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如此總結自己的一生。他認為,黃州惠州儋州是他生平創立功業的地方。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儘管被貶,他卻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盡心為民,取得了不凡的政績。


此外,黃州作為他因"烏臺詩案"被貶的地方,蘇軾在這裡還留下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彎彎的月亮,彷彿是掛在那枝葉稀疏的梧桐樹的樹梢上一樣,已經到了更漏滴完、夜深人靜的時候了。


起筆是古詩詞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月亮",不露痕跡地點明瞭時間是在夜晚"缺月""滿月"相對,因此就是指的彎彎的月亮,這個很好理解。滿月一般會讓人覺得可愛、圓滿,彎月相對來說會顯得孤寂、淒冷一些。"疏桐"指的是葉子掉得差不多的梧桐樹,季節也由此可見,應該是在秋冬。兩個意象,荒涼落寞盡顯。


王安石的《葛溪驛》孤寂淒涼,也用到了這兩個意象:"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

淒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當然,王安石抒發的是家國之思,跟蘇軾的這首詞還是略有不同的。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有誰看到我這個僻靜的人獨自來來往往,可能只有那天邊若隱若現的孤雁吧。


《易·履》曰:"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幽人"在古代有指隱逸的高士的意思,本詞中蘇軾應該是指自己,因為他此刻剛被貶到黃州,大部分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他大多數時間應該都是獨來獨往的。


這一句自問自答,問有誰能夠看到他這個"幽人",答案是天邊縹緲的孤雁。那麼也就是沒有人能夠看到他,更加凸顯他的寂寞淒涼。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孤雁受驚飛起,回頭看我,即便如此,我內心的遺憾還是沒人理解。


"恨"在古代有"怨恨"、"遺憾"的意思,在這裡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遺憾"。因為,蘇軾雖然性格直率,敢說敢做,但是他卻並不是個傻子,他自然知道自己的一些言行可能帶來貶謫流放,可是為了不愧對內心,他依然堅持做自己。因此,他是不會說因為自己的貶謫而對誰抱有怨恨的,這是他主動選擇的路。


說到"遺憾",自然是因為遠離了京都的政治中心,無法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眼看著國家即將陷入水深火熱,自己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怎能不遺憾?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挑選盡了寒枝也不肯在上面棲息,只能忍受寂寞沙洲上的寒冷。


上一句寫到孤雁受驚飛起來了,這一句就開始描寫孤雁擇木而棲的景象。孤雁飛來飛去,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樹枝,於是寧願棲息在寂寞寒冷的沙洲上面。


蘇軾其實是在借鳥說自己,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在京城做官,他寧願不在京城做官。對於自己的理想,哪怕吃盡苦頭,蘇軾也要堅持到底。


千年後,這首詞還成就了一首著名歌曲《寂寞沙洲冷》:

蘇軾慘遭貶謫,寫下落寞之詞,末句成就了一首知名愛情歌曲

我們如今的世界,其實依然在穿越著與古人糾纏不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