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章 摄生之道 是养心之法,无心伤它,则不被伤

《道德经》第五十章 摄生之道 是养心之法,无心伤它,则不被伤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cuò)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从出生到死,长寿人占十分之三;短命者占十分之三;本来能长寿却短命的人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生命过于丰厚了。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陆地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进入战场不会受到甲兵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猛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 摄生之道 是养心之法,无心伤它,则不被伤

【神奇生命】

道是一个终极境界,无法用语言说出,但可以用语言唱出。《道德经》五千言,这是一部旷世的宇宙生命使用书,这是描述生命使用手册的一曲长歌。下面,我们邀请大家来听听这首宇宙生命中传来的天籁之音的美妙韵律——《道德经》中衍生出来的悟道心得:


1、用道德来护佑自己的生命,做一个无死地的善摄生者。所谓的“死地”,往往是人的七情六欲、人的贪婪、人的不知足、人的冷漠、人的愚痴傲慢等等。

2、暗藏杀机,不如化解杀气,慈眉善目,可以长久。要想长生就在于依道而行;如果违背了道去益生,去厚其生,不仅不能养生,反而加速灭亡。

3、一生中,您善待天地,天地也善待您;您善待万物,万物也善待您;您善待动物,动物也善待您,善良让人无死地。

4、将要被生命所淘汰的“病人”有:不学习的人、斤斤计较的人、容易受伤害的人、情商低下的人、没有信仰的人……大道的单纯是最好的药方,用其心不如浑其心!

5、很多人都觉得很无辜:为什么我读经很认真,为人很善良,但命运总是不顺?其实,您要学会内观自己,人的念头知见,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6、人所处的情境都是自己创造的,不断完善自己才是硬道理!

7、我们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是在做生命——“生”就是创造机会,“命”就是格局限制。正视命,才得生。

8、人类最大的愚痴,就是以为没有来生;因为不相信有因果,什么坏事都可以做。但善恶因缘皆有报,这是天规!

9、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10、人只要一直善良下去,知足下去,感恩下去,总会离幸福自在更接近。

11、充满爱心的人最幸福,能为人服务的人比被人服务者有福。

12、人类与神性之间并不是高不可攀,人与神是同一个实相的两个端点——当您有大爱意识时,神的力量就会流经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