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為什麼在國內大力發展建設高速公路?

梁民正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要想獲得充分的發展,沒有良好的交通條件作保障是不行的,特別像印度這樣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每天的人員流動量與貨物流動量非常巨大,實事求是地說印度現有的公路交通系統根本無法滿足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巨大人員和貨物流動的需求。當然印度擁有規模龐大的鐵路網絡,但這些鐵路很多修建於英國殖民時期,技術水平已經相對落後,加上印度鐵路系統的管理部門工作不得力,使印度的鐵路運輸每天都超載,經常性地出軌或翻車,據統計2013年至2014年間印度發生鐵路列車事故118起,2016年至2017年間發生73起,2017年至2018年間發生47起。由於鐵路運輸事故頻頻,造成的平均傷亡很嚴重,很多人出門無奈只能儘量選擇公路,這給公路交通帶來了巨大壓力。



隨著印度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員和貨物的長距離流動越來越多,在鐵路系統短期內無法獲得質的升級的情況下,印度政府恐怕只有寄希望於多修建高速公路了。而且從增加就業、拉動國內經濟需求的角度來說,修建高速公路也確實是個好辦法。另外,由於現在印度與外部世界交流越來越多,而且印度需要引進外資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可如果交通條件不改善,無法保障人員和貨物實現大批量快捷地流動的話,外國資本怎麼會來印度投資呢?因此從長遠來看印度政府大修高速公路確實是必要的。


印度政府大力發展高速公路建設,還有利於國家在戰時能夠快速調兵遣將和運輸戰爭所需要的物質。畢竟由於印度自身所面臨的特殊的地緣政治形勢,印度軍隊還是經常需要應對各種低烈度武裝衝突的,在鐵路系統力不從心、空運力量相對又不足的情況下,有高速公路的支持也是能夠有利於印度軍隊實現快速機動投入戰鬥的。


廣雅君觀世界


要致富,先修路。印度國內將掀起一場“公路革命”。

近日,印度通過一項規模史無前例的基建計劃:5年內投資1070億美元(約合7萬億盧比),用於改造國內8.3萬公里的交通路網。屆時,印度的高速公路路網的長度將達到15萬公里。

這項名為“巴拉特馬拉”(Bharatmala)的高速公路修建項目由莫迪政府於2015年提出,旨在整合印度內部許多進度不一的公路修莫迪政府上個月撥款2.56億美元升級邊境道路。

然而,印度決定重振雄心勃勃的三邊高速公路計劃——將該國東北部與泰國及其之外相連,標誌著新德里和北京在地緣和經濟影響力上的競爭進入新階段。

報道稱,過去兩年中,印度政府已簽署價值47億美元的邊境道路建設合同。這其中包括從印東北部曼尼普爾邦的莫雷經緬甸的達木,最終到達泰國眉索的高速路。在新德里全新的辦公室裡,印度國家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發展公司財務總監桑傑正與負責東北部道路建設的承包商開會。通過緬甸直通泰國的高速公路項目就是該公司在47億美元合同中分得的一杯羹。

印度觀察家基金會學者約奧米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大力推進南北經濟走廊建設,印度則要建起與其東部鄰邦的陸路連接建計劃,建立一個既連接大城市、港口、宗教聖地和旅遊景點,也包括偏遠農村和邊境地區的公路網絡。除了修建新的公路以外,“巴拉特馬拉”還包括對既有道路基礎設施的維護和升級工作。

用印度智庫觀察研究基金會經濟學家夏瑪(Mihir Swarup Sharma)的話來說,印度民眾二十多年來的期盼終於要落實了。





侃侃說明星


印度是亞洲南亞地區的大國,自詡為印度洋的霸主,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文化,印度人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與中國比拼高鐵、鐵路里程失敗後,印度人又一次高調宣佈,印度的高速公路排名世界第一,總里程有3.4萬公里。印度政府在近年來,正在國內大力發展建設高速公路。

不過,據國內專家表示,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僅為942千米,不到中國高速公路里程的1%。中國才是高速公路世界第一,2017年中國高速公路里程為13.6萬公里。印度所謂的高速公路是不封閉的,你不僅可以看到散佈的行人,還有騎摩托車的人,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一兩隻悠閒的大象在高速公路上散步。這在中國的高速公路上是絕對不可能看得到的。

實際上,印度號稱擁有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里程,印度對於公路的劃分有著自己的標準。主要是把印度國內能夠算是路的都算上了,有些根本是就土路,根本不能算是高等級公路。如果按照中國的標準,高速公路是指能適應年平均晝夜小客車交通量的為25000輛以上,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並且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如果按照中國的高速公路的標準,印度大概有942公里算是高速公路了。包括孟買到普那高速公路93公里高速公路、古吉拉特邦阿墨達巴德到瓦多達拉95公里高速公路、齋普爾到雞上架90公里高速公路、泰米爾邦有32公里高速公路、安德拉邦有158公里高速公路等等,分佈相當的零碎。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印度政府為啥在這幾年裡,想著要大力發展建設高速公路了呢?首先,像印度這樣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每天人員流動量和貨物流動性是非常巨大的,沒有一個良好的交通體系是不行的。前二年,印度政府投資高鐵,但深感投資太多,而且民眾也強烈反對,認為建高鐵與印度現在的國情不符。

那就依靠鐵路吧,但是印度雖然擁有規模龐大的鐵路網絡,但這些鐵路很多修建於英國殖民時期,技術水平已經較為落後,加上印度鐵路系統的管理部門工作不得力,使印度的鐵路運輸每天都超載,經常性出軌和翻車。僅2017年至2018年間就發生了47起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員的傷死。很多人出門不敢坐火車,只能選擇公路,這給公路交通帶來巨大壓力,這也就迫使了印度政府開始在國內大力發展高速公路。

再者,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遲滯了印度經濟的發展,由於現在印度與外部世界交流越來越頻繁,而且印度需要引進外資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可是如果交通條件太差勁,無法保障人員和物流實現大批量快捷流動的話,外國資本怎麼可能再來印度投資呢?在鐵路短期內無法獲得質的升級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只能靠大力發展高速公路建設。只是印度所謂的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要遠比中國低得多。至少多數是一些等級不高的公路。

最後,印度政府大力發展高速公路建設,有利於國家在戰時能夠迅速調來兵源和物資。目前由於歷史原因印度與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領國關係不佳,如果依靠鐵路來運送兵源和物資力不從心,而空運力量又不足,所以,有高速公路的支持就能夠有利於印度軍隊實現快速機動,並且高效的投入戰鬥。

印度人自稱高速公路世界排名第一位,但實際上,印度把高速公路建設的標準降得很低,有時把土路也算是高速公路了。印度之所以近年來大肆修路,主要是鐵路不給力,高鐵用不起,只能修高速公路。同時,印度經濟要吸引外資,而交通等基礎設施過於落後,肯定會影響到印度經濟未來發展。當然,印度也考慮過,與鄰國進行低烈度的武裝衝突時,高速公路能起到更好用於戰爭的作用。


不執著財經


印度的人口和中國差不多,都屬於人口大國,印度基礎設施很差,看著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成功,應該學學我們中國發展模式的一種參照吧!


SC進口瓷磚


改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為經濟打好基礎,借鑑了中國模式。


小朱圈生活


應了中國那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熱點話題不怕噴


高速公路是連接兩地區,首先起到的作用就是兩地區的互通有無。

另外高速公路上邊是跑車的,而且是跑快車的,有了高速公路兩點之間的距離所用的時間大大的降低,相當於提高了效率。

現在的印度,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阻礙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路。經濟要想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必須跟的上,印度這麼想要高速路,說明基礎設施已經嚴重影響印度的發展了。

所以印度重視基礎設施,迫切想建高速公路。


閒來說一說


唉,印度人也是,好好的搞一條高速公路,在搞幾條高鐵線路,發展不就快了嗎,百姓生活就富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