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最喜慶、最令人嚮往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不管身在何處,人們都會趕著回家,讓家更溫暖,讓情更深厚。


但有道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各地獨具特色的年俗都不相同,今天帶著大家看看河北各地有特色的春節習俗!


承德——春節從臘八開始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迦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邯鄲——春節扔愁帽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古趙都城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和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張家口——最具北方原味的年風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民謠這樣形容張家口人過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撣塵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來走一走。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在張家口,一進入臘月,人們就該盤算著這年的大年該怎麼過了。各家先是開始清掃房屋,拆洗被褥,接著,男男女女趕緊剃頭理髮,因為在這裡有正月不能理髮的禁忌。接下來,就是置辦年飯。又是該“辦大年”的時候了,“辦大年”就是買年貨。進入了臘月的二十七八了,就開始貼對聯了。到大年三十兒,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頓年夜飯的時候了。


八大集鎮——看窗花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在舊時的蔚縣,一進入臘月,逢每月農曆的三六九,蔚州縣城、代王城、西合營等八大集鎮便開始熱鬧起來,而這個時候,集鎮上唱主角的便非窗花莫屬了。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那時,集市上擺滿了窗花,地攤上用黑布襯底,上面也是窗花。趕集的老鄉們看了這家,再看那家,比比這家,再評評那家,看看誰家剪得最好,等到把整個集市上的窗花都逛個遍,才肯買下自己最喜歡的。


邢臺——初五爆竹破五不串門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晚上辭舊迎新“守歲”現在已經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習俗。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要祭祀神靈,燃放鞭炮,還要同族或全村有組織地進行磕頭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同輩兄嫂。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拜年,在石家莊一帶也有閨女女婿回門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親訪友拜年。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一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通過這天象徵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一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一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滄州——最講究過年團圓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臘月二十三這天被定為小年,也就意味著年開始了,小年的主要的任務就是“辭灶”。三十請“神”。所謂“請神”,就是去往祖墳方向的路口,對著祖墳方向,邀請神(自己已逝的父輩及祖輩的故人)回家來過年。


都說年味兒淡了?看看咱河北這些春節習俗你家還有嗎?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起的很早,有的凌晨4點、5點就起來,過大年啦!初二是上墳的日子,遠處的親戚要來給自己已逝的親人上墳的。


元宵節大多地方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吃元宵。但是,農村還有一個講究,元霄節鬧花燈,要持續三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