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19日,从“钻石公主号”上检查结果呈阴性且无症状的500名乘客被允许下船,利用公共交通回家。


这其中有14名准备登机的美国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最终,这些患者与其他人一起上了飞机。


香港澳洲也相继接回了自己的人,虽然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有15名澳大利亚人,他们就不愿意和自己的家人分开,没有选择离开。目前船上仍有2000人左右。


下了船的人之中有很多日本人。他们一出来,不是跑去吃寿司就是去泡澡。真的是心大。不仅仅是心大,日本政府也没有对这些人进行一些措施,以为是阴性就可以了?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一个能证明是阴性的检测,就可以证明自己没有患病吗?


想的实在是简单,根据我们国家的经验,检测两三次呈现假阴性的情况比比皆是。


2月3日,武汉中南医院影像科的教授张笑春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诊断2019-nCoV肺炎的主要依据。强烈建议政府征用酒店、宾馆或学生宿舍,收纳疑似以及大部分医学观察者,强制隔离治疗!”


张笑春教授通过大量的样本对比之后发现,核酸检测存在大量的“假阴性”,提出CT影像作为诊断依据。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这条建议,在2月5日就得到了国家卫建委的认可,随后在武汉各地开始建设“方舱医院”,征用学校。


这也是我们已经不再迷信核酸检测的由来。


但是看情况,日本政府依旧在迷信核酸检测。


网友说:日本政府抄作业都不会抄。不仅仅体现在检测上还在于对待疑似病例的隔离上。


其实这并不是日本政府不会抄而是他们不愿抄。


这种态度在对待“钻石公主号”上就能够体现出来。


2月18日晚,曾赴中国、非洲多国参与抗击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岩田健太郎在他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讲述了在这艘邮轮上令人震惊的发现。


“‘钻石公主’号就是一台新冠病毒的生产机器。在船上所看到的一切让我非常震惊,几乎要昏过去,在20多年的防疫工作经历中,我从未感到自己的感染风险如此之大。即使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与北京抗击SARS时,也没有那么令人恐惧。”


其实情况的严重性,远比岩田描述的要严重,在钻石公主号上,乘客2706人,一共1353间房间,传染一个就相当于传染两个,其中2184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70岁到79岁的老人就有1008人。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2月1日,钻石公主号上检测出来一一个确诊病例,2月4号被允许靠岸。但是在这之前,钻石公主号就已经在冲绳停留过了,游客还下船去游玩了。


冲绳一个出租车司机2月13日被确诊,原因就是搭载过钻石公主号的游客。


那么之后呢?这个司机拉过多少客人?


在疫情之初和日本政府允许“钻石公主号”靠岸的那一天起,日本政府就钻石公主号“先检测后隔离”还是“先隔离后检测”开始了争吵,最后还是先检测的看法占据了主流。


但就算是先检测,检测的效率也是十分的低下。根据岩田的说法检测人员根本不是专业从事检测的人员。另据媒体报道,这些负责检测的人员在每天下班时间到了之后,就停止检测,回家去了。


直到2月12日一共才检测了400多人,随着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日本终于承认自己的先检测后隔离方案失败了。


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先隔离后检测的方法呢?


先隔离就必须有隔离的地点,钻石公主号上乘客就有2700+人,征用最大的酒店也只有1400间房间,民营医院也不愿意接收这些人,因为他们不是医院的服务对象。没有隔离的地点那就没有办法隔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不想增加国内确诊人数。当乘客踏上日本国土的那一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这些人如果确诊了就会算在日本确诊人数里。钻石公主号是英国的邮轮,根据属地原则,只要没下船,就不算是日本负责的。


日本政府及媒体每天在发布确诊人数时,采用的日本国内和日本境内两种说法。日本境内,就是包括“钻石公主号”上的人在内。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增加本国确诊人数。


日本这么做,其实都是为“名”所累


从一开始允许钻石公主号靠岸就是为“名”,随后的佛系抗疫,也是为名所累。


前文说了,钻石公主号,不是日本的邮轮。日本允许靠岸,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出于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世界卫生组织的优秀成员,就连大会主席都是日本人,日本更是世界上的政治大国,所以日本觉的在关键时刻,日本要承担起这种责任来,展示一下日本的大国风范!


为了体现日本对抗病毒的能力,一开始,日本说,不允许各国接回自己的公民,产生的费用,日本全包了,不公布确诊的患者的国籍等等。结果呢?不仅仅允许接了,还公布了国籍。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日本接受钻石公主号是为了国际名声,随后放弃之前制定的方案和放出去的话,则既是为了国际名声也是为了利。


日本先期为名,很显然,这和日本一直谋求的政治大国地位的政策相符合。政治大国意味着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占据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主动接纳其他各国拒绝的钻石公主号,特别是目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国际关注。


一个人想要红需要别人的关注,一个国家也不例外,做好事的同时还能让别人知道,那么对于本人的形象提升不止一点半点,未来也可以拿来做资本。


日本今年还是奥运年,日本已经为了今年积极准备了四年,酒店扩建,订单饱满。


如果国际游客因为恐慌不来日本,那么日本的经济今年必定暴跌。这个损失目前的日本损失不起。


东京奥组委也在19日宣布,没有B计划,将如期举行。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要说日本没有能力防控疫情,那也是不可能的。日本近代以来,遭受地震,海啸的灾难远比我们要知道的多。


在日本基本每年都要遭受那么几次地震灾害。比较大的灾难近几年里就有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历经这么多次的灾难,在日本国内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由厚生劳动省负责,但体系覆盖还包括八个派驻地区分局、十三家检疫所、四十七所国立大学医学系及附属医院、62家国立医院等。此外,还形成了以各地都道府县为单位的地方管理系统。包括各地卫生健康局、卫生试验所、保健所各城镇保健中心等等。


日本的的经济近年以来持续低迷。去年第四季度,日本GDP按年利率计算同比萎缩6.3%。


国际贸易摩擦也在持续影响日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受到疫情的影响,日本在中国的汽车生产厂迟迟开不了工,原材料和零部件也无法供应日本。


日本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受外部事件的制约很大。国内第三产业占比很重。


自从安倍以来,日本奉行的安倍经济学,一直从三个方面改革日本的经济。


  • 一是,金融宽松先行。
  • 二是,政府扩大财政支出
  • 三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


在施行的过程中,虽然造成了金融独行的局面,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金融宽松先行的目的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日元升值的态势,为自己国家的产品出口提供方便。比如说在日本一个玩具100日元,如果这个时候在国际上,10美元可以兑换100日元,那么这个玩具出口的价格就是1美元,(当然考虑到关税等等税这个价格会更高,但是在这里不考虑税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RMB在国际上兑换美元的价格是1美元兑换120人民币,在中国卖100元的同样的玩具,出口的时候,标价就低于10美元,日本玩具在国际上就没有了竞争力。(假如1美元换10日元,现在1美元可以换9日元,这对日元来说是升值,反之则为贬值。


安倍经济学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日元兑换美元的价格上升的趋势降下来,让日元在国际上不那么值钱了,那么日本的产品出口到国际上就能够获得价格上的优势。


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因为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多余的钱,也没怎么产生效果。


但是在第三点上一直以来却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一个是很多日本企业在海外设立工厂,每年从海外回流的资金,支撑起了日本GDP的小半壁江山。比如日本汽车产业在中国设厂。另一个就是服务贸易业的日渐成为支柱产业。


2017年的时候,日本接待的境外游客就已经差不多和中国相仿。去年国庆期间四分之一的中国游客去往了日本。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访日游客带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消费。


疫情之下为名利所累的日本


随着日本“观光立国”的政策的确立,这种旅游消费所创造的GDP更加的大。


无论是日本的金融还是旅游,都是极其依赖国际声誉的事情。日本国内一旦形成恐慌情绪,消费的减少极可能促使经济迅速陷入崩溃之中。


日本的佛系防疫未必不是在学习新加坡,之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电视讲话里说新冠疫情的致死率(湖北以外)和流感差不多,所以新加坡把这项疾病当做流感来处理。


这未必不是一种办法,但是这是新加坡的无奈的选择,效果怎么样还得另说。


以日本的经济体量来说,目前采取的这种办法赌博的性质很大。既不愿牺牲短期利益,也不愿意放弃经济的增长。最终伤害的还是日本自己人。


昨天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说,要做好和病毒长期共存的可能的准备。如果长期共存那么肯定没法彻底消灭。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疫苗和特效药肯定会大面积普及,那个时候完全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做普通流感完全是可以的。那么对于日本来说,只要挺过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这段日子就完全可以了。


如果这段空窗期内,在日本大面积爆发,受害的是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