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

甘善杰


理论上可以这样说,因为周易讲得是阴阳,宇宙最美妙地方就是有很多黑洞,还处于不断的膨胀中。这不就是阴阳吗?周易里引入了气的概念,并不像物理里面用时间、力、温度概念。

普通气团,云团,也许能用力、温度解释。但宇宙里的气团怎么解释呢?还是可以用周易中气的概念解释的,宇宙中气团无非就是阴阳的转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注,这个变化并不是说,一年四季往复,也不是月亮圆缺,,也不是白天黑夜。)

宇宙间无非气,没气什么也没有,这些气是阴阳尽头产生的,阴阳可以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


王真阳


我今晚吃了豹子胆,也来聊聊《易经》。

题主疑问是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这个“有人”是道听途说之“有人”呢,还是德高望重之“有人”呢,却没有言明,实属睿智!

可见,有人说很重要,本猫年少之时,也有三姑六婆之“有人”夸赞,聪明伶俐,我也是很受用至今的。

周易为何物?

有修道之高人,看到这里必然会怒骂,《周易》和《易经》你扯一块了,你有没有文化啊!别急,大师,我小学时就凭借《手相入门》把过妹,当然是做过点功课才来丢人的。


《三字经》有云:“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所以周易只是三易之一。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简而言之,这是中国古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的一部典籍的总称。

周易有何用?

周易结合老庄道家学说,给寻龙探穴、摸金定位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孕育了两大IP《盗墓笔记》以及《鬼吹灯》,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隐隐有超越《西游记》之势。如果同学们只有这层理解,那就太小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在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之时,曾经结合过《周易》和老庄学说,搞出过一套理论体系来阐述帝国政权交替的合法性——五行德相生——用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来解释政权更替的法理依据。无奈那时的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整这么复杂的一套,大家不太明白——皇帝换了你说这个什么意思?还是禅让比较有仪式感,或者革命比较粗暴直接,于是,周易的直接应用发扬光大了那么几个朝代后,随着大家不怎么玩这套规则后,就又慢慢沉寂去了。

况且历代科举也不考这个,便更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成为比较神秘的学说。

周易与宇宙全息论

周易诞生那会,大伙还是天圆地方的认知论。你要搁西方社会,往后再过一千年,你就不用讲宇宙全息论,光一个日心说,你就得上火刑架,烤烤火。在秦始王仍然没有用小篆统一中国文字,不知道发什么口音的古代圣贤论述《周易》之时,他们脑海里面,怎么可能闪现出——用英文论述数学公式构架的宇宙全息论呢?

科学理论不是大伙提到一个名词,就眼巴巴的等,然后莫名兴奋的就得到了验证。哪里有这么便宜的科学理论,还得附加数学模型分析,并提出检验方式方法的!

前段时间,某著名民科代表郭英森同学在上综艺节目时,论述自己长生不老药之时,顺口说了一句“引力波”。莫名其妙的媒体就躁动的认为他发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预言的,又被美国LIGO耗费16年,前后花费超过5.6亿美刀验证的宇宙中绝妙琴弦之舞。本猫现在仍旧为媒体的逻辑目瞪口呆,对啊,要是这么搞就来诺奖了,大家不应该更关心他的长生不老药永动机模型,同学们早得道升仙御剑飞行了,还用得着个废物“引力波”?

结语

《周易》也好,《易经》也罢;都是经典,大家绝对可以好好钻研钻研,我平时也爱写毛笔字时即兴挥毫几句,逼格顿时高绝。

但是,扯淡什么周易居然关联到万恶西方的未有实证的宇宙全息论,让典籍实在掉价,奉劝高人们,劝劝哪些扯西方大旗侮辱古文化的败家子,好自为之!


猫先生内涵科普


我查了一下“宇宙全息论”这个词条,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买的一本书《易学与科技》,在第五章《易学与后现代科学》中作者提出了“变维空间”的概念。作者说“它可以从易卦的几何解释引出。”

作者指出“八卦的每卦都是三爻,从下到上规定它们的顺序,犹如笛卡尔坐标的(x,y,z)数组,如果我们规定阳爻○为+a,阴爻●为-a,则八卦中每卦都是由a和-a表示的数组:

坤 ●●●(-a,-a,-a)

艮 ●●○(-a,-a,+a)

坎 ●○●(-a,+a,-a)

巽 ●○○(-a,+a,+a)

震 ○●●(+a,-a,-a)

离 ○●○(+a,-a,+a)

兑 ○○●(+a,+a,-a)

乾 ○○○(+a,+a,+a)

如果我们认为把阳爻(—)视为+a,阴爻(--)视为-a是可以的。那么八卦的每卦就代表着三维空间里的一个矢量位置,或者说代表三维空间里的一个确定的点。这八个点分布在八个象限,形成一个立方点阵。

一般的说,由n爻组成的易卦可以视为n维空间的点阵,n是空间的维数。

n=1是两仪,可视为一维空间直线点阵。

n=2是四象,可视为二维空间四方点阵。

n=3是八卦,可视为三维空间立方点阵。

n=4是十六卦,四维空间的四方点阵。

n=5是三十二卦,五维空间的五方点阵。

n=6是六十四卦,六维空间的六方点陈。

随着爻数n的增长,易卦的空间维数继续增高。”

作者还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易卦衍生次序对应着空间维数的增加”指出“易图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变维序列,从太极的零维变而为两仪的二维,进而再变为三维、四维、五维、六维……”

作者还把易图的这种维数称为“状态维数”,“因为它表示的是关于状态的一种度量。”

再从《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的作者提出的“太极序列”,并指出“太极序列可归纳太阳系内许多事物的天地生人网络的有序性特征,它是立足于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宇宙的最为基本组成的理论信念的网络观。目前已有资料说明,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有较大可能在宇宙中发现广泛存在的以太极序列为代表的有序性。”

从这些看,也是可以通过《易经》描述全息论的。




挂在明堂射古今


易经源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源于十月历。十月历源于结绳记事。总而言之,被称为宇宙魔方的河图洛书,是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认识之后的抽象与模拟,它就是像建筑图纸一样的存在。只是,河图洛书包含是宇宙中的一切时空和事物,称之为全息论一点也不为过。

要想理解全息概念,首先要像建筑师一样,学会看图。

把河图洛书从平面上复原成立体模型。

第一步要认识和理解古人所谓的六合。从九宫格到六合,就是建筑图纸的平面到到立体。

我国古人把六合作为宇宙时空模型是一个极为智慧的创举。

看上图,在三维坐标轴中,如果把全是正数组成的象限看作是乾卦的话,那么全是负数组成的象限就是坤卦,必定会牵扯出,两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组成的三个象限,和两个负数跟一个正数组成的三个象限,总共也是八个象限。我们都知道了,三维坐标轴中表示任意一个点都需要三个数字来决定点的位置。这就是八卦三爻的科学原理。我们也知道整个宇宙世界一直在做着永不停歇的运动。那么,我们描述一个事物和一件事情的时候,至少要有两个点才能表达完整。有始有终,就必须知道两个点两组共6个数字,这就是六十四卦六爻的来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古人把宇宙万物抽象出来道理再模拟的过程。

道生一就是把无极的宇宙简单的比作一条直线,而把自我认识比作直线上的一个线段,“我”就把太极分成了两条射线(一生二),无穷无尽的宇宙到“我”就有了极限(无极生太极)。

古诗“山登绝顶我为峰”,以我为界上是天边,下则是地界,所以有“开天辟地成两仪”。

再加上自身,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延伸开来我们每个人每种事物都是这条直线上的一个线段,所以叫三生万物。这就是一维世界的认识。

阴阳理论 两仪生四象的二维世界

这里的两仪,同时也包含现代哲学里所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方位有“我”就有了远近;时间有“我”就有了先后;伦理上有“我”就能判断祖先和后代。这就是阴阳理论。

两仪生四象则是人类对二维世界的认识,五代表自身处于四象之中。

“万变不离其中”,从一维世界的“三”到二维世界的“五”都是自我认识的极限之“内”。

极限之“外”,“四”让一维世界演变成了二维,“六”让二维世界演变到三维。

六合表述的三维世界

六是人类对三维世界的认识,六合既包含了除了人类之外的万事万物。

三维世界到“七”又重新回到自我,达到极限。

古人所谓的天数其实应该叫极限数,地数应该叫底线数。

比如一维世界:底线数是2,现代哲学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也必须有两个方面;极限数是3,除了好坏两个方面,还可以存在不好不坏折中的“中庸”之道,世事所有选择都不外乎这三种方案。

至于5为啥是二维世界的极限?咱们可以几何中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来解释。无论是前后左右,或者是上下左右,吾(五)都是这个中心。

三生万物在三维世界可以理解为只需用三个坐标轴就可以描绘万事万物的形体。所以事不过三的说法,就是用现代科学来理解也是对的。


易经是研究宇宙中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秩序的科学,绝对是一套全息理论。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就看你如何解读。


北京风雷


这个问题蛮深奥的!

易字拆开,上为日,为阳;下为月,为阴!易为阴阳!

易通移,易为变!

所以《易经》主要是讲变化的经典奇书。

《周易》是《易经》中的其中一本书,也是《易经》唯一传下来的一本书!其他两本《连山易》,《归藏易》失传了!

三部易经合并,才是真的包罗万象!

可以说当初伏羲圣人推演先天八卦,和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都是在研究宇宙万事万物的联系。

他们的总纲都是阴阳变化。

研究阴阳变化,造就了不同的领域圣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是以易经为楷模研究出来的!

有的研究出了以占卜为主的预测学,伏羲为先导,周文王为代表;

有的研究出了以观天地表象为主的自然学科,编撰了历法。

有的研究出了自然大道,李聃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陈抟根据道德经研究出太极原理。

有的研究出了治国安邦的道理,如管仲,韩非等。

有的以军事谋略为主!如孙子,孙膑的兵法。孙膑的师尊鬼谷子更是阴阳高手!可以通过阴阳变化洞悉世间万事万物!

从表面的文字意义来看,易经似乎是预测学著作!

但是,《周易》这部奇书,并非是专门算卦占卜的。这部书还教导人如何审时度势为人处事,教导上位者如何审时度势治理国家。

书中都有恰当的比喻,影射!不同人读之感觉不一样。

所以,即可以说它是宇宙全息理论;也可以说是济世度人的宝典;也可以说是大家都可以遵守的处事法则。

甚至可以说易经是人类文明启蒙的第一部教科书!

易经的二位进制还是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呵呵!


玄天护道尊者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的总称,其主要理论部分就是易经了,易经是中国古代阐述天地世间万物的古老经典,是一本哲学书,其中还有两本《连山》和《归藏》也是周易当中的一部分,在古代被和称为三部易书,但是到了近代,这两本书已经失传了。世间流传最广的就是易经了,据说易经当中蕴含着大道之本源,俗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代普遍认为道就是万物的根基,在那个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时代,道就是宇宙本源!


现今这个世界,是一个以科技为主流的时代。大部分人已经开始不承认周易当中的理论了,认为道本身就是一种荒谬,我个人认为中国传承了5000年的文化,应该不至于那么落后,听我们村里的老人说,只有心灵纯粹的人才能参透道的真理,我只能说看不懂,听不懂。可能是现在社会上面的人心太过于复杂了吧,所以才无法参透《易经》当中的内容。如果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的话,我感觉并不确切,《周易》如果是人类的产物,那样还不足以去讨论宇宙,再玄幻一点,如果《周易》真的是天书的话,那么它可能真的可以洞察整个宇宙。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总结:就好比如说《河图》《洛书》还有《奇门遁甲》包括《易经》在内,这些书籍都富有非常浓厚的神秘色彩,它们之所以不被人类所认可,正是因为其内容已经超越了现在人类的认知,人类无法用常规的科学手段去解释它,所以也就无法应用了,但是我个人感觉,正是因为这些书籍的深奥,所以才富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哪天真的有人能够参透其中的奥妙,我感觉这些神秘的面纱也将慢慢被揭开。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仅当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半仙儿


宇宙全息论,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周易》的全部为:

1、天人合一论。

2、太极阴阳论。

3、五行关系论。

4、时空统一论。

5、宇宙全息论。

6、穷通分合论。



看风卷残云


周易是一部上天下地中人,又四方八面全方位的预测奇书。上天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万象。地下有金木水火土,十天干,十二地支,相生相克,六冲六害,三合六合,三刑三会。人中有八字配六亲,一年一流年,十年一大运,八字配财官印绶,比肩劫财,食神偏印,伤官偏官。在周易书中不论你全家有几口人,男几口女几口都能一一测出来,连生死都能测出。所以周易一书是上通天,下知地,中测人的一部奇书。


李生宝938


笔者认为:《周易》就是一本研究宇宙全息论的著作。

什么是宇宙全息论呢?

全息思想由来已久,但以前并没有人提出“宇宙全息论”这一新概念。此概念由当代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Joseph Bohm)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一书中提及,由诺贝尔得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G·霍夫特于1993年正式提出,并得到了雷纳德·萨斯金的进一步阐述。

其主要学术思想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

2、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

3、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

4、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周易》的研究对象及学术思想

周易的起源与兴起,在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并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时,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与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早在远古时代,燧(sui)人氏仰观斗枢,以定天极四方之位。先人(伏羲)则之,以画先天八卦。文王,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而作后天八卦。卦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八卦图告诉人们关于宇宙自然中的理、象、数。对《易经》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专论阴阳八卦。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   《周易》内容十分丰富,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笔者以《周易》占卜之术,略举三例真实事例,来说明它具有“全息性”:

1、 八字算命。某求测者找我预测,其八字是丁丑(年柱)、丁未(月柱)、庚戌(日柱)、癸未(时柱),我断其家祖坟必然动过,求测者甚是惊讶地说:这你也知道!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可惊讶的,我只是运用了古人在八字预测上的一些正确原理而已。但此事例说明了事物之间是有关联性的,是可以通过某一特定时间推导出某一特定空间的事物存在形式,即由A知B,或由局部推知整体。

2、 奇门遁甲。一求测者向我问事,我根据其问事时间便起一局,并根据其落坐方位,求测者尚未开口,我便道出其想问之事,来人非常叹服!奇门遁甲是集合时、空各大要素(天、地、人、神及时间),来推测某一特定事物的存在形式,即从整体看局部。

3、 风水。我曾经看过一位著名艺人的祖坟风水,我断其排行老二,但同路人说是老大,于是同路人找到该艺人的近亲一问,果然是老二。风水研究的是隐形气(能量)场对人、事、物的关联性,即特定的风水气场影响着人的富贵贫贱及夭寿,也就是隐形的能量场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影响。    世界是一张全息图,如果你问别人物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很可能告诉你是“ 物质和意识(能量、精神)”。物质为“阳”,“意识(能量、精神)”为阴。

《周易》以其特有的阴阳对立、统一、互根及万物皆阴阳理论,所揭示的正是宇宙的全息理论。(完)

我是易道贞子,旨在“求索易道正源,传承往圣绝学”。您有何见解,我洗耳恭听,跪求指教。


易道贞子


“《周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的炉火,皆可授《易》以为说”(摘自《四库全书》)。所以,是一部神圣的无所不包的万世经典。历代科学发明,包括潜水艇,轰炸机,计算机,声,光,化,电,以至量子等等,都可纳入《周易》之中解释。大至宇宙万物,小至分子,粒子,量子……以至预测未来,都概括在《周易》这个系统中。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以及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进一步指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等等,也概括在《易》中。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也是这样:宇宙中任何局部理论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在宇宙全息统一的整体中,各个子系统与母系统,母系统与宇宙间是全息对应关系,在物质,时空,能量,信息,精神等宇宙要素中,其对应程度很高。这样看来,《周易》是宇宙全息论的鼻祖。须继续发扬,解释现在,发展未来……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周易》作为古代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並存又互相渗透结合的信息转換系统和一种抽象的古代“计算机”以及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未来学”著作等观点――宇宙全息论,其奥秘值得继续探索!

以上是个人的一个心得,供参考。请雅正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