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长安城有众多坊,请问唐朝的长安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哪座城市的规模?

娱评乐影


一般说长安108坊加东西两市,当然这个不完全准确,长安坊数一直在108上下浮动。再说说规模,长安城曾经一度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占地面积一度达到84平方公里,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比巴格达城大6.2倍,不只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甚至在后世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即使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也只有当时长安城的0.7倍大。绝对的世界第一国际都市。

当然和现代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北京城市面积1400+平方公里,长安城的面积大约和现在的拉萨,驻马店,周口等城市的市区面积相当,这是从面积来看,从人口来看,就是和酒泉,中卫,锡林郭勒盟等人口较少城市差不多,毕竟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都不在一个量级上,这是古代和现代很大的差距。



收音机里听哑剧


类比现代城市的规模之前,先了解一下,长安城有多大?

上图为《长安十二时辰》的长安城平面图。

唐长安城基本就是隋朝大兴城(唐朝统治者有种坐收“渔翁之利”的好时机)。

唐朝建立以后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和扩建,而大兴城则是宇文恺设计的。宇文恺这人,如果放在现代,那就是天才城市规划师。

长安城在北周、东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之后,城区内早已破败不堪。城内供水排水严重不畅,造成恶臭满城,别说在此繁华享乐,就连生活都很困难。

自己家恶臭不断,你是皇帝你能忍吗?

当然不能!隋文帝也是这么想的。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以长安城“凋残日久”,在城东南龙首山创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名叫大兴城。

而设计者便是宇文恺,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并挖渠改善用水问题,此时的长安面积约84平方公里。

《隋书·高祖纪》: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此后,朝代更替,唐朝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修缮,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 东、西两市,一共108个坊里(有争议),按照不同身份,划分为甸、候、绥、要、荒五种社会阶层的住所。

《长安十二时辰》里,葛老所居住的地方是长安的地下城。

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7.27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

此时的长安日常活跃人口185万,流动人口51万。虽然人口不多,但各色人种各国人口均有,各种信仰交织其中,这也不难怪史学家们推测杨贵妃是混血儿了。

依照人口来类比现代城市无疑是不可行的,按照当时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中心的地位,唐朝的长安类似如今中国的上海。食物种类繁多,文明开放程度高,的确是穿越的最佳之地之一。


三观粉碎机


盛唐时期的长安城,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相比大了七倍,比巴格达城大了六倍多,比古罗马城大了四倍,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都城,此后世界上没有超过长安城面积的都城。(唐长安模拟图)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有多少里坊?

根据考古挖掘复原,唐长安城包含宫城、皇城和外郭,里坊全部集中在外郭城。长安外郭城面积74.6平方公里,是一个长方形的结构,被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划分为网格状对称城市布局,分割出来的一个个区域及其建筑群被称作“里坊”。最宽的是南北向的朱雀大街,宽150米左右,对称分布各五条街道,这10条街道大都60米左右的跨度,有二条最窄的街道25-35米。(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长安城的“里坊”有时会发生变动,因此后世有108、109、110坊之说。隋朝建设大兴城,建成后的布局是东西各55坊加一市,但建设中有一坊未建立,这就导致街(朱雀大街)西55坊加西市,街东54坊加东市,形成109坊加东西两市的格局;唐高宗时期,经过两次整改,形成东西各55坊加东西市的对称格局,形成110坊2市;唐玄宗时期,修建兴庆宫,占据了街东的一个里坊,因此又形成109坊2市的格局。此后长安里坊没有太大的变化。

唐朝长安相当于现在那座城市的规模?

唐朝长安的规模我认为有三个可以参照对比的数据,第一是长安城87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第二是100万左右的人口数量;第三是世界第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中国城市还没有,只能单项进行对比。

一、城区面积同等规模相等的城市

唐长安城面积87平方公里左右,现在与之相若的城市城区面积有几个候选城市。这是2017年城市城区建成面积排名表的部分,方便作为参照对比,如下图:(部分图)

和唐朝长安城面积相近城市面积的有三个:辽宁葫芦岛市87.3平方公里、湖北荆州市86.17平方公里、辽宁锦州市88.3平方公里。最最接近唐朝长安城面积的是辽宁葫芦岛市,但市区常住人口达不到。

二、人口数量同等规模的城市

目前中国人口数据年年更新,突破百万人口的城市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88个。如下图:(部分图表)

根据统计最接近100万人口的城市是河北张家口市,有100.1万人,其次是山东泰安市100.99万人。张家口城区面积99平方公里,超过了长安城,泰安城区面积则有154多平方公里

三、世界第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等城市

目前中国没有达到世界第一的城市!


穿越再现彼岸


没法相当。

古代首都对于朝廷的地位,是现在所有城市都无法达到的。因为古代封建王朝和现在咱们国家的制度完全不一样,所以现在的城市和古代城市不太好直接比较。

当然,非要比一比的话,咱们也可以试试。我们从人口和物质规模方面比较一下。

先说人口方面。

唐朝在玄宗开元到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之前最为鼎盛,当时的长安城真的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所在。关于唐朝的影视剧都再现了长安城的繁华盛世。

在古代城市都实行宵禁制度,夜晚禁止随意上街。在唐朝只有长安在某些特定节日可以让市民通宵玩乐,《长安十二时辰》就反映了这种华丽街景。

那是唐朝的盛世,当时人口总量据说在5000-6000万之间,也有其它说法比如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就认为有8000万。

长安的人口,历来都说超过了100万,有的说接近200万,但是具体数字也搞不清楚。

咱们暂且按照唐朝总人口5000万算,长安城人口100万来算的话,首都长安占全国人口规模是2%。

现在咱们中国人口是13-14亿左右,2%的话就是2600-2800万。目前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作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是2400万左右。看起来还有点接近。

不过唐朝长安城的人口仅仅指的是城区人口。而上海市的人口却不仅仅只是中心城区哦。

古代城市嘛,都是有城墙的。现在西安城墙依然保留,不过这已经不是唐朝的长安城了,而是明清的长安城。当然都差不多。

长安城区都是在这些城墙里面。

也就是说古代长安人口就是城墙里面的城市,人口就高达1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而北京、上海的人口不仅是中心城区,还有郊区。如果只算中心城区的话,北京、上海的人口总数都不到1000万,不到全国人口的1%。

所以按照这个规模来算,现在所有城市都达不到长安曾经的水平。

但是按照建成区面积来算人口的话,又是另一回事。

长安城的面积大概是100平方公里,也就是长宽各10公里左右。在这片区域内集中了超过100万人口。

古代长安城有100多个坊。大家可以把坊理解成现在的一个大型小区。

每个坊都有围墙,设有坊门,对外相对独立。这方面大家可以去读读森林鹿写的一本科普类书籍《唐朝穿越指南》,里面对长安的坊做了很详细的解读。

在这片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居住了100多万人口。

咱们看现在的上海。内环区域差不多也是100平方公里左右。在上海的内环线里面,主要是浦西的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等几个区,以及浦东的陆家嘴、张江等区域。

上海的内环线区域以内居住人口大概是300-400万人口,比起长安城的规模可是大多了。毕竟现在大都市都是高楼大厦,不像以前都是平房,人口密度不一样。

因此按照建成区面积来算人口,上海的内环以内,北京的三环以内人口都是大大超出了长安城。但是古代城市和现在城市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并没有完全可比性。


另外还要说说古代京城周围的驻军。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帝陛下需要军队保卫,所以古代京城往往集中了全国军队的精华。根据史料记载,长安城内专门保护皇帝的禁军就有数万人。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出现了众多的军队,比如姚汝能和崔器说你想从旅贲军升到右骁卫,无论是旅贲军,还是右骁卫,以及龙卫军,这些都是长安城中保护皇帝以及各大贵族的军队。

这还是长安城内的驻军。

城外还有很多驻军,按规定,城外的驻军没有命令不允许进入长安城内,以防犯上作乱。这些军队的总数大概在15-20万以上。占整个长安人口的10%以上。

现在咱们国家使用城市,包括首都北京,都没有这么多的驻军规模。

算起来,全世界驻军规模达到这个程度的,只有韩国首都汉城(首尔)和朝鲜首都平壤。因为汉城离38线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需要保持非常庞大的军队规模。不然万一发生战争,这首都肯定守不住。

除了军队,咱们还要看外来人口组成。

唐朝的长安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除了咱们汉人,还有包括昆仑奴在内的黑人,以及西域各国的胡人,那真的是各种人口、种族混居。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观众,想必对地下城的黑社会老大葛老印象很深刻。他就是一个黑人。

当时的长安有很多这样的黑人昆仑奴,在历史上都有记载。

当然黑人的数量不多,长安最多的外国人还是胡人。就是来自西域的客商。以及西域各种小国被其它国家灭了,就都来到长安居住。

当时的长安,根据统计,100多万居民制造,至少也有3-5万各种外国人。比例非常高。

如今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外国人的比例有这么高。论及国际化程度,上海北京都达不到长安曾经的规模。

当今世界也只有纽约、伦敦的外国人比例有这么高。

说完人口规模,再看经济规模。这个现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无法和长安相提并论。

咱们看《长安十二时辰》里长安城的样子。繁华无比。

然而长安的繁华是建立在全国供养基础之上。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全国每年生产的各种物资财富,都要大量运到京城。

其中南方主要稻米有一半左右要运往长安。

最近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稻米之路》就讲述了南方稻米北上的故事。古代稻米的运送主要是靠水路。所以从隋朝开始就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就是为了把南方的稻米通过运河运到洛阳和北京。

唐朝的京城是长安,洛阳是作为第二首都,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洛阳被定为首都,武则天也长期居住在洛阳。

南方的稻米就通过大运河运到洛阳。后来唐玄宗还都长安,稻米要再通过水路运到长安。

宋朝定都开封,也是有大运河连接。

明清都定都北京,大运河就修道了北京。

总而言之,大运河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南方的稻米,以及其它所有物资(包括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供首都的皇室、贵族,各级官员,驻守京城的军队,和首都的所有居民消费。

大家要知道,古代的京城完全是个消费城市,拿唐朝的长安来说,它的所有消耗都是靠全国来供养。其中最基础的粮食供养,就基本靠南方的稻米。

总之,古代封建王朝的首都消耗了全国约一小半的物质财富。也可以说古代首都的GDP占全国的一小半,至少30%以上,是完完全全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个规模,现在国内的所有大城市都无法相提并论。

北京上海的GDP仅仅占全国的5%左右。

倒是国外有几个城市和长安的规模有点像。一个是日本的东京,一个是英国的伦敦,它们的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例都可以达到30%以上。

综上所述,现在国内所有大城市的规模,无论从人口、经济各方面都没法和曾经的唐城长安相提并论。那个时候的长安,是一个真正的巨无霸、国际化大都市。如果非要说的话,伦敦、东京在他们国家的地位,大概和曾经的长安有点像。

但是我觉得这是好事。我们不需要一个巨无霸的首都或者大城市,我们需要的是每个大城市的实力都差不多,这样大家才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去北京,也可以去上海,或者去深圳、武汉、成都。而不是像英国人或者日本人、韩国人那样,他们只有一个城市可以选。


梁鹏飞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大唐的长安,可是世界级的大都市。

在世界都城建造史上,长安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四方方,设计有序的街坊。

宽达150余米的朱雀大街中轴线。

东市和西市两个规定的贸易场所,也是现在所言“买东西”的来源。

单就长安城的面积来说,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

面积可达86平方公里,相当于明清北京城的一个半大小。是同列古代四大名城的君士坦丁堡和古代罗马城的7倍大小。

这个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城市呢?

上图的左侧是城市的名称,右侧是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小。单位是平方公里。

由此可知,古长安城的面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安庆、莆田、景德、锦州、荆州、葫芦岛、滁州这些地方的大小。和上图所示的城市面积都是差不多的。

在我国目前的六七百个城市中,长安的面积,还是能排到150名左右的。

要知道,这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首都啊,竟然面积这么大,真的是很震惊人了。

大唐作为我国传统时期的一个顶峰,在关中平原创造出这样一座划时代的城池,真的是大唐的一个璀璨明珠。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在近日,《长安十二时辰》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部剧制作精良,里面更是投入巨资来还原当初唐朝的生活环境,尤其是诺大的长安城,更是引起人们的重视。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朝代,在其巅峰时,成为世界的中心,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至今还有很多人怀念曾经的盛唐,那么作为唐朝的都城,长安城也必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后来我们在现在西安等地发现大明宫的遗址,这是唐朝的皇宫,它的规模远远大于现在的故宫,可见当初的唐朝是有多么强大。

唐朝的长安城是从隋朝时期开始修建的,当时隋朝统一天下,也选择长安为自己的都城,在结束南北乱世之后,隋朝的国力也达到巅峰,隋文帝投入众多的资源来打造长安城,只不过当时它还叫大兴城,后来才改名为长安城。

在隋大兴城的原址上,唐朝又进一步修建,终于把国都建成了后来的样子,在这部剧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坊市。

这就是长安城里面一个重要的制度,从地图来看整个长安城,就好像是一个棋盘,里面各个坊整齐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长安里面一共是有108个坊,再加上东西二市,这就构成基本的架构。

这些坊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小城,每天早上会有坊丁专门来开门,晚上就会进行宵禁,不过晚上关门后,在坊内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因此人们还是可以在坊内继续享受自己的夜生活,在长安城内,还有很多来自外部各国的人们,他们都仰慕大唐的繁华,来到这里生活求学。

那么巅峰时期的长安城,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哪些城市呢?

首先长安城有着87平方公里,在当时还能容纳100多万的人口,著名的罗马城要比它小了整整四倍。现在和它面积相当的,就是葫芦岛,荆州以及锦州,最接近长安面积的是葫芦岛。

可问题是,这些城市的市内常驻人口是没有办法和长安相比的,现在城市人口方面,最接近的是张家口,这些城市只能是在某个方面非常接近长安,但综合来看,国内没有接近长安的城市。

主要是长安在同时代是处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它的城市规模以及先进的水平,都是当时第一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城市能够和它相比,但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在世界成为第一。

亚洲方面第一的是东京,在世界上,纽约这些大城市都要胜过我国的任何一座城市,尤其是纽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发达,我国的发达城市与它们还是有着巨大差距,城市的发展还是与国家的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这些年一直是在追赶这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早,城市发展就非常好。

而唐朝是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和现在的美国有些相似,中国现在还没有办法达到美国的水平,因此国内也没有城市能够和当初的长安相比。

不过唐朝的巅峰期还是有些短,经历安史之乱后,大唐从此就走向衰亡,之后虽然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可唐朝再也没有恢复到巅峰的水准,长安城也经历多次的灾难,在唐朝灭亡了之后,长安更是迎来一次大的浩劫。

现在长安城还沉睡在西安下面,那么长安到底是怎么被毁掉的呢?为何后来一直没有办法恢复到巅峰的水准?

后来出现的长安城,规模也就是当初长安的两成左右,根本没有办法比。长安被毁这件事要怪黄巢,他当初起义成功占领长安,曾经的黄巢来到过长安去考试,结果他没有考中,自己心里也是非常不甘心,等他后来重新回到长安,自己已经成为起义军的老大,而长安被皇帝放弃,成为一座无主的城市,黄巢心里非常满意,于是就想自己来统治这个国家,他想当皇帝,就必须要有人支持他,在长安的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投靠他。

可在长安内部的一些高级官员,是没有选择和黄巢合作,这就让黄巢非常愤怒,于是他在长安内部制造了无数起流血事件,杀掉了众多官员,对唐朝的皇室也展开了屠杀,他手下的军队原本就没有什么纪律性,一路打过来也把当地祸害个够呛,在来到长安之后,他们先是洗劫并摧毁大明宫,之后自己又是在长安大肆烧杀抢掠,黄巢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彻底把长安给毁掉,在他的军队撤退之后,长安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城中的人大部分都是被黄巢给杀掉,只有少数人才能幸存,在黄巢作乱之后,唐朝也很快就被灭掉,在那之后,朱温等人是以洛阳,开封为核心来建都,不再去理会长安。况且在北方,陷入到长期的军阀混战中,各路军阀为了权势相互厮杀,也没有一个政权能够稳定下来去修建长安城,反而长安在战火中接连遭到摧毁,从此长安彻底消失在历史中,后来它再也没有作为都城出现过,重建之后的城市也无法和当初相比。

其实长安城是分为不同时期的,当初刘邦修建长安城,不过也在战火中被摧毁,后来唐朝修筑的长安规模最大,也最为繁华,结果还是毁于战火。

这些因素都不会导致长安的彻底衰败,真正导致长安衰败的,还是政治中心的改变,之前的王朝政治中心都是在西北地区,长安作为都城,有着非常好的外部屏障,也有着广大的关中平原作为支撑,王朝在这里定都,对自己的政权是有帮助的。可后来运河的开通,让洛阳,开封等地崛起,开始取代长安的位置。

漕运的便利让唐朝以后的这些王朝,大部分的都城都是建在运河周边,西部地区就渐渐被朝廷遗忘,朱元璋曾经想过要在长安建都,不过他后来也没有落实这个想法,可以说后来的长安,只能是作为一个西部的大城存在,没有当初那么重要的地位,既然已经失去了地位,它也很难再恢复到当时的水准。

不管怎么说,长安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到现在我国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达到它的水平,或许后来我国能够出现一个接近长安的城市,可那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着,长安的兴起是由于汉唐的强盛,它的衰败也是由于汉唐的衰败,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猫眼观史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唐朝的长安是 才是盛世长安,拥有长安的唐朝才是我们梦想中的盛唐。

唐长安城是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巅峰时期的长安城面积达87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这么说可能没有太深印象,那么我们把唐长安城与古代其他城池做个对比:

西汉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同样建都长安,但是两者地址还存在稍许差异,唐长安城的面积是汉长安城的2.5倍左右;

往前比较也许有社会发展不充分的因素,那么唐长安城与明清的北京城相比呢?资料显示唐长安城是明清北京城的1.5倍左右;

仅仅与中国的朝代都城相比也不具有普遍性,那么与我们熟知的罗马城相比呢?其实古罗马城只有唐长安城的1/5!

当然,如果要与现在的城市相比,就不具有可比性了,随便一个三线城市都超过了这个面积,但是虽然在面积、人口上超过了唐长安城,但是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现在的北京、上海也无法比拟。

唐长安城是当时东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都市。

政治

历代帝王追求的万国来朝的盛况对于长安城的居民来说是司空见惯,汉文化圈内,东到日本列岛、南到中南半岛、西到西域、中亚、北到朝鲜半岛等等,无不臣服于唐王朝,每逢过节或者皇帝的重大节日,诸国均需要遣使拜见。

文化

烈火烹油的盛景少不了文学的点缀,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至今都无法企及。李白、杜甫在长安城游历半生,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长安的文化输出不仅仅是唐诗,还有唐人的饮食文化、服装文化等等,都对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形成深远影响,到现在还能看到唐朝的印记。

经济

唐长安城除了110个里坊外,还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商业中心!

两大商业中心占地面积达到0.92平方公里,汇聚着全国以及全球的商人!

东市靠近大明宫,是皇亲国戚们经常光顾之地,这些人的消费能力首屈一指,于是东市成了全国奢侈品购物天堂,地位不弱于现在的香港、迪拜。

西市更多是日常生活超市,另外西市靠近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所以西市也成了国际贸易中心,西域、中亚、欧洲、东洋、南洋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都能在西市交易,各种服饰的胡人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语大声吆喝成为一景。


总结来说,盛世长安是中国古代王朝规模最大的城池,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不过与现在的城市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长安对当时世界的影响力是现在的北京、上海无法比拟的,现在我们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的目标是再现盛世长安。


荣耀历史


规模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吧都是帝都。

唐长安城,即隋大兴城,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包括唐代新建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是世界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显示出古代汉族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唐朝末年迁都洛阳后这里被后梁太祖朱温下令拆毁,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区、东郊、南郊(大部分)和西郊(小部分)等大片地带。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金主亮贞元元年(1153),由上都迁燕京,北京始成为国都。但那时是宋、金、夏三国鼎立,宋都临安,北京不是唯一的国都。

自此上溯至燕立国,战乱频繁。七国对峙,各有国都。秦灭六国,始有统一的京都。自秦以后,分合无常。多则一二百年,少则一二十年,又出现政治大动乱局面:由合而分,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各国对峙,又各有国都。分久必合,新出场的英雄好汉,打天下,统一江山,又从他们集团的利害考虑,往往另建新都,所以都城的变迁很频繁。元以后约七百多年,北京长时间成为京都,但也出现南京和北京的易位。

这是中国国都变迁史的特点,要研究北京建都史,一定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考察。

综上所述我觉得,古代的长安应该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北京。








飞鹰的世界


按照当时的影响力,我觉得中国现在没有哪个城市与当时当朝相媲美。

大唐长安城,当时有一百万人口,可以算是世界级的大都市,东方一颗璀璨的明星。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不是现在哪个城市能比的!


万物之本乃是道


唐长安城规模

长安城方圆达84平方公里,规模宏伟,形制规整,北贯渭水,西绕沣河,东临灞河、浐河,南望终南山。它沿袭了北魏洛阳城、北齐邺都南城的形制,三层城郭内外有别,城中功能区分严密。

长安龙首原为最高点,从军事安全、风水角度出发,他选择龙首原设置宫城。其南为皇城,为官署、社稷所在。再南为外郭城,市里杂居。

唐长安城

宫城主体为太极宫,内有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等宫殿,是皇帝办理朝政、起居的所在。太极宫西为掖庭宫,是宫女休息的场所。太极宫东为东宫,供太子起居。

唐太宗时又在太极宫东面加修大明宫,内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与麟德殿等宫殿,成为唐高宗以后办理朝政、休息的场所,称东内。

太极宫就称西内了。宫城北边有禁苑,跨渭水两岸,广种林木,遍布亭台楼阁。宫城南边隔横街就是皇城了,是中央百官的衙署。

长安城生活风貌

皇城之南是外郭城,又称罗城,官员私宅、寺院、作坊、市场、民宅星罗棋布,南北十一条街,东西十四条街,总共有一百〇一坊,由于外郭城的东南隅划入曲江池,实际上只有一百零九坊。坊墙墙基宽三米,每坊开四门。

坊里规划有十字街、曲巷、府第等。长安城全城有中轴线,以宫城南门承天门、皇城南门朱雀门、外郭城南门明德门为中轴线,全城左右对称布局。

朱雀门到明德门的大道最宽,称天街,街以东为成年县,以西为长安县,东、西市分立两皇城之南,再南均是里坊民宅,以近宫城、皇城的里坊最为繁华,也是达官贵人们追逐的地段。

唐长安城采用“仿市制”结构

长安城上百万人口,饮水、给排水、物资运输是个大问题,隋唐两代开凿了四条水渠,引水入长安。永安渠:从城南交水引入西市,北入禁苑,注入渭水。

清明渠;从永安渠之东引泬水入兴庆宫,北入皇城,注入太极宫的水池;另一支入大明宫龙首池,从西苑注入渭水。漕渠:从城西分橘水自金光门入城,注入西市。这四条渠水解决了大问题。

自唐高祖建都长安以来,人口逐年增多,皇亲国戚、官员、军民都要消费大量粮食,由于周围关中一带地域有限,物产不足。

每年要通过漕渠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调运粮食。唐初每年入关的粮食约二十万石,到了唐中期这个数字就突破四百万石了,可见城市人口的增长幅度。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这么多人口,除了大部分是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周围内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远域的外来人口。唐初灭突厥,收降人口百万,迁入长安!

唐长安的规模是 相当大的。面积几乎等于今天北京的三环。长安城四周每面各开三门。其中南面正门明德门为外郭城中规模最大的城门。下开五门道。门内为朱雀大街,宽相当于今天北京长安街宽度。朱雀街为南北走向,南北长约九千米。尽头为长安皇城南门,朱雀门。长安城内坊间林立。坊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社区。坊有夯土墙围起。墙约高在三到五米之间,各坊情况不同。坊内有居民住所,或寺院,官府机构,其他生活设施等。长安城内有南北向,东西向的大街数十条,可以说是城市的交通主干道。长安有西市,东市。西市较东市更加繁华。因为西市周边多为居民区,并且靠近长安西大门,开远门。许多西域客商经常由此门入长安。所以这一带胡人较多,从李白著名的诗句“笑入胡姬酒肆中”可见一斑。东市附近由于多是达官显贵居所,且靠近兴庆宫,所以普通百姓出入不便。长安有三大内,即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是隋所建,唐代沿用。大明宫在唐高宗开始,取代了太极宫的地位。大明宫正南门为丹凤门,为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门。丹凤门下开五门道,每门道宽约十米,门上有巨大的楼阁。丹凤门南面为丹凤门大街,宽约140米,南北长三千余米。丹凤门内为含元殿广场,广场南北六百米,东西八百米。由此可见长安之规模。长安不仅是当时中国。也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