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大概在我十歲前後,在隆福寺豐年灌腸旁邊的書店,一嘴大蒜味兒的我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套圖書——小人書《薛剛反唐》。從而知道了薛剛的爺爺叫薛仁貴,歷史上真實的大將軍。

長大點兒聽評書《薛禮徵東》:只見那馬上端坐一人,白衣白袍銀盔亮甲,自報家門,本人乃河東人氏,家住在山西絳州龍門郡,姓薛名禮字仁貴!!耳熟能詳。


2017年暑期自駕,從山西臨汾到陝西韓城的路上,偶然看到一塊指示牌——薛仁貴故里!


下高速十多公里,來到了薛仁貴的老家,現在地址是山西河津市修村村東的一個山坡上(也叫白虎崗)。有兩臺挖掘機在山下修整公路,估計是商業大開發之前的準備工作(看來以後去要收門票了)。看樣子,這裡曾經開發過,立了牌樓,豎了雕像,建了幾座大殿,不知什麼原因都荒廢了,現在又要重新開發了。

薛仁貴雕像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來張網上的圖片,清楚點兒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雕像後面可有薛仁貴平生介紹,沒拍清楚,就不貼上來了。


順著後面的土路可以走到上去。旁邊兒還有一條土路,可以把車開上去。

土窯遺址,當年薛柳二人就住這裡。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從土窯往遠處看,景區全貌。再往遠處,就是汾河灣,當年薛仁貴射大雁的地方了吧!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現在的寒窯。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汾河灣上的寒窯——薛仁貴故里

這裡要感謝一位張先生,是當地文物所派駐在此工作的。當時已經下班了,他在遠處看我們來參觀,擔心我們撞鎖白跑一趟,特意來開門,熱情的講解了一番。可惜他濃重的口音和感冒後嚴重沙啞的嗓音,大部分的內容我都沒聽懂。只記得,這個土窯是元朝就有的,乾隆時期曾經重建,後來毀了,近代又重修了。他和他的父親,兩代人都在此工作,長達幾十年了!一直在這兒做保護工作!等等。


薛仁貴柳銀環,破瓦寒窯的故事代代相傳,戀愛中的男女,有機會不妨來此看看,別動不動就劈個腿出個軌什麼的~~

順帶說下影視劇裡的薛平貴和王寶釧,這老公母倆純屬虛構啊,只存在於戲曲舞臺和電視屏幕上。

別和歷史上真正存在的薛仁貴柳銀環弄混了!

故事內容差不太多,都是唐朝的事兒,都有破瓦寒窯,都有夫妻分別,都有帶兵打仗,都是愛情故事。

那薛平貴是打哪兒來的呢?

據說是有個山西財主給他老媽過生日,開堂會。老太太看完《汾河灣》,入戲太深,太悲,給傷著了。

這可怎麼辦吶?

趕緊再編一齣兒,類似的劇情,往喜慶裡演,完美大結局!就為哄老太太高興!

還真別說,薛平貴和王寶釧這對兒小情侶一上演,老太太這麼一高興,病還真就好啦!


這個故事流傳至今,應該算是演藝圈最好的改編劇本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