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和无轨电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轨电车就在一些大城市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仍然可以看到几条保留的无轨电车线路,这也是一个纪念。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深圳蛇口的工地上竖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时,他们已经拉开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无论如何,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穿的衣服大体相似,颜色主要是灰色、蓝色和绿色。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服装更换的速度相对较慢。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场机制已经成熟,时尚潮流加速,越来越多的洋装进入中国,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有15万个工商户。1981年5月,《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员雇工算不算剥削”。为此,《人民日报》开设了一个关于如何处理鱼塘承包问题的专栏,并进行了三个多月的讨论。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工商户普遍的疑问。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北冰洋汽水是一代人的记忆。它是由北冰洋食品公司生产的。其前身是创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它于1949年被国有化,并更名为北京新建制冰厂。20世纪80年代,北冰洋汽水达到了顶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北冰洋汽水的身影。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突破了长期禁锢的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枷锁和束缚,激发了创新的伟大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激发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城市的百货商店、百货公司、肉店、蔬菜店、副食品店和饮食店发展到农村地区。城市和农村商店都是国有商店,他们的员工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对象。那时,购买许多物品都需要票据,如粮票、肉票等。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20世纪80年代,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在农村地区拥有一辆自行车是非常自豪的。那时,买自行车不容易。“那个年代物资紧缺,购车票是按等级进行分配的。许多工厂一年只有四五张票,还是那种1000多人的工厂。”

历史老照片,80年代的中国,春风吹大地,百业复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