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文丨鲨鱼会飞@bigfun社区

REMEDY厂商制作的的新游《CONTROL》将新怪谈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款游戏相比主流大作显得有些另类,因为这是近年来首个以新怪谈为内核的大作。新怪谈这个曾经在国内极其小众的话题,正逐渐被广大玩家所熟知。那么新怪谈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怎么去了解新怪谈?我想以一名普通玩家的视角,来分享我对新怪谈的认识。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怪谈的起源

首先,“怪谈”(又叫“怪奇”或“怪谭”)最初是日语中的一个名词,用来总呼日本自古以来的灵异故事。本质上怪谈这个词,是从日本语流传过来的。在中文世界,怪谈的含义就是指那些奇异,怪诞的虚幻故事。

怪谈的最初源头要追溯到18世纪流行的哥特文学。“哥特”是生活在罗马帝国东北边界的一个日耳曼部落。公元376年,该部落开始联合其他部落向罗马帝国大举进攻,并于410年攻克罗马,在城内大肆掠夺,无恶不作。因此,哥特这个词和黑暗野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哥特小说最早发源于霍勒斯·渥波尔所写的《奥托兰多城堡》。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住着幽灵的闹鬼房屋、癫狂、家族诅咒、吸血鬼、狼人等元素,保留有大量的中世纪特征,同时故事情节往往黑暗恐怖,人们称其为哥特式小说。虽然这些鬼怪对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已经是陈词滥调,但哥特小说伟大之处在于它标志着现代小说放弃了单纯的写实主义,第一次将超自然元素融入到小说之中。可以这样说,哥特小说就是恐怖,惊悚,奇幻文学的共同始祖。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怪谈的诞生

当19世纪的读者开始厌倦满地的血浆,修道院墓地里的僵尸时,哥特文学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让位于一种新的恐怖文学类型——怪谈。

说到怪谈,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代表性人物。第一位是埃德加·爱伦·坡,被公认为是怪谈文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19世纪黑暗浪漫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作品常常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虽然一生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

第二位便是H·P·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神话的开创者,想必游戏玩家都比较熟悉,近年来以克苏鲁神话为背景的游戏越来越多,《血源诅咒》《沉没之城》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克苏鲁为代表的怪谈小说更多的是调动读者的自我怀疑和想象去塑造诡异的氛围。其短篇故事更多的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诉故事作者身上离奇的经历,这些故事往往曲折离奇,描写的手法也往往语焉不详,常常使用“不可描述”一词一笔带过,并在结尾才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完整真相。虽然各短篇故事相互独立,却都发生在同一个世界观之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拼凑出这个恐怖世界的大致面貌。

洛夫克拉夫特在其《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中给出了自己的对怪谈小说的看法:

“真正的怪奇小说不只是神秘谋杀、鲜血淋漓的骨头和叮当作响的锁链。它必须要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难以名状的恐怖氛围。必须要有一种暗示,它沉重而凶险,是人脑中最恐怖的念头——保护我们不受未知世界的混沌与恶魔侵害的自然法则已经消失或溃败。”

另外,洛夫克拉夫特尤其喜爱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怪奇小说。以克苏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从此都被划分到了一个新的名称之下,那就是怪谈。针对这一类作品,评论家往往不用恐怖来形容,而是称之为“狂野而怪异的(weird)”。

未知的,难以名状的恐怖是这一时期怪谈文学的主要写作元素。这种隐晦的写作风格,完全颠覆了过去传统的哥特小说套路,奠定了怪谈小说在20世纪恐怖文学的霸主地位。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新怪谈浪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怪谈小说,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小说往往跨越了多个文学领域,而不仅限于奇幻。2000年的时候,一本名为《佩迪多街车站》的奇幻小说横空出世,此书后来被认为标志着新怪谈的正式登场,其作者为柴纳·米维尔。小说评论家MJ·哈里森在介绍柴纳·米维尔的另一个短篇小说《列车》首次使用了“新怪谈”一词来概括这些“特别”小说。2003年他在《第三选择》杂志的网络版上面发帖:“新怪奇。谁在践行它?它是什么?它是否存在?”,引发了关于“新怪谈”的争论。

2001年到2003年是“新怪谈”文学的上升期,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个时间发表的。包括杰夫·凡德米尔出名的《龙涎香》系列、杰弗里·福特的城市三部曲、保罗·迪·菲利普的《直线城的一年》、斯蒂芬·斯温斯顿的《烽火纪年》、KJ.毕晓普《蚀刻之城》和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等的早期短篇作品。

2014年,杰夫·范德米尔《遗落的南境》,打败了刘慈欣的《三体》,获得美国星云奖,把新怪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这部作品中文的出版,让新怪谈真正的被国人所熟知。如今,杰夫·范德米尔和柴纳·米维尔成为了目前新怪谈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两位作家的风格大相径庭,柴纳.米耶维的写作风格带有诡异幽默感,擅长借助奇境探讨真实人生和社会文化议题。而杰夫·范德米尔更擅长构建一个末世图景,将荒诞和现实自然结合在一起。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新怪谈之谜

在谈论新怪谈是什么之前,有必要了解下新怪谈出现的背景。

首先,新怪谈的出现,一是得益于1960年代的科幻新浪潮运动,以MJ·哈里森、迈克尔·莫考克、JG·巴拉德等作家为代表的科幻新浪潮作家,其作品模糊了科幻与奇幻的界线,为我们带了《沙丘》与《星球大战》。新浪潮运动极大的推动了新怪谈的出现,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新怪谈大多是跨类型的小说。另一个则是20世纪80年代新恐怖小说的崛起,代表是克里夫·巴克的系列艺术创作。这类小说将重点放在描写畸形扭曲的肢体本身,强调用一览无余的,细节性的手法来展现恐怖。新怪谈正是借鉴了这种描写手法,成功将自已与克苏鲁为代表的旧怪谈区分开来。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新怪谈的运动带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目前的新怪谈小说常常抛弃了荒郊野岭和地下古城,更多的将故事场景设定在现代都市。另外,新怪谈同时也抛弃了很多宗教和神话题材,科学和科技元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对于什么是新怪谈,目前众说纷纭,我们看一看作家们是怎么说的。

新怪谈的领军人物杰夫·凡德米尔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一种以都市为舞台的架空世界小说,它颠覆了传统奇幻中常见的概念演绎,并以真实复杂的真实世界为起点,创造出兼有科幻与奇幻元素的设定。"

柴纳·米维尔描述“新怪谈”是:"一场高质量幻想作品的井喷正在全球,或者说,主要在英国幻想小说界出现,这些作品展示出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栩栩如生的虚幻现实,五花八门的作家也都跻身创作。"

不过基于我自己的认识,我认为以下的观点很好的抓住了新怪谈的本质:

一种非常明确的想要突破现有的文学壁垒,跨越不同的文学类型,以此来为文学世界添砖加瓦,作出从未有过的贡献的奇幻小说。

writing that seeks to explicitly transgress the existing boundaries of genre fiction in pursuit of new works of literary merit which couldn’t have emerged from the prior status quo.

新怪谈究竟新在何处,总结起来:一是跨类型写作,不同于新浪潮运动,新怪谈是带有明确的目的跨类型写作。二是它较多采用细节性描写手法来传达某种情绪和气氛。三则是新怪谈更多的属于都市类型小说。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怪谈自诞生以来就有如此大的争议,甚至会有人质疑它是否真的有必要存在。探究其原因,首先新怪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另外一点,新怪谈目前的种种表现与其说他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倒不如说他是一种建立在怪谈小说基础上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和特点要更为合适。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新怪谈的衍生

在了解了什么是新怪谈之后。就不得不提与新怪谈有关的一场网络集体创作运动——SCP基金会。之所以要介绍它,是因为它和新怪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首先,SCP基金会网站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故事是由全球网友基于网站制定的写作规则和世界观背景而共同创作出来的。现实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着这么一个组织。背景设定上,SCP基金会的目标是收容全世界各地出现的异常物品,个体及现象,其本身运作被认为不受各个主要国家政府的司法管辖权,有自己的行政体系和安全部队和科研机构,可以理解为隐形的跨国组织。发布在网站上的这些故事大多以其中的研究人员为视角,讲诉了基金会是如何在全世界收容研究这些异常物体的故事。有些故事想象力十足,却又荒诞怪异。得益于互联网集体创作,故事的风格大多应人而异,其中有些充满了荒诞与奇幻,有些又让人感受到恐怖和悬疑。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例如,序号为SCP-173的故事就讲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不眨眼时会静止不动,一眨眼就会瞬间移动的雕像。这座雕像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瞬间从背后把观察者的脖子拧断。因此基金会要求研究人员进入隔离间必须三人以上陪同进入,并在要眨眼时提醒队友。总而言之,SCP网站中每个故事以科研记录的方式对异常物体描写的非常详细,以假乱真,仿佛就是真实世界发生的事。

所以,当大多数人谈论新怪谈时,常会牵扯到SCP基金会。这是因为它和新怪谈的特点高度吻合,其中有很多跨类型的故事和细节性的描述,再加上网络的娱乐效应,使其一度成为了网路上的都市传说。

新怪谈已死,“新”怪谈永生


新怪谈已死,下一怪谈永生

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怪谈,其历史并不长。目前有关新怪谈的影视游戏创作还十分稀少,REMEDY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在游戏方面,我最推荐的就是《CONTROL》,剩下的就是几年前的独立游戏《SCP收容失效》以及《SCP秘密实验室》。

文学方面,可以阅读杰夫.范德米尔三部曲《遗落的南境》和他的新书《异形博恩》,柴纳·米维尔的《鼠王》,《城中城》,这些作品都有中文版,对了解新怪谈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对文字不感兴趣,那么看一看改编自《遗落的南境》的电影《湮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新怪谈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体系,倒像是奇幻作家们各显神通走出了一条条自己的路,最后碰巧汇聚到了一起。同时,新怪谈是一场我们正在经历的文学运动。当某种类型的文学大行其道时,正是某种新的潮流在暗处萌芽生长,蠢蠢欲动。如同旧怪谈取代了哥特文学,新怪谈超越了旧怪谈文学。就像杰夫.范德米尔所说:“新怪谈已死,下一怪谈永生。”怪谈文学永不停歇的本质注定了会有下一个“新”怪谈的诞生。只是,下一怪谈在哪里,什么时候会来,又长什么样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