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德江水龍:蘊含土家特質的文化

記者手記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

德江已去了幾回,前幾次都是“遊手好閒”的去晃一圈,看到一些新奇的事物,零零散散的付諸於散記。這次去德江,專為尋龍,尋找德江當地的水龍文化。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

德江的炸龍遠近聞名,但是水龍並沒有多少文字記載,唯一有的一個據傳的圖文記載,就是文中提到的石刻求雨圖。訪問每一個對象時我們都問了關於水龍來源的問題,所有人都給了這個答案,但是在發現的具體地點上有不同的表達,自我判斷這個圖應該是有的,只是流傳時出現了偏差。

我們最先訪問了德江縣龍燈協會的會長徐發和秘書長龔光明,他們把2010年恢復水龍節以來的成果及現代舞水龍的儀式流程都做了介紹。當時恢復這項傳統時,他們走訪了德江原住居民,從老一輩人的口中整理了水龍的儀式流程,基本上還原了原過程。在他們的講述裡我們找到了編扎草龍的傳承人梅成賢,當地文化學者張賢春,本地居民李勝陶等人,向他們詢問儀式過程。

在傾聽中,有些線索若隱若現,儒道佛三家思想在這裡都有融匯。做龍出水和祭祀儀式的先生一定要是佛家的,據他們所說,龍屬於佛家,道家是無法請它的。但是在詢問執法的先生是否看風水時,他又回答是看的,看風水嚴格意義上來講應是道家文化,二者在同一個人身上體現。請龍、祭祀都必須請先生執法,龍才為真龍,也才真能達到祈雨的目的。

徐發在講述龍燈的歷史時,回憶了小時候街道舞龍的場景,說德江以前五條街道就有五條龍,他們都想爭黃龍,兩條最有實力的街道還曾大打出手。說起這些時,他明顯的興奮了起來,之前與他對話總覺得他提不起勁,現在看來,是沒有戳中重點。德江人的記憶裡絕對有舞龍燈的存在,哪家哪年得了龍寶,哪些人去舞龍,現場如何的熱烈,每一個人都在給我們複述相同而又不同的場景。我們就像置身在場景裡了,熱烈極了。已經88歲的李勝陶說他現在過年還是會杵著柺杖去看舞龍燈,直到他走不動路的時候。這股熱情,實在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在德江人這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儀式流程可能會變化,但是信仰不會變。

我們急需水龍來降降溫,趕緊問他們水龍的故事,把話題扯回來。德江縣城有一個扎草龍的,能夠只用稻草,從龍頭扎到尾,包括牙齒、鬍鬚、舌頭和嘴。暗自佩服著,但聽說他對參與舞龍不感興趣。梅成賢老先生也是79歲了,現在依然在扎草龍,對扎龍口訣張口就來。水龍就像活在記憶裡的一個神靈,不知什麼時候飛來,又什麼時候飛走了。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

德江舞龍

龍,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裡是一吉物,傳說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辭海》記載:“龍是古代傳說中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在《爾雅翼》中,有一段對龍的形像描寫:“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一形象早已定形。

在原始社會,遠古先民就開始對龍圖騰進行崇拜,龍成為皇權的象徵,有尊貴、高貴的意思。到西漢開始有“舞龍求雨”的文字記載,人們相信龍能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祈雨的作用。到了東漢,“魚龍蔓延”之戲開始出現,魏晉時期“魚龍蔓延”已累日繼夜,有了燈火聯綴而成的“龍燈”之舞。龍伴隨著朝代的更迭,其功用也在不斷的發展,從最初的神壇走下開始娛樂大眾。德江的龍文化崇拜具有祈福辟邪祈雨的目的,並在不斷髮展中,從單純的宗教信仰儀式活動轉變為酬神娛樂的民間習俗。

德江縣對龍的崇拜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建築上的窗花、石雕,服飾上的刺繡都找得到龍的影子。比如“青龍鎮”的命名,就是因為當地大龍阡的水清澈見底,流經縣城時,宛如一條青龍繞城過而得名。關於大龍阡和青龍鎮還有一個傳說,遠古時期有一戶人家,堂屋後面有一個洞穴,常年流出清水,但一天只流一桶水,不多不少。一天晚上,這家男人夢見一個青衣少年對他說:“感謝多年供奉之恩,我明天要走了,請你們務必寅時起身,家畜關好,到對面山上去。”這位青衣少年原是洞穴內一條青蛇,在此修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看這家人堂屋裡終日香火繚繞,以為是供奉他,這天他將修身成龍,怕翻江倒海之時傷了這家人,於是託夢告知。他成龍出洞時風起雲湧,電閃雷鳴,天上下起瓢潑大雨,一股水流從屋後湧出,水到之處自然成壑,溝壑越來越深,水中飄著一根木頭,木頭的一端長出犄角。為了記住這條龍,人們將洞穴命名大龍阡,溝壑為玉溪河,因水潤澤的良田成為青龍壩。為了感謝龍的恩德,每年過年要請龍、玩龍燈,進行酬神活動。

玩龍燈在德江非常興盛,自古以來就有流傳,當地稱為炸龍或火龍,具體興起的年代,沒有確切的說法。它與德江六月六舉行水龍節一起統稱為土家舞龍。在2006年,德江土家舞龍被納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土家舞龍是德江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有“水龍”和“火龍”之分,水龍以稻草編扎,人們以水潑龍,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大旱季節玩耍,是一種儀式活動。火龍以竹條和皮紙、綢緞等編扎,在大年初一至十五玩耍,由領隊人帶領,逐家逐戶拜年,恭賀新春送吉祥,最精彩的是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白天舉行的出龍儀式和舞龍游行,並有儺戲隊、秧歌隊、腰鼓隊、花燈隊、彩車隊等,增加新年氣氛。最出名的炸龍燈則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舞龍人脫去上衣,只穿短褲,沿街舞者長龍,人們準備好鞭炮和煙火,對準龍頭龍身猛炸,以求來年安康吉祥。水龍和火龍都要舉行請龍和送龍儀式,以示對龍神的尊敬。

德江龍燈,從功能上分,有水龍和火龍;按製作材料分,有草龍、箍龍、布龍、紙龍;按照五行分,有青紅綠藍黃;長短分有大龍(30—50米)、小龍(俗稱龍崽,10—15米)兩種。

說起德江舞龍,當地人都記得民國三十五年(1964年)春節的那次舞龍燈。一般龍燈遊行隊舞裡除了舞龍的,敲鑼打鼓的,還有一些蝦兵蟹將和故事“亭子”,當時場口(地處縣城北方)龍燈隊和上場(地處縣城東方)龍燈隊分別將“亭子”紮成“薛仁貴東征”、“羅通掃北”而相互譏諷,致使雙方大打出手。五行龍里,黃龍是所有人爭奪的對象,因此也出現過為爭黃龍大打出手的情況。舞龍燈在德江從未中斷過,每年過年都有,只是規模大小之分。

時代的更迭,現代科技的發展,從事農耕活動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再不需要靠天吃飯,有祈雨功能的水龍便逐漸的淡出人們的視線,能夠回憶起過去水龍祈雨儀式的人越來越少。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

扎龍祈雨

德江縣是一個典型的深山區、石山區和缺水區。在過去,德江人民都是依靠深耕細作來生活,並沒有商業做支撐,因此天氣情況對德江人來說非常重要。據當地人回憶,德江從未被水淹,但常常大旱。加之古時人們對一些天文現象、自然災害、疾病瘟疫等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便促成了向神靈祈禱、謝恩以求庇護的傳統,於是以龍求雨,舞龍酬神等一系列活動應運而生。

在德江民間,關於龍燈的起源有一段描述,其中提到“……古龍抬頭六月六,打顯龍閒曬衣服,天干七七四十九,井涸人渴草不生,稚童稻草編龍舞,仙家指路救庶民,請龍滾水典龍身,得雨許下龍神願……”這與在德江訪問時當地文化學者張賢春所說一致。

在不斷的搜尋中發現,對於德江水龍的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在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當時還屬思州府管轄的龍泉鄉有一座飛龍寺,其內正壁上有一幅求雨圖,畫有草龍及舞龍人。這是德江最早的關於草龍祈雨的圖文記載,後來因文革時期破四舊運動而損毀。另一個版本的說法是在龍泉鄉的一個墓碑上有這幅求雨圖。後在拜訪草龍編扎傳承人梅成賢時,他回憶,這幅求雨圖應該是在沿河縣官舟鎮一戶張姓人家的墓碑上。具體是什麼樣?在哪裡?因歷史原因其真實性不可考證。

但不容質疑的是,抬草龍祈雨應是一項儀式活動,最初是在六七月份,天氣最為乾旱的時候舉行,並沒有特定哪一天。後來人們為感謝“龍神”恩德,祈求歲歲平安,於是利用每年新春佳節舉行舞龍答謝活動一直延續至今,由此可憐水龍和火龍應該為同一系統。

舞龍祈雨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到漢代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形式也很有講究。董仲舒《春秋繁露》載,漢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龍,炎夏求雨舞赤龍或黃龍,秋季求雨舞白龍,冬季求雨舞黑龍。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都已證明,龍是古人在祈天、求雨、防洪澇中主要的祭祀符號。

在德江當地居民李勝陶的回憶裡,他在1938年親眼見過扎草龍求雨。當時天大旱,為了保證收成,其所在街道自發的捆紮草龍以祈雨。那時候扎草龍用的是柳條、竹篾和地梭欏,先用荊竹破條,編制草龍內部的竹圈,再用柳條在外編制,最後用地梭欏捆紮,龍頭、龍身、龍尾皆有。做好的草龍抬到水邊舉行請龍神儀式,當地人稱為起水,儀式完成後將龍抬回來開光,李勝陶說:“不開光就不是真龍,”開光儀式主要是讓龍活起來。接著,要專門派人去廟裡面請菩薩。當時德江縣城每條街道都有一個廟宇,廟內供奉不同的神祀,李勝陶家所在街道的廟宇供奉的是賢祀菩薩。眾人用滑竿將菩薩抬出,走在隊列最前,後面跟鑼鼓隊,再後面就是草龍,三方成隊到街上巡遊,見到的居民都會舀水潑龍,祈求下雨。巡遊結束後,要將草龍抬回起水的水邊,燒香紙拜祭,放回水裡,讓它回到它來的地方。

在儀式流程上,古今大體相同,但在涵蓋的內容上可能會有些微的區別。有一說在開光儀式上,要請哮天犬去彙報二郎神,天旱了,需要下雨,再由二郎神報玉帝,玉帝通知龍王下雨,所以在巡遊的時候還要抬一隻黑狗,這隻黑狗就代表哮天犬。

在當地文化學者張賢春的講述裡,草龍祈雨還有另一種形式。將紮好的草龍抬到井邊,做祭祀儀式,之後抬著草龍去田間地頭轉一圈,附近居民向龍撒些水,之後送龍歸水,整個儀式就完成了。據他所說,一般需要抬龍求雨的時候,都是天大旱了,這時候是沒有那麼多水的,河床乾涸,井裡或許還有一些水,所以選在井邊做儀式,人們也只是撒些水意思一下,不會潑水。

這種祭祀方式梅成賢也曾經見過,在2005年的時候,德江縣新寨社區舉行過求雨儀式。舉行起水儀式時,要將祭祀的香點燃與紙錢一起插在龍身上再去巡遊,如果香紙燃過了就會再點燃中途別人敬奉的香紙。舞動草龍時還要燃放黃煙,裡面含有硫磺,具有驅蟲除瘟的功能,這也是促使來年收成豐盛的程序之一。

總而言之,水龍具有非常實在的功能性,必是尊敬的請龍王降雨的儀式,到了今天,水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從酬神轉向了娛人。

探秘德江水龙:蕴含土家特质的文化

德江水龍節

今年的7月18日是德江一年一度的水龍節,水龍節是德江縣土家族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過去,每逢大旱之年,人們便會編草龍,祈求玉帝降雨,時至今日,這一祈雨活動演變成每年一度的水龍節。每年水龍節(農曆六月初六)到來之際,德江縣委及龍燈協會便組織各社區扎草龍,到六月初六這天,各社區的草龍齊聚德江,展開一年一度的水龍節活動。

活動分編、請、起、出龍、化龍五個環節。在水龍節前一個月,龍燈協會便安排人編草龍,每個社區兩條龍,公、母各一條,兩條草龍由男、女分別來舞。草龍分9、11、13節,只取單數。當草龍編好後,還要進行請龍儀式,就是將草龍請至起水地點。在水龍節當天,一條龍由20人負責,其中舞龍只需5人,可輪流替換。舞龍活動參與度極高,男女都可上陣,是全民參與的一項活動。

起水是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過去,起水與祭祀分開;現在,經簡化,兩者同時進行。起水時,要先準備好五穀雜糧、三牲、香蠟紙燭等祭品,請當地的陰陽先生做法,祭拜過後便是起水。在祭拜時,先生會請三寶作證:

稽首皈依佛,佛在給孤園;

園內常說法,說法利人天。

稽首皈依法,法寶龍宮藏;

龍宮演六輪,六輪演三乘。

稽首皈依僧,僧寶似水澄;

水澄積月現,月現佛田僧。

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是先生在請龍神時所念的“咒語”。起水時需在有水源的地方舉行,請龍出水,是遊行的伊始。

祭祀完畢,點火炬、豎龍旗、奏龍歌、致詞依次進行。隨後,便是出龍,出龍時要請東、南、西、北四大龍王帶頭遊行。在龍王的前方,由一人手持令旗,其次是鑼鼓隊,最後才是舞龍隊伍。

向龍潑水的環節應是眾民的狂歡,男女老少皆可參與,甚至最後會變成人人互潑的潑水節,深得眾民喜愛。水龍節當天,德江縣近十萬民眾齊聚街頭,鑼鼓齊鳴,熱鬧非凡。當舞龍隊伍經過時,大家舀水去潑龍,潑的水越多,寓意越好。遊行線路是提前規劃好的,當遊行隊伍往返兩次後,便進入活動的最終環節,化龍。

最後的化龍儀式是一定要舉行的,在遊行過後,人們會將草龍帶到河邊,點燃香蠟紙燭進行拜祭,通常會說些吉利話,祈求龍神保佑。在祭拜完畢後,將草龍放入水中,讓龍隨水而去,意為請龍入水。為了環保,水龍節負責人在活動結束後,會將草龍收回,統一處理。

據悉,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扎龍求雨的儀式因此受到破四舊的衝擊,被迫停止。水龍文化的中斷,使其傳承受到阻礙,一些文化也在傳承中遺失。水龍文化是歷史遺留的財富,作為德江縣的文化遺產,它見證了土家族歷史的演變。

2010年,水龍文化的恢復使其得到傳承,德江縣將每年的六月初六定為水龍節。水龍節距今已舉辦過八屆,水龍節的產生,將歷史的文化活用為今日的民間節日,為更多人所知。

文化遺產承載了歷史文化的積澱,是先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文化遺產是連接各民族的文化紐帶,它不僅有著濃厚的歷史價值,還能促進民族間的團結互助,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文化奠基。德江縣水龍文化蘊含著土家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歷史文化逐漸沒落,能夠拾起的文化也變得細碎,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刻不容緩。近年來,國家對文化遺產逐漸重視,傳統文化也逐漸被挖掘,文化的保護得到了加強。德江縣也將繼續為水龍文化申請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提升水龍文化的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