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三国的人物和故事,可以说是当今社会最大的IP之一。无论是学富五车的泰斗,还是目不识丁的老妪,无不对三国人物是了如指掌、娓娓道来。

“奸雄”曹操,“仁义”刘备,“忠义”关羽,“智慧”诸葛亮,这些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无不说明三国人物的深得人心。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今天,我们单说“雄姿杰出,有霸王之略”的刘备。作为历史上“仁义”的化身,刘备的“为人之道”和“君臣之道”已经成为道德上的楷模,千百年来成为文人志士选择明君的标准。

汉末乱世,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年幼以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不以家境贫寒为耻,联络义士,树立“救天下黎民于水火”、“恢复汉室 ”的崇高理想。凭着“折而不挠,败而不馁”的顽强意志,与天斗,与地争,历经一次次的失败、逃离、依附,最终成就一番帝业,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立蜀汉政权,摇身成为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势力之一,终于实现君临天下的皇帝梦。

就在他走向人生的巅峰,蜀国也迎来史上最强大的时候,刘备的人生命运却发生了悲剧性的逆转——为给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紧接着上演了。夷陵之战也被称为猇亭之战、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齐名,是关乎蜀国政权存亡的关键战役,同时也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败。这场战役中刘备集团的惨败标志着蜀国在三国鼎立势力中由胜到衰的开始,同时也拉开了刘备个人以及刘备集团的悲剧命运。刘备从皇帝登基到夷陵之败总共不到两年时间,在位时间如此之短, 在历史上也很罕见,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却要品尝滑铁卢的惨败,刘备也在这场战役后病死白帝城,到死也羞于回蜀都,可见这场战役是他一生中所无法承受的失败。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一个从市井小民登顶皇权的“盖世英雄”,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性格急剧逆转? 是什么原因导致蜀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剧衰亡? 从历史的角度, 我们可以将刘备的失败归结于蜀国相对魏吴薄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但是刘备在其实力非常薄弱的创业初期, 尚且能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事业, 但为何却在事业达到巅峰之时突然走向衰亡? 很显然, 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不在外部环境, 而主要在其内部因素。 本文尝试从心理传记学这个独特的视角,用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贯穿刘备的一生

弗洛伊德在《本我与自我》一书中指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处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领域,是本能欲望的储存库,追求快乐原则。自我迂回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起一种调节作用,将不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领域,帮助本我躲开外部世界的威胁,从而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自我奉行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实原则。超我则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组成,受道德原则支配,是一切道德的代表。它的功能是抑制本能冲动并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监督自我。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我们如何研究人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对于如何建构和谐的人格观,如何使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一代帝王刘备,我们可以形成如下清晰的轮廓。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刘备一生的奋斗历程也表贯穿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互动,对刘备来说,这一互动又非常特别。夷陵之战不仅是刘备悲剧命运的转折点,更是刘备性格急剧变化的关键点。夷陵之战前,超我完全占据主导地位,本我被彻底镇压,刘备的生命里呈现的是超我的特质。少年的时候刘备便有“恢复汉室”的崇高理想,这个理想就如同超我里的自我实现。在长期的征战岁月里刘备一直以超我为准则,为实现超我的宏图大志而苦苦坚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本我与超我相冲突的本能欲望。刘备早年四处奔波,在多个诸侯手下打工等待机会,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他的军事谋略和眼光也逐渐趋向沉稳持重。虽“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但“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比别的统治者更懂得“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正是这种难得的“超我”形成的伟大人格铸就了刘备的宏图霸业。尤其是夷陵之战前夕,刘备的人生达到了巅峰时刻。他运筹帷幄,准确判断天下大势,以联吴抗曹为战略基础,纳众家之长,谨言慎行。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然而,实现“兴复汉室”的超我伟大理想后,刘备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失去了一个王者应该具备的冷静和理智, 对本我不再有意识的克制,压抑已久的本我冲破束缚进入意识领域。这时的本我超越自我和超我,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拒纳众谏,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急躁冒进。与达到事业巅峰前的刘备判若两人。本我对刘备悲剧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不听群臣劝谏,作出错误的军事决策,以倾国之兵攻打吴国,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从此蜀国完成了由盛转衰的快速转变,刘备也从人生的巅峰跌落谷低,完成了他最悲情的谢幕。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夷陵之战之前的胜利:压抑的本我

“本我是人本性的自然性或者动物性的一面”,不受理智和逻辑的约束,也没有道德观念、善恶的标准,惟一目的就是发泄本能冲动,即所谓“原始”的人。“如果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和平相处,就必然对本我进行束缚和压抑。”但是过分的压抑,会使个体出现心理疾病,同时,压抑具有暂时性, 欲望并没有真正消失, 而是在时机成熟时以伪装的形式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才能,适度对本我进行压抑是必要的。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出身贫苦,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在这样落魄不堪的处境下,刘备产生了对皇权的崇拜。 史载“先主少时, 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实际是刘备胸怀大志的无意识流露。

“兴复汉室”是刘备一生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但是刘备先天的性格特征并不利于超我的实现,刘备便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压抑,使其暂时潜藏于无意识领域。本我在刘备成为蜀汉皇帝之前一直毫无表露。前期,在超我的作用下,刘备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善纳众谏,谨慎行事;沉稳持重,镇定自若;谦卑有加,不骄不躁。刘备一无地盘,二无兵马,在群雄角逐中屡战屡败,凭借满腔不服输的气势抗击天下权贵,最后建立蜀汉政权。这与其积极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①善纳众谏,谨慎行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历史上的政治家由于善纳众谏而最后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唐朝唐太宗和唐玄宗均颇具政治眼光,善于纳谏,在他们统治的时期,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刘备也不例外,他出身卑微,势单力弱,如果要实现“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必须依靠他人的智慧。于是他求贤若渴,四处网罗人才,不仅善于纳谏,还放下身段主动求谏。“三顾茅庐”的历史佳话一直为后人称赞。“得人才者得天下”,刘备在以后的军事、政治生涯中,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出谋划策、鼎力相助,才奠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基业。刘备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黄权,作为刘璋的属下,曾坚决反对刘璋邀刘备入蜀,最后投降后但是刘备不计前嫌,拜其为偏将军。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黄权随军出征,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杀夏侯渊、占据汉中都是黄权的计策。还有董和、李严、许靖等人,在归降刘备后都得到了重用,他们最终成为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刘备独特的用人之道,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进谏氛围,使文臣武将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刘备也能仔细斟酌,积极采纳,谨慎行事,为建立蜀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谦卑有加,不骄不躁

刘备具有特殊的人才凝聚力,善于团结各类人才为其效力,而且这些人才都对刘备忠心耿耿。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便是很好的代表。这正是由于刘备的谦卑,使得他们死心塌地,一生追随,誓死不变。刘备起事之初,手下只有关羽和张飞。“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刘备的谦卑,一同吃睡,毫无尊卑之分。日后他们之间的情谊有增无减,与袁绍、袁术之间的自相残杀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关羽被曹操俘获,曹操百般厚待关羽,但是关羽不为所动,在时机成熟时毅然离开曹操,又去追随刘备。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下,但也被刘备的谦卑所吸引,最后投靠刘备,不离不弃,始终忠于刘备。

综上所述,夷陵之战之前的刘备,在超我的主导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使刘备善于听从不同人的建议,遇事临危不乱,凝聚了一批誓死追随的人才。自身的素质加上外在的帮助,使刘备的成功成为一种必然。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夷陵之战的失败:放纵的本我

夷陵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刘备为关羽复仇而和孙权进行的一场战争,试图通过战争夺回荆州。在战争中,刘备凭借着屡战屡捷的士气、有利的地形和充足的军资本可以打赢这场战争,但是却败在了孙权的一个小将陆逊手中,这是为什么?作为一军统帅,刘备戎马一生,为何会仓促起兵?为何会在战术上犯错误?为何会不识陆逊的火攻?也许我们可以说他是年老糊涂,但根本原因在于刘备不再如先前一样能很好地控制本我,致使其人格结构中压抑已久的最真实、最原始的本我浮出水面,超越超我和自我而跃居主导地位。这时体现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刘备形象。“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角度来说,性格对悲剧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决定历史事件的内在因素。

①拒纳众谏,一意孤行

夷陵之战发生之前,群臣纷纷劝阻。诸葛亮劝谏刘备不要贸然出兵,暂且先给关羽举办丧事,等待孙权和曹操不和的时候,趁势而攻伐,刘备不为所动。接着赵云劝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提醒刘备要认清当前复杂的形势。此时,曹魏已横扫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根基,汉中之战大大激化了蜀魏两国的矛盾。刘备一旦东征,吴蜀联盟不仅被破坏,还会使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因此盛赞赵云“子龙一生都是胆也”。但此时对赵云的劝谏,刘备也不予采纳,一心只想为关羽报仇,因兄弟的小义,而不顾“兴复汉室”的大义。秦宓因劝谏被投入监狱。“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此时的秦宓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结局,但是刘备却深陷复仇的困境无法自拔,拒纳众谏,誓死伐吴,以致走向最后的灭亡。

②刚愎自用,恃胜而骄

夷陵之战之初, 在夺取了一系列胜利,据有巴蜀之地之后,蜀汉军心士气正旺。此时的刘备被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全军上下产生了一种骄傲轻敌的情绪。此时的刘备甚至对一向很害怕的曹操也不放在眼里了,竟然狂妄地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如此多的胜利,使他不仅敢称王称帝,而且还让关羽攻取襄樊,对吴魏同时用兵。关羽被杀,仍然没有唤醒刘备,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兵力远超吴,无需做更多的准备。在夷陵之战以前,刘备的谦逊和关羽的刚愎自用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夷陵之战后,刘备却和关羽的性格一致了,自以为兵多将广,所向披靡,可以一举攻下东吴,然后伐魏。然而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兵力,过低地估计敌方的力量,只能带来失败。

综上所述,当超我的理想实现时,刘备放松了警惕,失去了王者应有的理智和冷静,不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本我也不再适度控制。没有了外界的约束,压抑已久的本我释放过度,导致三者的失衡,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和刘备集团的急剧衰亡。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夷陵之战的反思:拥有健康的自我是何等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人格要得到正常的发展,形成和谐健康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的能量要保持动态平衡,处于协调状态。否则就会导致人格障碍,形成畸形人格。

纵观刘备的一生:早期,超我占主导;后期,本我占主导。三者的能量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不能彼此协调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人既有伟大的理想而又不抹煞其本能欲望?弗洛伊德认为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自我。“

健康的人格状态中,自我成为精神的主体,将本我的欲望适应于超我和现实的要求,一边又满足这种欲望的状态。”整个人格系统和谐的关键是看自我是否强大,如果自我足够强大,健康发展,就能很好地协调三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要求,协调三者的能量,使三者平衡。

如果刘备拥有健康发展的自我, 可以很好地协调本我和超我, 维持动态平衡,形成和谐人格,结局又是怎样呢?夷陵之战是刘备的一意孤行之殇,本来蜀国建立后就应该修养生息,安居乐业,储存力量,以便日后兴复汉室。这原本也是诸葛亮为蜀国制定的国策。以怒兴师,犯了兵家大忌。战争中,刘备决策失误却仍自以为是,不听劝告,最后以战败而告终。如果拥有健康发展的自我,平衡三者的力量,其后期压抑的本我也不会过度释放,也许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夷陵之战的爆发,蜀国的势力也就不会受到严重挫败,辉煌就可以持续,刘备统一中原也是有可能的。


从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


结语

从本我、自我、超我进行分析,刘备的一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本我被压抑,在超我的主导下刘备完成了由贩履织席到蜀汉皇帝的华丽转变;后期,压抑已久的本我释放过度,本我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进而造成了刘备的人生悲剧。通过早期和后期的对比,我们发现刘备的性格在超我和本我的主导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前期超我主导,后期本我主导,而自我的缺席,导致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力量失衡,形成了刘备不和谐的人格,是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根源,也使刘备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