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區別

週一亞洲凌晨,全球商品現貨市場暴動,布倫特原油大跌31%,WTI原油跌幅超過27%,現貨黃金則一舉突破1700美元/盎司。受原油價格暴跌影響,國內華寶油氣、石油基金、諾安油氣、南方原油等原油基金開盤跌停。經濟蕭條一次被頻繁提及。


一文讀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區別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一樣嗎?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看起來好像都是那麼一回事,那麼他們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麼區別呢?

一文讀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區別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一般表現為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從而導致產生的一系列危機。典型的是2008年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導致的全球金融海嘯。
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週期爆發的產能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蕭條,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是典型的經濟危機。

一文讀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區別

從定義上來看,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件事。那麼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有什麼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
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
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裡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範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通過大規模的“輸血”政策,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的聯繫,此時就有可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