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书法过程中有哪些好的方法?欢迎交流?

校长纪事


自学书法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觉醒,自我提升的过程。兴趣是初心,选帖是学习的起点。读帖要细品咀嚼;临帖要析字求似,笔法,结构,融会于心, 得心应手,非下大力气不可,这是学好书法的核心环节,不可不知。网络教学平台必看书法大家教学或讲座,做好笔记并加注自己的解读。常言道,工夫在字外,书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背景中,文学,史学,哲学等是学好书法必须具备的知识,来增扩视野,豁达心胸,锤炼胆识。书法如果没有文化的滋养润色,书法显得苍白无力。制定阶段性规划,细化,量化目标,提升执行力。


张顺海棠访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放化疗。躺在床上,我写了《我学书法》一文。现摘取其中的一点,与大家分享。

我学书法,在临摹上曾下过一番功夫,习惯一直保持到如今,我觉得效果很好。

初学临摹,一是择帖;二是摹帖;三是临帖。

1.择帖如择友。说的是:“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唐太宗《帝范》卷四)。

2.摹帖,有双钩、单钩;

3.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

对于摹写,我的做法是,先用透明的毛边纸或薄的白纸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丝毫不差地双钩下来。钩得越仔细越好,要知道“细微处见精神”,“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旦偏差,用功越勤,背道越远;而双钩的形态越是细致完整,越是酷似逼真,学到的也才越到位、越真切,用功越勤,进步越快。

第一遍:双钩,可知字体形态,大小斜正;一笔一画,默记在心间;一来一往,熟练在指腕。心眼手俱到,倍加用功,自有会通;



第二遍:先用水墨(红墨水、蓝墨水)“填”充轮廓,填写时要一笔填满,既不要溢出,也不要不足。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也,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所以有落笔无悔、落笔生根,不要重复修改的说法;笔落纸上,提按顿挫,要一气呵成;首尾呼应,笔画才饱满;

第三遍:在水墨上用淡墨摹写。可知笔画俯仰向背,妙合自然。刚柔相济,肥瘦相称,长短相宜,奇正相生;

第四遍:用比淡黑浓一点的墨继续摹写,可知用笔轻重缓急,笔断意连,血脉贯通;顾盼生姿,相映成趣;

第五遍:用浓墨在淡墨的笔迹上再摹写,可知笔画结构成字,“笔笔著力(“力”,意思是“象(自然)”;着力:笔笔用心有意有“象”;用心赋予笔墨以“意象”。),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清·宋曹《书法约言》)。

还可用清水在浓墨的笔迹上再摹写。……。学而思,思而学。从用笔和结构的形态中求其法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一遍有一遍的理解,多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心摹手追,不厌其烦。量变引起质变,“摹”去的是粗心、浮躁和顽劣,“临”来的是细致、意志和毅力。

南宋•陈槱(音:yǒu chǎo)在《负暄野录》中所说:“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





环溪吉峰


硬笔书法自己写了很多年,一直不得法。现在回想多年来身边写字写的好的人。发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有什么事能随便成功,都是兴趣加长时间的勤学苦练。没有苦练哪有成功?我身边的同事宏伟写字很好书法行楷篆隶,都写得十分好,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的对书法有了兴趣,进而开始研究书法。学习谁的字体?又从哪里入手开始学习?怎样开始学习?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不就是写字吗?其实写字学问大了?在和同事宏伟交流的过程中,他建议硬笔先学庞中华的好入手,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从网上在线学习,购买字帖,下载吴玉生的行书字帖练习,总感觉不上手。最近关注头条壹庸硬笔行书感觉他的书法练起来很有感觉,能很快上手,有成就感。讲解的方法直白明了。反复练习。




魏榆晚学斋主


自学书法有以下可行的方法:

第一,看阅资料。首先要选择并购买怎样练习书法的书籍。汉字书法就字体而言有很多如楷行草魏隶,每一种各有写法不同,不可能一下子都学会,可以选自已爱好的字体学习。这个学习就是要仔细看阅并研究笔画形态及走向及至单字的整体形象。

第二,写繁体字。汉字书法多用繁体字,而且书法字由正楷繁体字演化而来,更为重要的是某些书体的字必须按繁体写才美,这是简化的汉字不可代替的。要用一段时间认识并写会繁体字知道繁简字的对照关系。

第三,遵循法规。每一种字体的汉字的写法都有其规定的写法必须遵守,依法而写。这些写法是上千年书家们在练写中摸索出来的最美最好写法,约定俗成成为规范。例如草书写汉字的左边偏旁就有“有竖为人,有点为水,有钩为言”,意思是一竖的代表单人或双人旁,竖上有一点的是三点水旁,竖下端有钩的是言字旁。如果不这样写就不叫草书。

第四,时时练写。知道了某字体的写法就必须时时练习学写。先照着教材资料上的范字一个个写,一次只写某一个字并写多遍,重复写几百上千遍直到满意。可以用毛笔在废旧报纸正反面写,也可用铅笔在小本孑上写,用木棍在沙地上写,坐时用手指在大腿上画写,无时无刻各种形式都可练写。久而久之每一个字的写法就会印记在脑中永世不忘。

第五,练习章法。书法的章法指一幅作品的整体效果。它由正文署名和日期加印章组成,还可以在前面第一行加题目。章法美观的作品必须各部分分布和谐照应协调。一幅草书作品如果有两个相同的字字形不可相同而应有变化,如果有夸张笔法如长竖只能有一处,如果有两个长竖就不美观。

第六,自成风格。练习汉字书法首先要依法而写,但在此基础上要有变化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所创新才有特色,别人可以看字知人,才可创造出忧秀作品。

练写汉字书法要长期艰苦磨炼,很不容易成为名家。一位现在的县级文广体局的局长,是我的朋友,四十年前他就爱好汉字书法,他说准备练三十年,前十年学会写字,第二个十年学习章法,第三个十年争取有名作。四十年过去了我认为他的字写得很好了,但仍没有名作。

练习书法不可只求出名,主要在于继承和发扬汉民族的文化精妙艺术还可修身养性陶冶情去。


存铭岁月1


自学书法被一些人批评为“自杀”,但因为种种原因,许许多多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学,一个人独自前行,最终能够登堂入室,甚至登峰造极的人也比比皆是。

因此,自学书法的人们,的确有必要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自我学习书法的一些教训、经验、方法、体会。

1、临帖的必要性

对于临帖,也有人断言“一切不临帖的书法就是耍流氓”。虽然话很难听,也有些绝对,但我还是比较认同,其实事实上很少有人完全不临帖,临帖也不一定要到学堂跟着老师一笔一画走,我觉得学习书法就算是照着课本上的华文楷体练习,也该算是临帖,就算是逐个字查查手机书法软件也算是临帖。

如今互联网这么便利,许多过去寻常人不可能见到的珍贵墨迹碑帖,如今很容易就能看到,万岁通天帖、食鱼帖、韭花帖、洛神赋十三行、圣母帖等等等等,这些东西自学书法的人能临尽临,比起在培训班跟着老师死临、临死一张帖,我觉得效果更好。启功先生就曾经批评过那些总在追求临写一张帖到极致的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人说学习书法不宜跟着今人学习,我觉得不对,应该说主要跟着古人学,因为书法是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古人建立的书法体系,古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但一些今人书法也早已经入其堂奥,我们也没有嗤之以鼻的必要,虚心学习总没坏处。

几年前,我在西安大雁塔附近看到一个旅游物件寄存处,他的那个招牌写得非常好,我忍不住为此去看过好几次,用心临摹。再举个例子,比如欧体楷书入门,不一定要去跟着模糊不清的《九成宫》碑帖学习,田英章的路数就很好,等你真正入门了,在去研究欧阳询真迹不迟。

3、坚持使用宣纸

许多在家自学的人,往往出于费用及卫生、便捷考虑,选择使用水写布。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建议大家一开始就使用宣纸,因为其实宣纸的使用成本并不高,100张不过三五十元,质量就很不错了,而且同样可以用清水反复书写练习,即干即用。

宣纸的感觉与水写布完全不同,书写更有韵味,更能体会墨色变幻的道理,作品也可以留存,也可以张贴,自我欣赏,反复寻找不足之处,对书法学习大有裨益。这一点已经被很多人证实。所谓“字怕上墙”,就是这个道理。

4、不必追求高质量的好毛笔

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普通人学习书法完全没有必要追求高级毛笔,那些动不动几百元、上万元的毛笔还是留给家里有矿的人使用好了。普通毛笔学习书法就好比腿上绑上沙袋练习跑步,一旦去掉束缚,就会健步如飞。再说了,对于某些书体来说,毛笔太好还不见得适合,反倒是一些烂笔头写出来有天然的古拙气息。

5、坚持参加各种书法交流

虽然是自学书法,咱们总是闷在家里不行,时间长了啥东西都会发霉。不妨出来晒晒,交流交流,他山之石,自可以攻玉。想当年怀素不也跑到京城溜达了一圈,汲取大量书法学养,才最终成就传世经典《自叙帖》,青史留名。我说的交流主要包括参加比赛、观看网上书法视频、悟空书法问答、浏览一些网络上的作品照片、参加书法交流群、参加社区书法沙龙等等。

回答就到这里吧,也不知道对题主有没有帮助。随文附上一些我个人的近期书法作品,请大家品评指正,永书我先行谢过!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我的西瓜视频账号“永书101”,谢谢!


永书101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我也是个书法爱好者,就我学书法过程中的体会在此略谈一二。

1.学书法首先得喜欢书法这门艺术,然后才能在枯燥的训练中耐得住寂寞。

2.虽然说是自学,但还是尽量找老师指点,因为有些错误的笔法和习惯没有人指出的话,那你就是在坚持一个错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顽固的书写习惯。

3.多欣赏古代著名碑帖,那么在自己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对书法的审美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欣赏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而且有利于确立书法训练的目标。

4.多读古代书论,比如说:蔡邕的《篆势》《笔论》《九势》孙过庭的《书谱》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些反复体会其中的道理。其实书法进入门槛之前有些枯燥,进入门槛之后,魅力无穷。

5.春节前可以尝试写一些对联送亲朋好友,自己会感受到成就感,更加增强自己学习的热情。

6.多参加与书法相关的活动,自学千万别闭门造车。

7.多交书法道友,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以书会友,会增加很多收获与乐趣。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





一直在梦想回家的路上


笔主在学习书法过程,已经较久,很多的感慨。其实学习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块乐,如果太功利,反而欲达则不速,所以首先保持一颗平常心。当然,如果得有长进,必须有一个规划,然后逐步实施。 一,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帖。怎么叫最喜欢,就是一眼看到,就引起自己共鸣的。这个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可以多看看,不用看到一种爱一种,这个样子会学不到什么东西。现在网络物流发达,选择太多,也不好。二,学之前准备,多观看名家视频,看他怎么做约的,揣摩,心里有底了,认真看帖。别忙着动手。三,每天最多练五个字,但是得脑子里有该字形象,胸有成竹。写了后马上与原字尽量相似。比较以下几个方面,每个字起笔行笔收笔如何,笔画长短粗细,笔画之间怎样交叉揖让。尽量与原字大小相同。四,还是得多向人请教,这个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五,有机会观看展览,毕竟书法的目的还是形成作品,不是闭门造车。在书房里练字,以前的作品都是小幅,不太适合展出。多观看,有利于找到今后学习书法的方向。六,坚持一种字帖至少半年以上,可以正书和其他书体交替学习,每天练完后写一个小幅作品,检验当日进展。书法学习时间较长,持之以恒,才重要。


涪阳一酸


学习书法过程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步一步慢慢来,只要有爱好什么时间练习都不晚。

一是多临帖。挑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帖子来练习。这个很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切记三分钟热度,要养成良好的临摹练习习惯,每天择时认真临帖,心里要有底,每天练哪几个字,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效果,知道了某字体的写法就必须时时练习学写,一次只写某一个字并写多遍,重复写几百上千遍直到满意。可以用毛笔在废旧报纸正反面写,也可用铅笔在小本上写,用木棍在沙地上写,坐时用手指在大腿上画写,睡时在手也不闲着在肚子上练,无时无刻各种形式都可练写。这样多练勤练,记忆就很深刻,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二是看展览。有机会多看看书法展览,多领略一下名家作品,看看每一副作品的整体布局和每个字的结构变化上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好的做法技法,有助于找到提升自身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结合自身找到今后学习练习书法的努力方向。

三是重坚持。坚持一种字帖至少半年以上,每天练完后写一个小幅作品,检验当日进展。书法学习时间漫长,持之以恒最重要。

四是成风格。在多临摹勤练习的基础上,逐渐掌握把握重点,并结合自身学习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最好,因为有创新才有特色,做到看字知人,这样才有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练习书法不可只求出名,主要在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妙所在,书法艺术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以上拙见,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耕者BiGengZhe


首先要了解一点书法史。基本了解文字的发展变迁,真草隶篆中经典的范本法帖,这样才能把握正确的范本,不至于走偏。知道什么是好的,而不是道听途说,朝三暮四。

第二,选定1本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的读帖,临摹。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各种字体,首先要吃透一门,开始不能太多。否则会成为自由体,四不像。

第三,临帖过程中难免会有曲折。开始进步很快,中间会有停止,总体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遇到低谷的时候,可以尝试换换使用的工具,换换笔,使用的纸张,改变一下临贴的形式,写惯小字的可以偶尔写写大字。横式的可以写成竖式。挨个写的可以挑字组合写。还可以多向书友老师请教,看看别人的示范。或者发个朋友圈,朋友的点赞也会激发兴趣。

第四,可以几个书友组成一个小团体。营造学习的氛围,互相督促借鉴,比一个人练习要好得多。


晏如书法日课


一、首先就要学会从网上收集书法素材,现在网上可供学习借鉴素材包罗万象,什么样的风格都有,名家的,普通人的

二、坚持自己的风格,学他之长,改自己的不足,千万别学别人的丢掉自己独特风格

三、字的间架结构是最基本的,字体好了,哪怕是具体笔画不怎么样,写出来的字也不会太难看

四、学笔划,学习他人字的写法时候,一定要仔细揣摩行笔路径,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五、师古而不泥古,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要有自己的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