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皇帝朱溫故里中國酥梨之鄉——安徽碭山


碭山縣之名來源於芒碭山,歷史多與芒碭山相關。夏分九州,碭屬豫州之域;西周初期屬宋,為碭邑。隋開皇18年改為碭山縣。《漢書·地理志》:"碭山出文石"。《水經注》:"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訓詁學家顏師古注:"以有碭山故名碭郡,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縣名。"《明史·地理志》:碭山縣"東南有碭山,其北有芒山"。《環宇通志》:"碭山,在碭山縣東南七十里,縣之名取此。"梁太祖朱溫誕生於碭北午溝裡。碭山也是近代畫壇宗師齊白石的祖籍,檄定百夷的傅友德,名重一時的葛俊清等俊傑賢士代出其間。

朱溫流氓出身,性情暴躁殘忍,晚年由於戰事不利,猜忌之心日重,除了肆無忌憚地殺戮外,便是縱慾宣淫。除了在宮中宣淫外,他還對大臣的女眷肆行淫亂。河南尹、魏王張全義,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他在恢復中原地區的社會生產方面貢獻頗大,朱溫連年征伐,所需軍需物資全賴張全義支持,即使是這樣的大功臣,朱溫也不放過其家屬女眷。他巡幸洛陽時,住在張全義家中,將其女兒、媳婦一一姦淫。張全義諸子氣憤難忍,打算殺死朱全忠,被張全義苦苦勸阻。尤為荒淫的是,朱全忠對自己的兒媳也不放過,無論是養子或是親子之媳,逐一召見侍寢,公然宣淫,行同禽獸。

碭山酥梨栽培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三大名梨之首,以其汁多味甜且具有潤肺止咳作用而馳名中外。碭山酥梨已有千年歷史,古時候作為貢梨上奉給朝廷。碭山酥梨不僅酥脆爽口,入口即化,營養價值與養生價值也極高,被形象的稱為:"果中甘露子,藥中聖醍醐"。

品質特性

碭山是歷史古邑,碭山酥梨亦有2500年的栽培史。

明萬曆修編的《徐州府志》已有"碭山產梨"的記載。可見四百年前碭山酥梨已形成規模。

明清時期,碭山酥梨漸規模,明萬曆、清乾隆時安徽碭山梨被列為貢品。


碭山酥梨以果大核小、黃亮型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而馳名中外。碭山酥梨屬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雜交品種,9月上中旬成熟。果實近圓柱形,頂部平截稍寬,平均單果重250克,大者可達1000克以上。果肉潔白如玉,酥脆爽口,濃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彈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等特點。自古盛傳:"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著"。

碭山酥梨果皮為綠黃色,貯後為黃色;果點小而密;果心小,果肉白色,中粗,酥脆,汁多,味濃甜,有石細胞;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維生素C2.21毫克/百克。樹勢強,萌芽率為82%,一般剪口下多抽生2個長枝。定植後3—4年開始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能力強。短果枝佔65%,腋花芽20%,中果枝7%,長果枝8%,豐產性好,管理好豐產、穩產。適應性極廣,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不嚴,耐瘠薄,抗寒力及抗病力中等。果實發育天數135天,營養生育天數為207天。


民風民俗

碭山歷史悠久,民俗文化運動繁富。有繪畫、刻字、剪紙等民間藝術,印花布、柳條、蒲葦製品等民間工藝,四平調、琴書、嗩吶等民間曲藝,高蹺、竹馬旱船、舞龍燈等民俗表演,鬥雞、鬥羊、鬥鵪鶉等民間競技,拳術、器械等武術表演,洋溢著濃郁的碭山韻味、梨都風情。

安徽有三黃:黃山、黃梅戲、黃河道。歷史上的黃河多次氾濫改造,在碭山北部留下了一條長達62千米的故河道。故黃兩岸百姓喜愛習武,這裡的雞、羊也愛爭鬥。從周代開始,古碭郡就盛行鬥牛、鬥雞、鬥蛐蛐、鬥馬、鬥鴨、鬥鵝、鬥鵪鶉、鬥狗、鬥畫眉。到了西漢鬥羊賽脫穎而出,並風靡三國時代,歷經三千年不衰,比著名的突尼斯邊太基古城鬥羊比賽還早二千年。

黃河故道地區的羊種小尾寒羊,生性好鬥,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都喜鬥羊而樂此不疲。久而久之,已成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丁無災的一種民俗活動。在《唐書·藝文志》一書中,唐代絲織工藝家、畫家竇師綸就在內庫畫本《鬥羊》中畫出黃河故道鬥羊時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