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鄄城縣

- 菏澤市 -

鄄城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因境內有鄄邑、鄄城而得名。總面積1032平方千米。

鄄城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魯西黃牛和中國鬥雞保種基地,古代軍事家、一代兵師孫臏的故里,是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是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

孫臏旅遊城

1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孫臏旅遊城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臺灣佛教界人士募資興建,鄄城縣人民政府協助建設的大型旅遊景區,該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被納入國家首批十二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並且被評為山東省最具特色影視拍攝基地。孫臏旅遊城是在中國古“億城寺”遺址的基礎上興建的。

孫臏旅遊城劃分為三大區域,即:孫臏紀念區、佛教文化區、園林遊覽區。(五大板塊:孫臏景區中的孫臏軍事文化、園林景區中的植杯文化、佛教景區中的佛家文化,以及中國歷史上的唯一的兄弟合葬墓——羊左全交墓和荊軻廟。)

東山禪寺景區

2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東山禪寺景區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法登記註冊的佛教活動場所,佔地面積25畝。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坐西朝東的歇山重簷式仿古建築大雄寶殿、呈南北對稱的廂房、講堂、齋堂、接待室等服務設施。大雄寶殿內供奉佛祖釋迦摩尼端坐佛像,高6.4米,佛像神態端重、肅立。東山禪寺景區榮獲國家AA級旅遊景區、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等殊榮,為鄄城增添了一處世人修身養性優美景點,是鄄城與海外聯繫的紐帶,對外開放的窗口。

沙土廟

3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沙土廟地處鄄城縣閆什鎮閆什口村,該廟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唐太宗東遊泰山,行至此地,夜夢泰山聖母迎駕,為謝聖母迎駕之恩,堆沙為廟,率眾禮拜,後人在此修建泰山行宮,此乃沙土廟之由來也。沙土廟始建至今千餘年來,歷經兵災水患,多次蒙難又多次復修,並逐漸擴建,至清末民初,沙土廟已成為集儒釋道為一體,魯西南第一綜合大廟,為冀、魯、豫、皖宗教活動中心,民間多年相傳“南京北京都走到,不如看看沙土廟”之傳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寇侵華,八年抗戰,三年自衛戰爭,沙土廟再次毀於戰亂,至此,沙土廟不復存在。

菏澤孫臏故里

4

(孫臏紀念館)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孫臏紀念館位於旅遊城西部,該館為重簷串尖屋頂式建築,長寬各30米,高20米,飛簷半拱青琉璃瓦頂,為孫臏紀念區主體工程。孫臏紀念館主殿5間,正中安放孫臏塑像,四面牆壁繪“孫臏放牛”、“田忌賽馬”、“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大型壁畫六幅,西有“孫臏故里建設規劃”大型沙盤,東西配殿各3間,東殿內陳列孫氏先人牌位,西殿內陳列孫臏著述及物品,大門上方懸一巨型匾額,上 書“孫臏紀念館”,為著名書法家馬法冉所題。碑林為孫臏紀念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孫臏故里確定在鄄城孫老家後,將軍、專家、學者、書法家為孫臏故里欣然題辭,縣委、縣政府決定建“百名將軍碑林”、“百名書法家碑林”,將他們的題辭立碑紀念。現已立碑62棟,其餘正在建設中。

菏澤谷林堯陵

5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堯陵又稱堯王墓,乃帝堯所葬之處,《呂氏春秋》雲:“堯葬谷林”,其址在距鄄城縣城7公里的富春鄉谷林,故名“谷林堯陵”。 堯,姓伊祁,名放勳,號陶唐氏,系軒轅黃帝五世孫,父帝嚳,母慶都。司馬遷列之為五帝之一。堯以欽明文思四德安其民,親睦九族,更以“禪讓”美德名揚天下,頗受人民敬仰和擁戴。堯15歲封唐侯,20歲為天子,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境),在位98年,117歲去世,葬於谷林。

鄄城縣革命烈士陵園

6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鄄城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9年。座落在縣城東區,佔地36000㎡。主要紀念設施包括7000㎡的“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800㎡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展廳”、魯西南戰役群雕一座、著名烈士個性化石雕四座、30M高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一座、革命烈士紀念亭兩座、烈士紀念碑三座、4700㎡英雄紀念廣場、國防教育區和6000㎡烈士墓區、6000㎡景觀綠化區等。

億城寺

7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億城寺始建於南北朝北齊皇建元年(560)。孫臏在(孫)花園著書,齊王特在附近建了一座驛城。孫臏死後,葬於驛城前,並改驛城為“儀城”。億城寺遺址,位於“牡丹之鄉”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孫花園村北,如今可觀察到的範圍是東西寬50米,南北長60米,總面積3000平方米的土丘。現以耗資4.5億建成佔地999畝的孫臏旅遊城。

圓融禪寺

8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它是在始建於北魏年間的億城古寺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戰國時期齊國軍師孫臏晚年辭官隱居故里研究兵法,修著兵書。威王念其功高,經常派文武官員前來探視,特建驛城以供食宿,孫臏去世後就葬在驛城前。北魏太和年間,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入中原傳經,訪此古蹟,見此處山青水秀人傑地靈,遂囑弟子將驛城改建為佛教寺院,命名“億城寺”(取“億”安靜之意)。億城寺鼎盛時期,“僧眾千餘人,佛像萬餘尊”,堪稱北方寺院之楷模,當時許多寺院的住持均由此寺選派,實為中國佛教文化發祥地之一。圓融禪寺可再現當年古寺雄姿。整個寺院採用軸線對稱以塔為中心的建築佈局,五殿、一塔、一山、一池均座落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是放生池、天王殿、藥師殿、佛塔、大雄寶殿、彌陀殿、文殊殿、須彌山。

歷山古遺址

9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歷山古遺址:歷山古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閆什鎮歷山廟村西20米,村西小學校地下,南臨東西村街,西為新建舜廟建築群,東、北兩面為民居。歷山廟村現有居民600人,村民以劉姓為主,明初遷民建村。遺址東西45米,南北77米,分佈面積3465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1982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宋氏孝子堂

10

鄄城十大景區,你瞭解多少?


在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董口村北的黃河堤旁。原是明代所建褒揚宋顯章夫婦孝賢德行的廟堂,因此當時稱為孝烈祠。

現存孝子堂系本地宋氏族人集資於1990年在孝烈祠原址重修的,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廳堂為磚木結構,正廳三間,西為耳房。門右廊下立1954年重修石碑;門左廊下新立重修孝子堂石碑。廳堂前有宋氏溯源和宗支分佈記載碑和鄄城縣人民政府“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各一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