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1964年的廠甸廟會,人山人海,路兩側是風車攤和空竹攤。

總有人說,年味兒越來越

回想我們過年的時候都在幹什麼:除了闔家團圓,走親訪友,狂吃增肥,麻將牌九之外,有賴床補覺的,有出門旅行的,當然也有出門逛廟會的。

過年逛廟會是傳統。老人喜歡雙簧、相聲、數來寶,小孩兒喜歡糖人、糖葫蘆、馬蹄糕,大人們則是喜歡爆肚、炸灌腸、糖耳朵……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廠甸廟會上的小食攤前。

逛著吃著聽著看著,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彷彿回到了小時候拉著父母的手逛廟會的日子。

北京廟會怎麼來的?舊京春節廟會哪個最熱鬧?今天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老北京廟會怎麼來的?

廟會,顧名思義,自然和寺廟有關,嚴格來說,咱們春節時逛的都是廟市

據《舊都文物略》載:“廟市俗稱廟會。舊京廟宇櫛比,設市者居其半數。”

老北京“五步一寺十步一廟”,廟會自然也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單說春節期間,就有廠甸、白雲觀、曹老公觀、大鐘寺、隆福寺、護國寺、土地廟、花市等不下十處。但不論是哪一處,開廟之時,都是“遊人坌集,士女如雲

”。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廟會盛況。

過去的寺廟跟現在不一樣,不是旅遊景點,也不是文保單位,大多有產業,廟前有空場,廟後有耕地。每到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寺廟人群集聚,上完香不免要喝口水,吃口飯,廟前有人又有地方,小商小販看中這一點,趁此來擺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市場,是為廟市。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牌樓外廟市。

隨著廟會的規模越來越大,來擺攤的就不只是小攤小販,那些有店面的大店也會趁廟會的日子去各大寺廟出攤。慢慢地,一些撂地藝人也來湊熱鬧,比如中幡、摔跤、雜技、評書……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廟會上賣風車的小攤。

廟會上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寺廟也要管理,於是很多大的寺廟便開始規定廟會的日子

《帝京歲時紀勝》中就有記載:“都門廟市,朔望則東嶽廟、北藥王廟,逢三則宣武門外之都土地廟,逢四則崇文門外之花市,七、八則西城之大隆善護國寺,九、十則東城之大隆福寺,俱陳設甚夥。”

如此看來,當時只有每旬的二、五、六沒有廟會了。後來白塔寺廟會又補上了五、六的空缺,隆福寺除九、十有市之外,又增添了一、二。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就這樣,北京的“五大廟市”填滿了月份牌,一年365天,天天有廟會


老北京春節哪個廟會最熱鬧?

如今,一提起春節廟會,很多人想到的或許是地壇廟會、龍潭廟會,或者是京郊的石景山遊樂園洋廟會……

而在過去,春節開廟的廟會不少,最有名的則是要數廠甸白雲觀,肖復興先生稱之為“上林盛舉”。

  • 廠甸廟會:京都市廟知多少,熱鬧開春第一場

廠甸就是現在的琉璃廠,同樣的地方,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叫法。琉璃廠是平常日子的叫法,是屬於讀書人的;而廠甸則是專指春節在琉璃廠舉辦的廟會,是屬於

所有人的。

既然是讀書人經常光顧的地方,廠甸廟會自然也帶有濃濃的“書卷氣”,是老北京廟會里有名的“文市”。

既然來逛廟會的什麼人都有,廠甸廟會自然有其“平民性”,想當年,海王村火神廟前的空場還在,南新華街一溜兒排開,賣吃食的,賣舊書的,賣古玩的,賣玩意兒的,賣風車的,練把式演雜耍的,踩高蹺唱京戲的……應有盡有。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廠甸廟會盛況。

可以說,在諸多廟會中,廠甸廟會的內容最為豐富,算得上雅俗共賞。

廠甸廟會始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但作為廟會而聞名京城,則是乾隆年間的事情了。當時琉璃廠地界有火神廟、呂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廟宇,元宵節期間附近又有燈市,自那時起,廠甸廟會就和北京普通百姓過年結下了不解之緣。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京都市廟知多少,熱鬧開春第一場。”在諸多春節廟會之中,廠甸廟會從來都是佔據頭把交椅的。老北京人,尤其是小孩子們,不逛逛廠甸,怎麼能叫過年?!

過年逛廟會,圖的就是熱鬧!在人山人海里前行,如果手上還能舉著一串兩米來長的大長糖葫蘆,糖葫蘆頂上還能再粘著一面小彩旗,那年味兒才算足!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 廠甸廟會,摩肩接踵,有舉著糖葫蘆的,也有舉著沙燕風箏的,左側最前方的糖葫蘆上還粘著小彩旗,圖源焦點訪談視頻截圖。

1963年,廠甸廟會持續了10天,遊人達450萬人次,想想當時整個北京市常住人口也就750萬人,可算是京城盛事了。

  • 白雲觀廟會:白雲觀裡會神仙,窩風橋下擲銅錢

自清入關起,白雲觀逐漸成為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清代京師第一道觀,聲名遠播。在京城大大小小的廟會中,白雲觀廟會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獨具特色了。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牌樓外,繁華的廟市。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裡會神仙,窩風橋下擲銅錢。

每至春節,前來燒香祈福的人絡繹不絕,排隊摸石猴拜太歲打金錢眼絕對是京城一景,隊伍都能排到馬路上去。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三猴不見面,鐵打白雲觀。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摸石猴的隊伍。

白雲觀是道教門庭,廟會自初一開始,初八“祭順星”,一直到十八晚上“會神仙”,十九當天“耍燕九”達到高潮並結束。

正月十九燕九節(即宴邱節)是邱處機誕辰。這一天,前來拈香隨喜,欲與神仙結善緣的香客終日不絕。也有人專門在這一天散錢布施,以求長生不老。民間花會藝人也來湊熱鬧,扭秧歌、踩高蹺、耍獅子、跑旱船……無所不有,因此也有“耍燕九”之稱。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白雲觀廟會盛況。

1987年,白雲觀廟會恢復,時間卻縮短到了五天,從初一到初五。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1987年白雲觀廟會入場券。

20年後的2007年,白雲觀廟會停辦。但是也不用太過惋惜,以前廟會上摸石猴、打錢眼等這些傳統民俗活動在如今白雲觀的春節期間也都具備,排隊的人依舊不在少數。

如今的廟會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原本處於主題地位的宗教祭祀,也就是寺廟逐漸式微,如今北京城裡像白雲觀這樣還有道士的寺廟也是寥寥無幾。而原本處於依附地位的商貿和娛樂功能則日益增。可以說,在寺廟裡舉辦廟會,已經不再適合如今的北京。​

寺廟舉辦廟會困難,但在一些地形開闊的公園裡,還是可行的。於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在多種力量的綜合作用下,廟會再次現身京城。在地壇、龍潭湖、大觀園、陶然亭等公園,能看到春節廟會。而這些廟會,嚴格來說算得上是廟市形式的春節遊園會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恢復後的廠甸廟會,民俗區曾搬到陶然亭公園裡。

進入21世紀,一些商業場所,如中關村、東安市場、隆福大廈、西單商業街等也都舉辦過廟會活動。

據統計,2011年僅春節期間的廟會就多達60餘場,12大廟會遊客近400萬人次。可見,廟會這種形式對北京的影響力。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2014年的地壇廟會,遊人如織。

如今的廟會,重視內容豐富的同時還追求特色。像廠甸的“文市”、地攤的“祭地”、大觀園的“紅樓”、龍潭湖的“冰雪”、石景山的洋廟會、朝陽國際風情節的國際範……

儘管依舊存在“同質化嚴重”“商業性突出”“經營粗放”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毫無疑問,廟會已成為當代北京不容忽視的文化經濟現象。

所以說,作為北京人,春節肯定是要逛廟會的,但是至於逛哪裡,怎麼逛,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

今年春節,北京的廟會從西城的琉璃廠、大觀園到東城的地壇、龍潭湖,再到海淀的鳳凰嶺、中華世紀壇,再到京郊的石景山、通州、平谷、延慶等不下十處,各有特色。

廠甸、白雲觀廟會 老北京春節“上林盛舉”

不知道您今年會去哪一個?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章

[1] 袁家方,《京味兒商文化空間研究》83頁-95頁

[2] 肖復興,《逛廠甸廟會》

[3] 央視焦點訪談節目,《兔年春節記憶之1963 又見廟會》

[4] 張勃,《寺廟與北京居民的休閒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