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在家辦公,比想象中要困難一些。這個時候,更加體現一個人的自律能力。

曾國藩是一個自律的高手,他的打仗方法,總結下來,就是結硬寨,打硬仗。其中暗含的處世之道,就是紮紮實實,下笨功夫。

在圍棋上,靈光一下,下一招“妙手”,置對方於死地。大家都喜歡,可是,妙手就像靈光一現,很難控制。所以,高手勝利的秘訣,在於每天51%的持續努力,穩定的連續的工作,大於靈光一閃。

然而,在走向自律的路上,不但有各種誘惑,還有一個障礙更難克服,叫做“反彈”。節食一天,等晚上繃不住了,大吃大喝。去健身房鍛鍊了一個小時,自我感覺良好,打開一瓶可樂,安慰一下自己。

看來,僅僅依靠意志力是不夠的。那麼,如何做到自律呢?

《自律力》這本書帶來了新的體驗和感受。今天,將會從環境、規劃和每日問答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環境

環境的作用往往會被低估,特別是,有人認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抵抗環境的誘惑。事實是,如果你安於現狀,不想改變環境,那麼,你就會被環境改變。

我們古代有這樣的話語: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大概意思是: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鹹魚的作坊,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改變之輪”如何啟動呢?包括四個步驟:創造、保留、消除、接受。

1.創造

要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明確自我追求。有這樣高的追求,才可以繼續改變環境。

很多人沒有目標,而且對於自我,也沒有要求。所以,覺得呆在舒適安逸的環境裡,也還不錯。

如果有意識地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找到自我的追求,那麼,就會有更加高級的追求,也就會開始改變環境。

2.保留

保留自己難能可貴的品質,不要放棄。也許,我們會因為一些原因,或者受到環境的影響,把珍貴的品質丟棄。

然而,保留珍貴的品質,和創造全新的自我同樣重要。

3.消除

消除不利因素。如果這個環境不好,那麼少去、或者不去這個環境。如果視某個人為不利因素,就減少接觸。我們要儘量消除、減少不利因素的干擾。其實,我們有主動權,減少不利因素對於自己的干擾。

4.接受

接受,僅僅是接受,客觀上承認,接納這個現狀。不是抗議,也不是推翻不利因素。只是在客觀上接受,不加評判地接受。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規劃

規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充分的規劃可以降低情緒的損耗。

每一次運用自制力,或者和自己討厭的人相處,或者做很多決策,都是一種情緒的損耗。

人們的自制力是有彈性的。如果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容易反彈和崩潰。所以,自制力是一種珍貴的資源,應該運用到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事無鉅細,平均分配給生活中的瑣事。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日本有一個醫生,他特別喜歡打高爾夫球。他去打球的時候,每次從衣櫃裡隨便抓上幾件帶過來,到了高爾夫球場的更衣室,再考慮“穿哪件”。

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呢?因為他在買衣服的時候,只選純黑色和純白色。所以,黑黑組合、白白組合,或是黑白、白黑組合,無論怎麼搭,都只有這四種搭配方式。

他說,希望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爾夫上。因為想集中精力去打球,所以不想在衣服上花費太多時間。

沒有選擇,就不需要自律,就不會有損耗。所以,如果事先規劃好一切,到時候只需照做,這樣就不用再做決策,自然就減少了情緒的損耗。

提前規劃好一切,到時候聽話照做,不需要再次進行思考和選擇,減少了情緒的損耗,自然就不需要很強的自制力去抵抗。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每日問答

每日問答,是《自律力》這本書的核心要點之一。


不必懸樑刺股,關於自律,你需要知道的三個技巧


其實,每日問答也是一種“規劃”的方法。為了應對晚上的每日問答,白天自然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每天晚上,都進行如下的自我問答:

1.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 2.我是否盡最大努力探尋意義? 3.我是否盡最大努力構建積極的人際關係? 4.我是否盡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了?

在日常生活,每日一問就可以了。但是在一些特別重要的時刻,需要每個小時,都進行一次自問自答,是為了提醒自己全力以赴,每次都做到最好。

最後

我相信萬事都有方法論,我們不必苦大仇深,用頭懸梁錐刺股來給自己打雞血,其實,輕裝上陣,輕鬆才可以做到最好。關於自制力,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環境,提前規劃和每日問答這些小技巧,來提高自己的完成效率。所以,即使在家裡辦公,也可以啟動“改變之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