斤阵亡。

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完颜承裕得知兵败,"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今河北万全县)。"蒙古大军尾随而来。宣平地势险要,本地豪强"请以土兵为前锋,行省兵(官军)为声援,"反击蒙古军队。正所谓"将熊熊一窝",完颜承裕早已吓破了胆,"但问此去宣德间道而已",并连夜逃出宣平,所部金军也手忙脚乱地跟着向南边的宣德狂奔而去。成吉思汗探知金军南撤,"麾诸军并进,追至浍河,大败金兵,僵尸百里。"金军惨败,完颜承裕仅以身免,独自一人逃入宣德。

会河川之战:30万精锐尽失,金朝大势去矣

战役示意图

会河川一战,金之精兵良将大半尽于此役,金国元气大伤,此后对蒙古的屡屡进犯仅有招架之功,几无还手之力,国势日蹙。1234年,金在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夹击下灭亡。


参考:《金史》、《元史》、《续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