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型肺炎情緒而買商業保險,好不好?


因為新型肺炎情緒而買商業保險,好不好?


最近有好些朋友都是問新型肺炎的保險問題

實際上,對於普通人,現在馬上投保的話啊,新型肺炎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商業保險可以起到很大的保障的作用的。對於普通人,“臨急抱佛腳”效果不是很大。

說說現在買意外險、壽險、重疾險、醫療險的效果

一、 意外險——新型肺炎是疾病,不是意外,意外險一點用處都沒有

二、 壽險——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壽險對於疾病身故都會有90天 的等待期,就是今天買了,要90天后疾病身故,才能賠付。針對新型肺炎90天后身故才能賠付,沒什麼大用處

特例就是例如陽光人壽針對新型肺炎導致的身故,無條件取消了等待期,就是今天買,5天后確診新型肺炎也導致身故了也賠付。

三、 重疾險——首先,重疾險針對疾病都是有90天的疾病等待期的,就是90天內確診或者發生的疾病都不賠付。

然後,確診新型肺炎是達不到重疾病種的理賠條款的,輕度症狀或者中度的症狀都也很難達到重疾病種的理賠條款,非常嚴重的話,才有可能達到例如【深度昏迷】這類重疾病種的條款標準,而目前針對新型肺炎的致死率和致重症率也數據不足,目前也沒有針對新型肺炎重疾病種的理賠,用處不是太大。

例如工銀安盛的御享人生這類,帶有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對於身故是沒有等待期的,就是今天買,10天后確診新型肺炎然後身故了也是賠付保額的。這種是很特殊的情況了。

四、 醫療險——都知道新型肺炎在疑似狀態還有確診後,所有醫療費用都是政府兜底的。

所以商業的醫療險作用是不大的。

而現在幾乎所有保險公司都放開的醫療險責任,去除免賠額,免等待期等,這個就等於人有我有,因為一家保險公司開了這個頭,其他就只能跟進,不能人有我無。相當於重疾病種25種統一規病種範其實最為重要,佔到理賠的95%以上,但是隻要有一家保險公司把病種擴展到了80種來吸引眼球,其他保險公司就要跟進到100種120種的道理。

另外那些說人工肺政府不兜底,商業醫療險才賠的,這個是謠言。人工肺的醫療費也是政府兜底的。

之前就已經買了的商業保險,針對新型肺炎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保障,起碼重疾險有一定程度保障到的可能,壽險是能夠保障到的。

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傷害可能說是致命的,現金流斷了可能一切都玩完。

但是對於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來說,保險公司都是大企業,股東都是大頭,現金流平時就極其充沛,所以都是疫情的貢獻方,也要感謝保險公司的貢獻!!

現在這個疫情階段,所有的保險公司目前都在為疫情做的貢獻,

1、 部分保險公司都直接捐獻了物資和錢

2、 幾乎所有保險公司都為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了保障,我知道的都超過了40家,參考文章

3、 保險公司都在拼了老命的想在這個時候能夠多賠錢,第一是抗擊疫情的目的,第二是大家對疫情的關注度及其高,保險公司賠錢也相當於做廣告。

針對所有符合條款的,理賠都綠色通道,甚至當天申請理賠,當天到賬的。醫療險方面,就算政府兜底,保險公司也有一些搶前墊付理賠的動作。

我內心其實是不太建議僅僅就目前新型肺炎的情緒和恐慌之下,就慌慌忙忙的買保險的。保障型的險種,特別是健康險,是有健康告知的,而因為情緒而投保,健康告知如果不夠嚴謹,以後會帶來拒賠、解除合同的風險。

因為疫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現在所買的保險都是迴歸正常的,理賠正常、規則正常等都正常。疫情過後,針對個案的理賠,是不會有什麼理賠綠色通道的。

但是在家無聊,始終一直樂觀理性的,這段時間就是很好靜下心來去了解保險基礎、投保邏輯的時候了,認真想想未來怎麼走,也規劃起保險。

無論以後遇到什麼樣的黑天鵝情況,都能從容的應對。

保險,除了應對我們個體的黑天鵝事件,還能使我們更加無顧慮的踏實前行。

一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光輝,看到了很多勇氣。

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是帶著畏懼前行。

致敬所有一線的逆行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