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文丨王立红

诗曰: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诗》

长安街头,这是何人在高声吟唱?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起义领袖黄巢!

这位来自山东菏泽的考生,正在长安考取科举功名,结果却未能进士及第。

回望长安,这是何等的豪迈气派?

这是回返家乡离开京师时,向二百多年的大唐,敲响沉睡的警钟。

数年走过,卷土重来。

公元775年,乾符二年,这时候的皇帝是唐僖宗,而只因点背没考取的黄巢,先在王仙芝的起义军里混,然后就接班王仙芝进了东都洛阳。

这不,黄巢率领的义军,正在行进在东都到中都的路上,渡过黄河就直指

帝都长安了……

黄巢,这位落榜的失意学子,撬动了李家王朝的基石!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1

太原是北都。

此说不假!

怎么又冒出个中都?

那你说说,

中都又是哪里?

不同的历史朝代,都有不同的行政建制。

话说唐代的时候,行政建制列为三级,分别是道、州(府)和县。

沿袭此种行政建制,大唐疆域划分10道。

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剑南道、淮南道、岭南道、江南道。

排序很重要,区位很关键。

关内道是京师之地,不必多说,而河东道则是王业所基,自不待言!

沿袭这种行政建制,河东道区划17州。其中7个驻军府州,分别罗列在此处。

太原府、河中府、绛州、晋州、汾州、隰州、潞州。

无论是称府,还是唤州,尽管同为一级行政级别,但却不是一般的政治待遇。

因为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特别的情感缘由使然。

蒲州很好玩。

果然被选中!

“设府建都”于蒲州,始于唐代中后期。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灵武称帝。

摆驾长安之后,在蒲州再次设置河中府。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州与府虽然是同级,但地位却高于州,特别是政治待遇和军事布防。

唐代的河东道,可以称为府,只有两个名额,一个是中部并州的“太原府”,一个是南部蒲州的“河中府”。

这个别致“河中府”,一直顺延到五代。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

“安史之乱”平定十年后,唐代宗(李豫)接力唐肃宗。

与王维弟弟王缙同为宰相的元载,向唐代宗上奏了一篇《建中都议》的奏折:

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

煌煌大唐朝,将近三百年(618~907)。

关内道一河之隔的河东道,京师之外享受特权待遇的陪都,也就是中部太原府的“北都”,还有就是南部河中府的“中都”。

这个“中都”的名号,一直到唐代末年。

中都是蒲州!

中都还是河中府!

无论是中都,还是河中,往大些说,大致是今天的运城区域(蒲州、绛州)和临汾区域(晋州、隰州);往小点看,大致就是今天的运城区域。

2

公元880年,广明元年。

唐僖宗在位,这已是大唐的第19位皇帝

黄巢兵进攻陷了长安,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

又一次回到伤心地,却是六十花甲的老人。

黄巢回来了,这一等就是四十年,

李儇(唐僖宗)却跑了,先是去了凤翔,后来又去了四川,这一去就是四年。

该主角出场了!

他是谁?

先打个哑谜!

唐僖宗向西去了凤翔,而他往东却准备回故乡。

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此时此刻的他,正面临着人生抉择!

他的一个亲弟,有个奴仆段章,向他宣传起义军的好处,劝他前去迎接起义军。

怎么办?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不肯想回家乡。

流离失所的战乱年代,好在也没有什么东西。

当他一步一回头地走出长安城门,想起进士及第当朝为官的䆠海沉浮,似乎有遗憾,似乎也有喜悦!

他,想起自己的赴任新职,拖延愈期而被迁东都,长安的殿中侍御史,变成洛阳的光禄寺主簿。

好在卢携罢相,正居于洛阳。

好在遇见卢携,赏识并共游。

他,想起自己的恩公卢携,回到长安这么多年,恩公当年宅第壁上题诗,而今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姓氏司空贵,

官班御史卑。

老夫如且在,

不用叹屯奇。

——《题司空壁》

想起这个黄巢,此时不但进了城,而且还称了帝。

真是可悲可叹,可悲的是恩公卢相畏惧自杀了;可叹的是皇帝僖宗也跑路溜号了。

而他呢?

此时却独自一人,走在这蒲津关道上。

走着,想着……

想着,走着……

听见了,听见了!

远方的涛声,刺激着耳鼓!

近了,黄河近了!

又近了,蒲津关又近了!

更近了,蒲津渡浮桥更近了!

3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

唐玄宗在位,这可是大唐的第7位皇帝

此时的大唐正是盛世。

唯有这盛世大唐的雄厚财力,才能支撑起这蒲津渡浮桥的营造。

黄河浮桥的西头,是关内道的大庆关;黄河浮桥的东头,是河东道的蒲津关。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去年的腊月。

黄巢率领起义大军,从这里踏进了京城,在长安做起了“大齐”的皇帝

今年的开春。

而他却是孤单影只,从京城路经这里,跨过黄河回归梦想多年的故土。

走出大庆关城,迈上蒲津浮桥。

走出蒲津关城,踏上蒲州关道。

又见黄河洲,又见河中亭。

远远望去,河亭之奇,原来是这样的:

河擘双流岛在中,

岛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旧浸临关道,

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

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

霜白蒹葭月在东。

——《河中亭子》

想到来了,

这是河东汾州诗人薛能在吟唱。

渐渐走近,河亭之美,原来是这样的:

万里谁能访十洲?

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

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

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

长与蒲津作胜游。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又想起来了,

这是怀州河内诗人李商隐在高唱。

还不到歇脚的时候,何不趁机上河亭游玩。

倚阑愁立独徘徊,

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

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

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

柳花飘荡似寒梅。

——《河中陪帅游亭 》

这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温庭筠,正在陪伴河中节度使游玩河中新亭。

看着黄河,望着浮桥,想着这一个个前辈同行们,或自游或陪游赋诗的雅兴。

他,真的醉了!

酒,可以醉人,

而诗,却可以醉心!

4

天色不早了。

该进城了!

只见前面的这条关道,向前延伸通向远方:

一望蒲州路,关河气象雄。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

——《经河中》

这是顾非熊的游历河中时的印象。

顾非熊何许人也?

想起来了。

父子同朝为官,但老子比儿子出名。

父亲是谁?

就是那位调侃“诗圣”白居易的顾况!

他与白诗人是同乡,尽管后来迁居,但也相距不远,仅是隔河相望。

那年去了长安,也就十五六岁,捧着诗稿到处拜访,后来谒见位著作郎,就是这个顾大人,大人看见名字,开玩笑地说:长安米价正贵,“居”亦不“易”呀!”

于是乎开始面露难色,而当读出这样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顾大人不由惊叹,随之大加赞赏,对着自己说道:“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蒲州城就在眼前。

看,那是城里的逍遥楼。

看,这是城里的大舜庙。

国东王气凝蒲关,

楼台帖出睛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

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

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

未及潘年鬓已斑。

——《蒲关西道中作》

还是这李山甫的诗有气势。

不想那么多了,

赶紧进城歇息,

因为明天,

还要继续赏景赏诗呢?!

5

蒲州地界,三大名楼。

白楼,逍遥楼,鹳雀楼。

鹳雀楼在城外,改天去也不迟。

今天嘛,

先在城里,寻庙访楼。

还是白楼离得近,那就先去看看吧!

白楼,是一座城楼,高耸入云端,登高望远,景色壮阔,只见楼上题诗:

高楼倚玉梯,朱槛与云齐。

顾盼亲霄汉,谈谐息鼓鼙。

洪河回更直,野雨急仍低。

今日陪尊俎,唯当醉似泥。

——《陪同镇帅浑瑊登白楼》

噢,原来落款是卢纶,代宗年间的高官,大历一位十才子,也算是位同乡了。

转到又一层,还有首题诗:

城上高楼飞鸟齐,

从公一遂蹑丹梯。

黄河曲尽流天外,

白日轮倾落海西。

玉树九重长在梦,

云衢一望杳如迷。

何心更和阳春奏,

况复秋风闻战鼙。

——《奉和李观察登河中白楼》

再一看落款,原来是耿湋,大历的另一位十才子,又是代宗年间的高官,这也算是位同乡。

逛过了白楼,还有逍遥楼呢?

相传开元十一年(723),唐明皇登过此楼,还赋写了首诗,不过,倒是陪同玄宗游幸的中书舍人,苏颋的这首登楼诗更为出名:

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

一路走来一路看,

一路看过一路品。

唉,差点忘了,

这里是传说中的“舜都蒲坂”,

怎么能不去舜庙游玩,

这可是蒲州城的最美风景:

古都遗庙出河汾,

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

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

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

犹疑琴曲韵南薫。

——《题舜庙》

这是张濯的题诗,肃宗上元年间(761~762)的进士。

天渐黄昏,倦鸟归巢,回客栈的路上,想起逍遥楼,想起明皇帝,不由自主,浅声吟诵: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登蒲州逍遥楼》

唐明皇啊,唐明皇,

原来,

你不仅爱江山爱美人,

还爱附庸风雅!

你这也是,

要和诗人们抢风头了!

6

鹳雀楼,那是非去不可的。

因为是名楼中的名楼,

更是因为这名楼上的名诗。

鹳雀楼,何人何时所建?

北周时期冢宰宇文护所建。

鹳雀楼,位居何处,因何得名?

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而得名。

还等什么?

这就走吧!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远观河楼,河洲渚上,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宏伟壮观,华美秀丽,实乃河中府之巨观。

信步楼内,始得登临,先是殷尧藩,题诗映眼帘:

危楼高架泬寥天,

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

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

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

最看西面赤阑前。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转过一侧,又见吴融:

鸟在林梢脚底看,

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

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

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

嬴得云溪负钓竿。

——《登鹳雀楼》

这最后一首,当然是张乔:

高楼怀古动悲歌,

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

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

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

天涯归计欲如何?

——《题河中鹳雀楼》

逛游过一楼,转身上二楼,只见司马扎,题诗立上头: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登河中鹳雀楼》

转到一面,再是马戴:

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

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

——《鹳雀楼晴望》

还有这位耿湋,大历的十才子: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登鹳雀楼》

二楼扫完,再上三楼,这可是要更上一层,这可是要欲穷千里:

鹳雀楼西百尺墙,

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

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

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

远目非眷亦自伤。

——《同崔邠登鹳雀楼》

这是李益当年结伴崔大人,同登鹳雀楼的思乡曲。

要说比起下面的题诗,这首同游诗还是不错。再转到那面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

要说是写状物景胜,这个畅当更胜一筹。

反正也没啥事,再转过去瞅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妙哉!

奇哉!

绝哉!

谁写的?

王之涣!

原来又是同乡。

比起畅当的《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不但写景,而且还显志!

从楼下到楼上,一路看过来,看来这场斗诗大会,最后胜出这位诗人!

就是这位啦!

非王之涣莫属。

7

蒲津渡浮桥过了。

黄河洲河亭去了。

城里庙和楼逛了。

城外鹳雀楼登了。

城西景物去了个遍。

对了,还有城东峨嵋塬的普救寺!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塬上,是发生过传奇爱情故事的普救寺;塬下,是赴京应试的举子前往长安的大道。

看过西厢,闻过花香,缓步走到莺莺塔前,想起了元稹的艳遇故事:

殷红浅碧旧衣裳,

取次梳头暗淡妆。

夜合带烟笼晓月,

牡丹经雨泣残阳。

依稀似笑还非笑,

仿佛闻香不是香。

频动横波嗔不语,

等闲教见小儿郎。

——《莺莺诗》

深山藏古寺,

古寺映深山。

当然,中条山也不例外,这里不仅山色优美,文物景观俯拾皆是。

万固寺,栖岩寺,夷齐庙,都是探胜访古的好去处,都有文人骚客的题咏寺。

万固寺,始建于北魏,为中条名刹,好,进山访古寺,胜景便隐居。

又见这位耿大人,又是这位老乡,还是唐代宗大历年间的才子:

晓随樵客到青冥,

因礼山僧宿化城。

钟梵已休初入定。

有无皆离本难名。

云开三更千林静,

月上中峰万壑明。

为报故交雷处士,

尘心终日自劳生。

——《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

这是耿湋耿大人的留宿诗。

又见这位卢大人,又是这位老乡,也是唐代宗大历年间的才子:

闻说中方高树林,

曙华先照啭春禽。

风云才子冶游思,

蒲柳老人惆怅心。

石路青苔花漫漫,

雪檐垂溜玉森森。

贺君此去君方至,

河水东流西日沉。

——《和崔侍郎游万固寺》

这是卢纶卢大人的陪游诗。

无论是留宿诗,还是陪游诗,这两位都是才子,都是官员,都是老乡,看来看去,还是这河中府出人才!

从京都到中都,

从长安到蒲州,

这么一路游玩赏诗,

看来这归隐田园、吟诗品诗,

铁定是这里了!

因为诗人们的眼里,

风景这边独好!

8

河东道,地势形胜,风景如画,历史悠久,文化昌达,可谓是一处唐人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有北都,这是文人雅士的钟爱。

在这里有中都,还是文人雅士的钟爱。

在中都,在河中府,有名山大河,有名楼大观。

中都有山:

中条山、雷首山、首阳山、雪花山、云峰山、虞坂山、百梯山、砥柱山、汤王山、历山、箕山、绛山等。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中都有峰:五老峰、云盖峰、横岭峰。

中都有谷:凤凰谷、王官谷、五龙谷。

中都有台:宝玉台、莲花台。

中都有河:黄河、汾河、涑水河。

中都有湖:盐湖、董湖、伍姓湖。

中都有城:蒲州城(舜城)、故陶城、故尧城、故解城(解梁城)、故郇城、桑泉故城、王官故城、桐乡故城、玉壁故城、蜚廉城、王城等。

中都有关:蒲津关、风陵关、龙门关等。

中都有祠:舜祠、大禹祠、后土祠、稷王祠、五老山人祠等。

中都有墓:舜帝陵、殷汤陵、伯夷墓、裴寂墓、祁奚墓、许由墓、羲和墓等。

从此,他隐藏中条山。

从此,他隐居王官谷。

不问世事风云,只顾看花品诗。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

游了这么多景。

赏了这么多诗。

要问他是谁?

他是晚唐诗人。

他又是一个文学评论家。

也是诗论《二十四品》的作者。

他是司空图。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王立红,文化玩家,在知天命和耳顺之间行走,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穿行,首倡“山西文化游”理念。以“七孔猪蹄”成名于网络,著有《天空中下着比风雪更骤的沙》《五环旗下的悬念》《独驾环游省界》《杯天悯神》等。

行走世间,与三结缘——有三种身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有三种经历:教师、记者、行者;有三句格言:“永远争一流,永不当第一”、“做什么,想什么,争创一流”、“只有做精做细,才能做强做实”。

中都:藏在唐诗里的守望

交由老家山西V平台原创首发的作品,可以接受“打赏”了~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