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泉州净峰寺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净峰居半岛之中,与陆地连者仅十之二三,山石玲珑重叠,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种植者以番薯、大麦、花生为主……”这是弘一法师对净峰的印象。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惠安县东海滨,在大岞小岞两支半岛上,近年来以妇女独特的服饰而闻名中外。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已逐渐了解到,这里耸立着一座净峰名山。净峰,俗名钱山,位于惠安县东四十里,在一片广袤平畴间拔地而起,一峰独峙,状似青螺。古寺幽深,寺名“净峰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为闽南有数的唐建古寺,已有千年历史。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至今已有1150多年的历史,是座道、佛、儒三教并存的闽南名寺。道、佛、儒三教并祀一山的独特宗教文化现象是泉州“世界宗教大观”的一幅缩影,它体现泉州人民对不同宗教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山巅有寺,曰净峰寺。虽说寺庙的虽不如开元寺及开元寺般宏大,但“寺不在大,僧在高行”,小小寺庙却与两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铁拐李、弘一法师。相传这里是铁拐李李仙公羽化成仙的地方;这里也是弘一法师“愿终老于此”的所在,保留着大师挂锡近半年的诸多珍贵墨宝。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传说以前净峰山不是座山,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属东海龙王的辖区。东海王的军师牡蛎王偷吃了仙丹,龙王便下令将它锁在坚固的牡蛎壳内。牡蛎王带着贝壳逃出王宫,它的身子变成一座山峰与陆地相连接,山头露出水面,成了今天的净峰山。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净峰寺在民间还有另一个传说,话说八仙之列的仙人李铁拐,一脚踩在净峰山山顶的巨石上,另一只脚跨到泉州仙公山,从净峰山横跨到仙公山,从此净峰山山顶的一块巨石上留下李仙公的足迹,现今巨石旁有立碑“仙迹”。介于此,众多附近百姓和香客也称净峰山为“仙公山”。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现在的净峰寺巍然耸立的殿宇掩映在一片祥云瑞气之中,恢复了旧貌,又添上新颜。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在清代以前,净峰寺历唐、宋、元、明皆有重修。“文革”期间被毁,1982年各方热心人士捐资修葺净峰寺,使整座寺宇既存古貌,又展新姿。然而,过往的一切肯定不是那么的云淡风轻。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沿着蜿蜒石阶而上,站在顶峰海风阵阵,海阔天空使人心旷神怡,俯瞰净峰全貌,一览无余美不胜收,山上岩石亭阁,可观日出日落,望海观潮。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图 | 邱丹燕


观日亭,有柳影中先生撰书“放眼呼来沧海日,倾心问及净峰天。”立于亭前,净峰全景尽收眼底;放眼远眺,群山蜿蜒,大海浩瀚,湄洲湾、斗尾港、福建炼油厂、大岞、小岞风光如画,美不胜收,且莆仙泉郡的晴川绿野,以及东溟的琼岛仙洲亦尽收眼底。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拓树,位于开山祖师庙旁。约植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距今三百多年。树高七米,幼芽落根盘节于石罅处,靠石隙间渗出水分滋生,后从空心皮生发,茁壮生长。现中间长空洞,但表皮坚韧,树干苍挺,枝茂。

大炼钢铁期间,满山树木原本要全砍光,此树因群众日夜保护而幸免于难。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海月楼,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原名风月楼,系主持僧传贯法师到净峰寺,见此山峰雄浑峻拔,圆丰端秀,冬暖夏凉,颇适幽居,遂变卖家产得三百白银,并筹集资金捐建此楼。

海月楼面对浩瀚大海,极目千里,碧波万顷,铺银涌雪;凭楼远眺,朝阳夕照,波光月色,气象万千。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弘一法师故居保存完好,红砖地、石头墙,25平方米开外的卧室,还有他亲自改良的床。弘一法师将床改制成床底四周封闭、床内匣四格、床板由四个方块拼成的新潮样式,别出心裁;还在禅房侧边设计了卫生间,厕池旁还种有菊花。尽管稍显斑驳,但依然能看出禅房的雅致清幽。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今岁来净峰,见其峰峦苍古,颇适幽居,

遂于四月十二日入山,将终老于是矣。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图 | 陈海平


弘一法师四次来惠安,对风光奇秀的净峰,有着极为动情的描述,他在一九三三年写给胜进居士(高文显)的信里,郑重其事另笺附白:“净峰居半岛之中,与陆地连者仅之一二。山石玲珑,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种植者以地瓜、花生、小麦为主。”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弘一法师在净峰寺挂锡半年有余,在净峰留下了诸多墨宝。大师入住净峰寺后就题写了屏障、山门、佛殿、禅堂匾额楹联,以美化山寺环境。“南无阿弥陀佛”是弘一法师到寺挂锡后亲笔书写的。


弘一法师在净峰寺内讲经说戒“弘扬大乘理利益诸众生”,不少农民、教师、商贾、学生慕名前来,令人惊讶的是连基督徒也前来听经!每一个生命与每一种信仰之间,包容是绝对的契合点,往往它能够带来感恩和正能量。对于宗教,常怀包容心,弘一法师如此,泉州人从古至今亦是如此。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在离开净峰寺前,弘一法师写下《将离净峰咏菊志别》“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山因寺而名,寺因弘一而灵。虽无恢宏壮观,却是格外清寂别致,也难怪弘一法师曾有于此终老之心。


泉州这座千年古寺,仿若世外桃源,还有着这样的故事……


净峰寺,它的前世今生、与弘一大师结下的情缘,令人参悟到人生真谛。位于平地之上的信仰,香火依旧,古朴仍然,清净异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