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何被唐朝皇帝封为始祖?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朱八戒CC


每推翻前朝,创建一个新朝代,皇帝都需要一些有神话色彩的背景,这是为了证明天子的身份,统治的合理性,同时,让人们相信,这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当皇帝。

比如刘邦的母亲,是被龙趴在了肚子上。等等吧,都会有的。

只是唐朝选择了老子——李耳。为何会选择老子?原因比如:1,都姓李;2,老子地位崇高,且已经被神话。


苏醒清晨


盛世王朝刚建立,皇帝赶紧找来“老子”做祖先,去除胡化气息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也是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生著书立说,后世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对他尊奉有加。这种尊奉在唐朝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通过几件大事,我们可窥一斑: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并在老子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创建祠堂;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为之扩建李母庙,规模宏大,称为洞霄宫;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并立《道德经注》碑一通。

有唐一代,对老子尊崇有加,不仅自称是老子后裔,还屡屡行追封之事。这是为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从姓氏来看,李唐皇室同姓,或有某种联系,又或许没有关系,没有人说得明白。但在隋朝末年,一条李氏当王的谶言则传得沸沸扬扬。这条谶言脱胎于晋代的一个传说:老子后裔李弘当有天下。李弘是道教太上老君降世化名,当时农民起义中大都打着李弘降世的旗号。正如《老君音诵诫经》所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从此,老子、李氏、道教、皇帝之间便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

及至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老子后裔将要取代隋朝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因为这个传闻,隋炀帝误杀了与李弘同音的左武卫将军李浑及其侄子李敏。这是在朝内。在朝外,扶风人唐弼聚众十万起义,也“推李弘为天子”;李轨割据凉州也曾深信“李氏当王”。可见,当时“应谶当王”是普遍受到欢迎的。

李渊晋阳起兵犹豫不定,后来道士王知远密献李氏为王之类的图谶,这才打破了李渊的心理障碍。及至李渊得以称帝,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氏当王”的谶言。

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胡化气息浓厚,李渊自称老子后裔自然难以使人信服。所以,李渊称帝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追认老子为祖宗,并将道教提高到“本朝家教”的尊崇地位。李世民即位时,更是发扬了李渊的做法,坚决拥护老子祖先的地位,还将道教地位进一步提升,位列佛教之上。

老子由民间进入宫廷,道教上升为国家宗教,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孤独的修路郎


唐朝皇帝是反叛隋朝得来的皇帝,虽然名义上讲的是隋朝禅让皇帝给李渊,但是事实是什么相信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而在中国古代是很看中名头的,所谓师出必有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欺骗世人,很多时候,有些开国皇帝会编造自己的身世,或者强行给自己编故事,整点传奇色彩。让民众相信这个皇帝并非凡人,有天子气运啥的。事实上李渊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差不多也是如此,并不完全可信。


隔壁狐狸小姨


是因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而唐朝是李渊、李世明父子开创的李姓江山,唐高宗李治和唐明皇李隆基先后追认老子为自己的得姓始祖,是有意在往自家脸上贴金,想证明自己根红苗正,君临天下是天命所为人心所向。真实的历史与其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因为老子是地地道道的纯种汉人,而李渊家族一脉是胡汉混血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