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如何做出“武则天称帝”的预言的?


诸葛亮就是把经历都花在了预言上,所以才在54岁的时候,就给累死了。据说当时的诸葛亮曾经写了一本著名的预言书籍,叫做《马前课》。这里面就预言了李唐王朝的兴起,包括武则天称帝的事情。

《马前课》第四课,预言李唐王朝和武则天的兴起。

在第四课中,诸葛亮写道: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这乍一看,什么都不是,就在那儿瞎说。可是后人的想象力十分伟大啊,能够将这本书活生生地跟后世连接在一起。

比如说第一句十八男儿,就是十八子的意思,十八子岂不就是李姓吗?李唐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渊,就是被隋炀帝封在了太原,称为唐国公。所以第二句起于太原,就是说一个姓李的人在太原起兵夺取天下,所预言的就是李唐王朝的兴起。

那么后面的呢?动则得解,日月丽天。武则天自己发明了一个字,叫做瞾。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称了武瞾,意思就是万象更新的意思。这跟卦词中的日月丽天其实是一样的,瞾字岂不就是日月丽天吗?

所以很多人说,诸葛亮预言了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事情,实在是太厉害了。真的是为难诸葛亮了,又要治国,又要打仗,还要预言未来的事情。这样不早逝才奇怪。

《马前课》的确为诸葛亮所作,准确程度令人发指。

这本预言书是和唐朝的《推背图》齐名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大名大家应该也是有所耳闻。能够成为唐朝著名的预言家,他们要是没点真本事,还真说不通。

诸葛亮出现在大家视线中,一直都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现在军事家好像被很多自以为是的专家们给拱掉了,总之就是很少有人提及诸葛亮还是一名优秀的预言家。

预言家这层身份实在是太神秘了,就算是真的有预言家,那么历代当权者也绝对不容许这种事情能够被普通老百姓所发现。所以对于诸葛亮是预言家这种事情,历代封建王朝宣传的并不多。

这也难怪,因为诸葛亮的预言实在是神准,而且浅显易懂,老百姓一看就能知道这讲的什么意思。比如说第一课中: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所指的就是诸葛亮本人是无力回天了,蜀汉政权迟早要被曹魏灭掉。

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这个意思就更明显了,西晋开国者司马炎就是火上有火,他取代了曹魏占领了中土。但是这个时候江东还没有被灭掉,所以称名不正。

这本书一共有14课,几乎将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大事件都给预言清楚了。这就比较可怕了,难道诸葛亮真的有神通吗?我也说不清楚。

诸葛亮的确发明了一种占卜的技法,但是《马前课》的十四课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

诸葛亮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而且他从小研习《周易》,所以对占卜之说自然是了如指掌。占卜这门学问,那是很难学会的。因为光看书是不管用的,还需要有老师亲自教你才行。

所以现在虽然《易经》之类的书流传甚广,可惜老师并不多。所以现代人想要学习《易经》那是不容易的,而学会的人,似乎都能成为一代大师。

诸葛亮显然就是学会了这行,所以他会占卜是不假的。他不仅会占卜,而且自己发明了一套占卜的方法,这套占卜方法,其实就是《马前课》。但是这套方法,只有行内人才能看得懂,我们这些门外汉只能呵呵了。

于是乎,有这么一种可能,后人将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编纂在一起,成为了现代版本的《马前课》。所以我们看现在的这本书,所预言的事情实在是太逼真,简直跟假的一样。

而且从预言中可以看得出已经预言到了清末的事情,所以这本《马前课》极有可能是民国时期某些人借用诸葛亮的威名,刻意将这些历史事件附会到这本书当中去了。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值得每个人的尊敬。

为什么不附会其他人,偏偏要附会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的名气大。在民间,诸葛亮简直成了神的化身,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那个人。

而且他忠心为国的精神,流传千古,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推崇的。所以他的名声一直都很响亮,再加上他曾经学习过占卜之术,所以自然是更好利用了。

诸葛亮27岁出山,为了蜀汉奋斗了27年,虽然没能够为蜀汉一统天下,但是诸葛亮的这份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傻,而是因为诸葛亮忠心。即使这件事很困难,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可以成功,但是你要是不放弃的话,或许还能成功。可是从一开始就放弃的话,那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江湖小晓生


最近诸葛卧龙先生真的很忙,不是预言李渊称帝,就是预言武则天称帝,甚至还预言出满人入关和日军侵华。

既然卧龙先生这么厉害,为啥就没预言出自己一定死在五丈原呢?夷陵之败咋就没预算准确,街停失守也没算明白,黄皓乱政也没算对,邓艾险道偷袭成都,诸葛丞相依旧没算出来。眼前的事情他都算不准,你让他预测几百年或几千年后的事情,这个黑锅诸葛丞相真的不想背。

我看现在很多人胡诌八扯,凡是历史上有点道行的人物,比如诸葛亮、袁天罡、刘伯温等等,在这些人口中都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甚至于快接近穿越小说了。一些已经被近代或者现代修改了N次的古代书籍,例如《马前课》、《奇门遁甲》、《推背图》、《菜根谭》、《烧饼歌》等等都成了一些奇葩专家的研究对象,硬生生扯出一套怪力乱神的逻辑。将一些近代史上发生的故事,生搬硬套到这些古代著作上。

我在此不得不吐槽吐槽这些所谓的专家,你把清朝或者明朝,甚至民国已经发生的事情,套到这些古代著作上,这不算本事。因为这些事情都曾发生过,随你怎么说。你应该把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借助这些书籍来推算一下。比如你推算推算2020年3.8号会发生什么,或者下一期的双色球头奖是什么,就算推测不出头等奖,你推测个二等奖也行。然后你刊登出来,让大家都记住这一天,看看跟你从古籍中找出的预言是不是一样,会不会成真。要真跟您从书上发现的一样,这才是您的能耐,那么您比诸葛亮他们还厉害。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未来,玛雅文明预测2012地球毁灭,不也没发生吗,现在的科学都无法推理未来,他诸葛亮总不能比科学还科学吧。

所以,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一事,纯属胡扯,鉴定完毕!!!


大狮


神机妙算诸葛亮可以预言出几百年后的大事,有书君一点都不惊讶,更何况这诸葛先生也不是管别人家闲事,而是关心自己家亲戚的事情呢?

有书君先给大家安利一下,诸葛亮与武则天的关系。

2015年的5月,在西安发现了一个等级很高的墓葬,这墓葬的主人就是诸葛芬,不用问这位墓主人与诸葛亮同属一个家族。

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武士逸的妻子,而武士逸则是武则天的伯父。

绕了这么一大圈,有书君就想表达一个意思,这诸葛先生还是对家族很有责任心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家族未来事情都算到了。

言归正传,这诸葛先生怎么会对未来几百年的事都推算得那么清楚呢?您是不是很怀疑,那我们就一同去诸葛先生的茅舍瞅瞅吧!

据说,诸葛亮之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因为他师从多人,而且从每位师傅的身上都学到了很多的真本事。

比如他的师傅也就是他的岳父黄承彦,从他那里学到了天机图与八卦术;另一个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在这位师傅那学会了纵横之术与军事策略。

为了报答老师们的教诲,诸葛亮决定给天下占卜,这就是著名的《马前课》,书名是诸葛亮在出兵之前在马前占卜而得,此书一共为十四课,有关武氏成为女皇的一课,在本书的第四课。

在第四课中,也就是讲唐朝的历史是这样说的:“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有书君一时不得其解,于是翻阅了一下字典和相关历史书籍,得到这样的解答:

“十八男子”:为大唐的国姓“李”,这个无需过多解释,因为叙述很清楚。

“起于太原”:晋阳起兵,是指隋末时期太原留守李渊父子,起兵反隋的著名历史事件,当时的晋阳就是太原。

“动则得解”:指的是李渊因与炀帝杨广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但当时已有谣传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炀帝对他很忌讳。

太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必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势力消灭。形势逼人只有动,才可以解自身之困,所以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劝说下冒险起兵,而结果正如诸葛亮预测的,动~果真解危。

“日月丽天”:这句话的字面是指太阳、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日月同辉一向被视为祥瑞之象。

有书君对此大胆作出推测: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唐朝盛事时,两圣同时临朝,社会繁荣、政治廉明;而另一方面,就是则天皇帝给自己创造出的字“曌”,也就暗示出唯一的女皇横空出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或许真有天命玄机,或许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神奇的预言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有幸能够品读这些历史故事,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前世是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武王建立了周朝。

当初文王求贤,遇到了渭水河畔直饵垂钓的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出处)。二人通过交谈,彼此欣赏,相见恨晚。

文王诚邀姜出山辅佐,并背其下山走了800步,姜子牙答应保周朝800年。当然这都是胡扯,无非说明姜子牙是个牛人罢了。

500年后,姜子牙转世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



二人师满下山同侍魏国,由于孙膑比庞涓聪明,庞涓嫉妒师哥的才能,于是诬陷孙膑通敌被庞涓施于膑刑(挖掉膝盖)。

后孙膑死里逃生投奔齐国,于是开始了复仇计划。由于孙膑腿瘸,打仗只能坐四轮车。最后孙膑在马陵道射杀庞涓报仇雪恨。



又过了500年后,孙膑转世诸葛亮,你看诸葛亮也是腿脚不好,打仗也是坐个四轮车让士兵推着。(以上皆为民间传说,不可当真)。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为蜀国的建立,以及辅佐刘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世人赞其曰:“功定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天下有其一”

诸葛亮在战争空暇时写了一本专著――《马前课》。此书和唐朝袁天罡、李淳风合著的《推背图》、明朝刘伯温的专著《烧饼歌》,一同被堪舆界视为三大奇书。

诸葛亮为什么把专著起名为《马前课》呢?

原来古代每逢行军打仗之前,都要焚香占卜一卦吉凶。诸葛亮就是用这种形式,讲述了自三国时期至“大同”社会的各和个历史时期的卦象,共有十四课。



诸葛亮在第四课预言了大唐的建立,同时预测出了武则天称帝

【第四课: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大唐的建立和武则天称帝的事情。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说的是李渊太原起兵建立大唐的事。

“十八子”乃“李”字,这里指的是李渊。

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杨广的老爸杨坚是李渊的姨父)杨广当政时,封李渊为太原留守。

杨广东巡时曾在太原建了一座行宫——晋阳宫,杨广东巡后在晋阳宫留下了两名妃子,由裴寂专门负责看管。(晋阳宫监)



当时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也随父一起镇守太原,李世民早就劝父亲乘隋朝大乱夺取江山。但李渊念及和杨广有亲戚关系,所以迟迟不肯起兵反隋。

有一天,李世民求计于好朋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刘文静为李世民献上了一条妙计,那就是逼李渊造反。

刘文静的计谋是:让李世民找来晋阳宫监裴寂,作通裴的思想工作,让他出面贿赂宫里的二妃,让二妃色诱李渊。

李渊事前被刘文静等人灌醉,然后把醉醺醺的李渊送进晋阳宫。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李渊失去理智和杨广的二位妃子睡了。

再然后裴寂假装撞破李渊和二妃的场景。说,“你敢睡皇上的妃子,你死定了。”



李渊说你放过我吧,裴寂假装不行。

此时刘文静出场了,他对李渊说:你触犯了隋朝法律,反正逃不过一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造反搏一搏,成功就不用死了,兴许还能当皇帝!

在刘文静和裴寂一唱一和软硬逼迫下,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当然真实历史不是这样,这也是民间传说罢了,真实历史是杨广昏庸无道,奸臣当道,李渊被迫造反。

在历史上有两个幸运的皇帝,一个是兵不血刃当上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另一个就是仅用一年造反时间就当上皇帝的李渊。

隋朝灭亡后,李渊建立了唐朝。

【动则得解,日月丽天】说的就是武则天称帝的事。

武则天是“三世代唐的人”,也就是在李世民、李治死后,她夺了儿子们的江山,武则天一共当了15年的皇帝。最后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氏后人。



武则天称帝前为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曰:武曌,(武则天乳名武照,“曌”与“照”同音)武则天改名是为了图个吉利,寓意新人新事新气象。

“曌”是武则天称帝前造的一个字,含义是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亲们来看“曌”字,不就是“日月丽天”呢?

当然,诸葛亮的《马前课》是不是真的那么灵验,大家不必当真,世上哪有能看破未来的人呢?不过是后人附会的故事罢了。


秉烛读春秋


你说的是《马前课》吧。

据说诸葛亮行军打仗,闲来无事,骑在马上就随手推算一下将来的事。

然后他写成了一本书《马前课》

神神叨叨预言了许多事。

他先说自己所在蜀汉的命运: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所谓八千女鬼就是魏了,以魏代汉。

说到唐朝就是: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这十八男儿自然是姓李了,从太原起兵,

所谓日月丽天,大概就是指的二圣临朝了。

就是这么预言的。

这当然是瞎扯蛋。

诸葛亮有这本事,他干嘛投刘备,投曹操不就行了吗,这才是正根。

不对,他应该投司马懿啊,这才是老大。

什么隆中对,那不是骗人家刘备吗?

这些什么马前课、还有推背图、还有什么烧饼歌。

都是写出来骗傻子的。

后面的人站在上帝视角用狗屁不通的话编两句,然后通过牵强附会来骗人。

看看,诸葛亮牛逼吗?

看看,刘伯温神通吧?

看看,李淳风厉害吧?

这种把戏就是“把高尔夫球的落下的地方说成打球人的目的”

或者叫打哪儿指哪儿。

怎么能不准?

编这种书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用来煽动别人跟他一起闹事。

看看前面的事都说准了,后面的事也会准,就该我了,快跟我干吧。

中国历史从大泽乡的狐狸叫开始,这把戏就玩了两千年了。

不新鲜。

要么就是骗钱。

反正这个世界上傻瓜多得是,总有人信这玩意。


锦翼


历史上的诸葛是一名诸侯割据国的丞相,至于说军事家,阴阳家,这个真有待商榷。

讲个题外小故事:南北朝著《文心雕龙》的刘勰,古代搞文学的几乎没有不读他的《文心雕龙》,这本书等于是中国古代最高文法的境界。他本身是寺庙长大的,当他欲成名的时候,作了一篇文章,带着这篇文章拜访当时的大文豪沈约,请求指教推荐。沈约把他的文章瞄了一眼,放在旁边说:年轻人,还早呢,慢慢来。刘勰这下受到相当大的打击,但他非常的聪明,懂得沈约的心思,一声不响的回去了。过了半年,他又把原来的文章稍微变动一下,然后又再送给沈约,找了个理由,说这是一位古代大文豪绝世的稿子,被自己找到了,请沈约批评。沈约立马接过来阅读,一字一叹,大为叫好。等沈约读完,赞美半天,刘勰才说,这就是半年前送来请求您批评,您说不好的那篇文章,这还是我作的那篇文章。

古人当其道不能行的时候,往往和刘勰一样,假托他当时的古人,再不然,就变成秘本、无名氏的著作,越是秘本就越易流行,这就是人八卦心理。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必须让他进一步神化,关羽变关候,不过瘾变关公,再不行关神,不成神都不行。普普通通一个神就这样变成神了(尴尬)

其次关于《马前课》,据一位高人说:传的邪乎,和《大六壬》、《奇门遁甲》比是个皮毛,还没入“骨”。至说推测百年后的事,诸葛亮被过度的夸大。


君逸的Vlog


不要用这种方式来神化诸葛亮了。觉得古人有一种神秘的方式,可以知晓过去未来,这种思路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偷懒的想法。

诸葛亮,非常亮,精通周易,通晓千年,却不知道己将亡。

诸葛亮如果那么神,为什么不算算对手什么时候比较虚弱,可以被自己干掉,完成刘皇叔交给他的大任呢?连眼前的事情都顾不得,哪有什么精力,更哪有什么本事去计算千年之后的事情啊。诸葛亮又不是白娘子,动不动来个千年等一回。

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充满了偶然性,尤其是在细节上,并没有必然的道理。比如说,武则天选择了李治,以至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武则天才有机会做女皇。可如果李世民当初没有选择李治做为太子呢?要知道李世民的儿子可不少。前一个太子就被他玩坏了。

按照中国历史上皇帝们普遍寿命不长的特征,出现像武则天这样的女主,简直是太正常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位太后都曾经把持过皇权。但是像武则天这样直接称帝的,还是很少见的。

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思想上还是相当保守的。你看他拼尽一生,只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吗?其实他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心目中的大汉王朝正统吧。这样的人应该很难容忍一个女子去当皇帝。假如他真的算到了,应该快把自己吓死了吧?。


松鼠老孙


在中国随便找个人出来问问,谁是中国最聪明的人?答案肯定是诸葛亮。

作为“多智近妖”的智慧化身,在中国人的心里,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是个代表智慧的神。



民间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很多,甚至出现了很多关于他的谚语和歇后语,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事后诸葛亮”等等,都是突出他的智慧。

诸葛亮也是中国著名的预言家之一,他和姜子牙,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预言体系。

传说诸葛亮所著的《马前课》更是一部洞穿历史风云,能知晓未来,破解阴阳的神秘著作。

最神奇的是,历来预言家对自己的命运不会做出预言,而诸葛亮可是在《马前课》的第一课就解释了自己的宿命。

我们且看一下第一课是怎么说的。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自己命运和蜀汉命运的预言,他早已算出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逆天而行,上不负刘备三顾之情,下不负白帝城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宿命。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说的是诸葛亮一生六次北伐,力图恢复中原。可是人不能逆天,在第六次北伐时,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信任奸人,特别是宦官黄皓之流当道,黄皓是个阉人,故称"阴居阳拂”。

“八千女鬼”指的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代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此时的司马昭还是名义上的魏臣,"八千女鬼”和起来就是一个"魏”字,指明了蜀汉亡于曹魏政权之手。

在《马前课》中,诸葛亮对四百年后的大唐五朝的命运也进行了预测。

《马前课》第四课说:“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就是预言隋朝末年,李渊太原起兵,夺取隋朝天下的事。

公元617年,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乘隋朝国运将终,天下大乱之机,在太原起兵,争夺天下。

"十八男儿”加起来就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从太原起兵。

李渊对隋朝还是有点感情的,起初并没有打算起兵。但隋炀帝杨广听信了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的谣言,李渊不愿坐以待毙,所以一静不如一动,冒死起兵,终于"动则得解”,夺取了大隋的天下。


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继位后,重用贤臣,政治清廉,国泰民安,社会秩序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正做到了天下大治,史称为"贞观之治”。

"日月丽天”《易经》,原文是“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指的是老百姓祝愿李唐政权象日月悬挂在天空一样,万世不变。

同时"日月丽天”也可组成一个“曌”字,这是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一个汉字,只用来代指武则天本人。

曌字上半截是明字,即日月,下半截是空字,即天,含义为日月当空。


(武则天剧照)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半仙”,而是一个普通人。

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免强算是军事家,但绝对不是半仙,也不会掐指算命。因为他的忠诚。他的智慧和他的清正廉明,让他的故事被民间神话了。

《马前课》这本书,在三国时期的史料上都没有任何记载,诸葛亮在自己的其他著作中也没有提及,应该是后人伪作。后人假借著名前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并不少见,如《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或跟黄帝相关的人所作。

但不管怎样,也不会影响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仍然是智慧之神,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当然,今天的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解读这本《马前课》,确实觉得内容非常恐怖。至于这个东西可信度有多高,我不敢妄下断言。

如果《马前课》真是诸葛亮所做,确实有点恐怖,因为第一课他就预言了自己鞠躬尽瘁,以魏代蜀;最后更是预言了天下大同这样的终极社会形态。

不过按照我的理解,《马前课》也许并不是诸葛亮所做,也许只是哪个近代文人根据发生的历史附会而成的。至于那个大同社会,早在诸子百家时期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概念。


古今历史观文


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他连曹魏灭蜀汉都预测不出来!

民间传说中,诸葛村夫是通神的人物,准确预测了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诸葛村夫最厉害的预言书就是《马前课》,共有十四课,基本上是一本简约版的中国史书。

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诸葛亮预测了自己鞠躬尽瘁而死,还预测了蜀汉被曹魏灭亡的事情。“八千女鬼”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

诸葛亮知道自己会过劳死,还会不停加班?知道蜀汉最终灭亡,为啥不告诉子孙早点投降?

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

火上有火,说的就是司马炎,他能取代曹魏,并且灭掉“名不正言不顺”的东吴。

好厉害,还能预测司马炎的名字!

第三课,“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羊终马始。”

这一段讲的是五胡十六国两晋南北朝的事情,马年开始羊年结束,或者说是司马家开始,杨坚结束。

从司马炎到杨坚,总共300多年,石勒、苻坚、刘裕等都有机会一统中华,估计是编书的人只能背一背朝代歌,根本不知道这几个人。

第四课,“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十八男儿就是“李”字,李渊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建立隋朝,日月丽天,就是日月当空的“瞾”是武则天的名字。

两晋南北朝一句话不说,到了李世民和武则天又开始说了,说明作者实在是就知道点说唐之类的小说。

第五课,“五十年中,其数有八:小人道长,生灵荼毒。”

五十年中出现了8姓皇帝,这里是说的是五代十国故事,对五代十国的印象就两条“小人得志,老百姓遭殃”。

事实上,五代十国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作者的历史知识,估计又是从《残唐演义》里面学会的。

第六课,”惟天生水,顺天应人;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宋朝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水一朝“,宋朝的政策是”强干弱枝“,就是”刚中柔外“,所以最终被金朝灭亡。

宋朝灭亡后,宋徽宗被封为”天水郡王“。宋史也说“天水,国之姓望也。”

第七课,”一元复始,以刚处中;五五相传,尔西我东。“

一元复始就是元朝建立,元朝以刚猛方式治理中原,共传了是个皇帝最终灭亡。

第八课,”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叶。“

日月丽天再次出现,这次是明朝,色赤则代表明朝国姓“朱”,明朝共传了16个皇帝。

第九课,“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水月有主就是“清”古月就是“胡”,清朝胡人当皇帝,传了十个皇帝最终灭亡。

这次算说对了,比现在某些人非要说清朝十一个或者十二个的强太多了。

第十课,“豕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

猪后面牛前面,这就是辛亥年清朝灭亡的事情。

至于最后面四课,咱就不解释了,因为不能解释。

但从《马前课》前面十课的的语言以及描述的事情来看,马前课的作者绝对是一个粗通历史不同文学的瘪三,根本不可能是诸葛亮这样的文学大家。

《马前课》的作者,基本的知识水平就是能背下来朝代歌,看过基本老掉牙的历史演义小说。这样的腐朽知识分子,民国多的是,现在更多,写着一本书并不难。

如果目前的考古发现中,从未出现过类似于《马前课》《推背图》等文献,这些东西,绝不可能在民国以前出现,甚至有可能是1949年以后编出来的。

马前课这种毒垃圾,早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剔除出去了。如果任由这些瘪三编故事,传谣言,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蜀国人谯周,其实才是真正的预言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最流行的预言,最早由谯周和杜琼研究

周因问曰:“昔周微君以为当涂高者魏也,其义何也?”琼答曰:“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又问周曰:“宁复有所怪邪?”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官尽言曹,使言属曹,殆天意也。“

杜琼认为曹魏必然取代蜀汉,并且从官职名字中得出。经过谯周这些舆论领袖之口,传遍整个蜀汉。

不仅如此,刘备和刘禅的名字,也正应了蜀汉被曹魏灭亡的预言。谯周这样说:

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

不仅如此,谯周还预言了司马昭之死,

咸熙二年夏,巴郡文立从洛阳还蜀,过见周。周语次,因书版示立日:“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果崩……

谯周预言司马昭之死,是从与文立的谈话中了解到情况得出的,准确的说,这是推论。

不仅能预言司马昭之死,还预言了自己的死亡。

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周别。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疑周以术知之,假此而言也气

在中国谶语的发展历史上,诸葛亮实在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人。更何况,诸葛亮本人对谶语十分反感,更不可能自己造谶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