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

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製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釐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藥、引線,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線,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

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藥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到了17世紀,火繩手槍為燧髮式手槍所取代,它已具備現代手槍的某些特點,如擊發機構具有擊錘、扳機、保險等裝置,並且槍膛也由滑膛和直線開線膛發展為螺旋形線膛。

1889年毛瑟手槍問世,確立了自動手槍結構原理。1893年,德國製造了第一支實用的博爾夏特7.63mm自動手槍。德國人盧格對該槍又進行了改進,這就是世界聞名的盧格手槍。盧格9mm手槍,從1908年起裝備德國軍隊達30年之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自動手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結構新穎、性能優良的自動手槍,

那麼,在中國百年前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裡,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又長什麼樣子呢?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毛瑟C96手槍,又稱“10年式”手槍

常見於抗日戰爭或國共內戰為背景影視作品的“盒子炮”─毛瑟C96手槍(Mauser C96,毛瑟M1896的輕量型)。中國於民國十年(1921)開始仿製、量產,故又稱“10年式”手槍。

自17世紀科學革命與18世紀後半葉工業革命以降,歐洲對熱兵器的研發也提上日程,逐漸趕超世界各地。傳統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冷兵器,恐怕是一般人對中國武器的印象,彷佛在這個時期已被西方狠狠甩出十八條街。滿清自詡為“馬背上的民族”,康熙朝(1661─1722年)雖有新造火器,但更強調“騎射乃滿洲之根本”。到了雍正時期(1723─1735年),只著重滿洲的騎射傳統,考核將士武藝的是騎射而無火器,亦再無製造新的火器,只要求對舊火炮的保養和使用。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28發子彈的連珠火銃

到了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圓明園時發現,當年英國使團贈送給乾隆帝的火炮仍保持完好,隨時可擊發,不過只是作為裝飾品。所以即使清初火器製造家戴梓(1649─1726年)曾向康親王傑書(1646─1697年)進獻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的連珠火銃。所造連珠銃,形如琵琶,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凡二十八發乃重貯。法與西洋機關槍合,當時未通用,器藏於家,乾隆中猶存。

只是後來這種原始的半自動步槍,並沒有大量生產,而是被戴梓“器藏於家”,所以清軍的火器營、神機營的熱兵器使用,自然僅僅停留在鳥銃、子母炮上。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勃朗寧M1900型 ,中國第一種自制自動手槍─“8年式”

1919年,上海兵工廠模仿了勃朗寧M1900型,承造了中國第一種自制自動手槍─“8年式”(因1919年為民國八年)。圖為勃朗寧M1900型手槍。

以火藥氣體為動力的自動手槍設計,起自1880年代末期的歐洲。到了20世紀初,由於中國正處於革命運動的風起雲湧,民國成立後又遭逢軍閥割據、兵禍連結,對於軍火的需求量大增,軍閥、財閥透過洋商購得各種新式武器,其中又以手槍最為普遍。因長期仰賴武器進口,等到中國真正開始自制自動手槍,則是要到民國八年(1919)了。當時上海兵工廠(前身為洋務運動時期成立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承造自動手槍─“8年式”,仿自勃朗寧(Browing)M1900型手槍,全槍僅有20於個零組件,使用中等威力7.65×17毫米的彈藥,採取單純反衝原理的設計,但槍彈、滑套等槍身尺寸及彈匣容量均有增加,以提升射程等性能。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至於在以抗日戰爭或國共內戰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常見的“匣子炮”(又稱盒子炮、駁殼槍),則是毛瑟C96手槍(Mauser C96,毛瑟M1896的輕量型)。當時中國槍械技術相對落後,由學者江杓(1900─1981年)自德國帶回毛瑟槍的制槍技術,並於民國十年(1921)開始仿製、量產毛瑟M1896,因此又稱為“10年式”手槍。手槍使用7.63×25毫米的高速彈藥,具有同時期最強的手槍貫穿威力,殺傷力極大,且其單發、連發射擊可方便轉換,加上射程遠、裝彈量大、射擊精度相對較好,進入中國後大受好評。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山西“十七式”

據稱,1927年南昌起義時,打響第一槍的駁殼槍,就是朱德的配槍。抗戰時期,國軍亦曾經大量裝備此槍,山西省都督閻錫山在太原建立了兵工廠,併為其屬下部隊配備.45 ACP版本的C96,令後勤供應簡化,此型號被定名為山西“十七式”。歷經國民革命、軍閥割據、北伐、抗戰,該槍成為各路人馬爭相使用的“統一”槍型,保守估計,在中國境內就超過了50萬枝。

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後,由於日德組建“軸心國”同盟,德國遂開始減少對華軍售數量。為追求兵器工業自主化,民國三十二年(1943),國府仿製並量產毛瑟M1932連發手槍,命名為“32年式”,又稱“自來得”,取其火力源源不絕之意。與“10年式”相比,“32年式”做工更加精良,彈匣與射擊選擇鈕亦比照原槍改良,性能相差不多。二戰結束後,毛瑟槍系列在中國仍服役至1960年左右,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民國時,中國軍人手中的手槍都長什麼樣子

仿製並量產毛瑟M1932連發手槍,命名為“32年式”

抗戰初期中國國力維艱,武器需求量與消耗量都相當驚人,但因上述主流槍型供不應求,就必須以其他替代武器來彌補使用上的不足。為了減少對進口武器的依賴、建立自主的輕兵器工業,國民政府的兵工單位積極與各大槍廠合作交流,獲得美國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 S&W)公司技術支持,仿自史密斯•威森M31式6連發左輪槍,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推出“26年式”手槍,作為軍官配槍。該槍具備單、雙動兩用擊發模式,採用.32 S&W LONG(加長型)彈藥,威力中等,但後座力小容易掌握,屬於中口徑的輕型左輪槍。

不管是冷兵器或熱兵器,總是隨著戰爭的實際需求而來。清末前仆後繼的革命運動,軍閥割據與日軍侵華的內憂外患,近代中國被動開始進行現代手槍的仿製與改裝自制,並隨著時代需求產生不同的衍生型,其初衷僅僅在於,當兵燹不斷,藉由手中的那把槍,持續捍衛著中國人民的生存與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