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属于外族入侵还是和李自成一样是地方造反?

2020年还在用苹果4


清朝乃女真族,是金国的后裔;后改满州族与中原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习惯于草原生活;明朝是汉人统治,汉族统一天下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比较高的提高;由此可见清朝入关实属外族入侵;但是入关以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想变现实


公元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率军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北京城,并一举打败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第二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

  • 爱新觉罗•福临

关于清朝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有人说它是外族入侵,也有人说它和李自成张献忠一样属于地方造反,那么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 李自成

其实这事要从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说起。公元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祖上有一个叫猛哥帖木儿的,原为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后来被明成祖朱棣封授建州卫指挥使,执掌建州左卫,随后升至右都督。

  • 猛哥帖木儿

从那时开始,他就成了明朝的官员,为明朝效力。

公元1433年,明辽东都指挥佥事裴俊奉命前往斡木河,接回被忽刺温女真虏掠的人口。同时,明宣宗命令猛哥帖木儿和其长子阿古,让他们协助裴俊行动。

在行动中,猛哥帖木儿和长子阿古在战斗中负伤阵亡,明宣宗下令厚葬,建州左卫则由他的弟弟凡察掌握。公元1437年,猛哥帖木儿次子董山被明朝认命为指挥使一职,随后后升任都督佥事。董山野心不小,经常与叔叔凡察争卫印。

明朝为了解决两人之争,又增设建州右卫,升为都督同知。董山掌建州左卫,凡察掌建州右卫。自此建州女真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合称“建州三卫”。

  • 爱新觉罗•董山

然而,董山数次勾结蒙古,率军入关对边民烧杀抢掠多达10余万,并且阴附朝鲜,大有自立为王的架势。明军几次镇压,都无济于事。自傲的董山口出狂言,朝廷上下震怒,出重兵镇压董山。

在明军的攻势下,董山心中惧怕,只得去京师谢罪,被明廷斩杀。随后其长子长孙袭职,维护边疆安定长达30余年。

董山三子锡宝齐篇古生子福满,福满生子觉昌安。公元1543年,觉昌安生四子塔克世,后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子便是是努尔哈赤。

  •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由此可见,从努尔哈赤的世祖猛哥帖木儿开始, 世世代代都为明朝效力,有的更是战死沙场。所以清朝的入关和李自成建立大顺、张献忠建立大西没有区别,都属于地方起义。


梧桐说史


黑熊精来回答

清军入关既算外族入侵,也算地方造反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后金的前身是建州女真。明朝时女真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这三部归明朝的奴尔干都司管辖,所以建州女真是明朝的一部分,女真人也是大明的臣子。其中建州女真离中原最近,势力也最强。

16世纪末,建州女真出了一位枭雄——努尔哈赤,此时明朝正值万历时期,万历时期朝廷的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努尔哈赤趁此机会迅速崛起,带领建州女真吞并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后实力大增,于1616年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并颁布“七大恨”,正式向明朝开战。

七大恨

后金军于1619年在萨尔浒战役中打败了明军,称雄东北,后于1636年改元“清”,正式称帝,并于1644年说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正式入关,很快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外族入侵

说他是外族入侵的原因是:清朝入关前统治者说满语,写满文,努尔哈赤时期甚至歧视汉族,屠杀汉民,史称辽东之屠。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学满族人留金钱鼠尾辫,穿旗服,并大肆屠杀。

地方造反

说他是地方造反的原因是: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曾经是明朝的一部分,所以女真独立也算是地方造反。其次,皇太极时期包括入关之后重用了大量的汉臣,例如:范文程,祖大寿,洪承畴等。显然说清朝是满族人的王朝就说不过去了,这些汉臣也都认为清朝和明朝一样,都是中国。

洪承畴

因此,清朝既算是外族入侵,又是地方造反


黑熊精讲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大抵上有三种。一是权臣篡位,二是国内农民活不下去,被迫造反,农民起义,三就是最惨烈的外族入侵。



而明朝末年朝廷最头痛的两大敌人,清军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造反家身份不必深究,造反的性质也是显而易见。题主所疑惑的就是清军的定义,由于其本身之前也算大明的一份子,最后不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搞独立运动,最终还成功问鼎中原,享268年国祚。这样看确实是地方造反成功。但又由于其民族的特殊性,再加上之前根深蒂固狭隘的汉民族主义。清军入关也被大家看做像蒙元入主中原一样的民族沦丧。



而在我看来,更愿意把这一历史事件定义为辽东地区部分少数民族野心家的造反行为。虽然,现在很多人把清军入关等同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更是发出“明亡之后无中国”的叹息。但从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层面来考虑,从当时的明朝疆域图来看,当时的建州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份子,就像现在的新疆、西藏一样。虽然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但依然是大明的疆域范围。而且努尔哈赤的家族也是大明朝廷封的世袭建州卫指挥使。也是有国家编制,并且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这点就和之前的外族入侵不一样了。无论是金灭北宋,还是元灭南宋。这些从一开始都是国家层面的对决,而不是大清崛起的那样,从地方分裂闹独立,再到和中央政府叫板,最后取而代之。


并且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无论他们的军事实力有多强,也是师出无名。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战争,他们也不会粉饰自己的战争行为,摆出一种是你们逼我的姿态。而努尔哈赤明明野心勃勃,在刚开始统一建州的时候,还摆出低姿态,认大明的实权派人物当干爹,甚至利用大明的军队帮助其铲除异己。而当他觉得自己实力雄厚了,立即撕破伪装,想要造反,还抹着眼泪搞出什么“七大恨”。想让自己的造反师出有名,明明野心勃勃,却摆出可怜楚楚的姿态。一副我是受害者,我没有办法,我是被逼无奈,我受够了的小人物被欺负,愤而反击的正派形象。


就像当年明月在其书中写的那样,“我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我只明白,他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没有经历贸易,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变成奴隶”。大清的入关和李自成攻进北京城的道路都充满了破坏和杀戮。都是文明史上的污点。尤其是后金的崛起,更是一群军事野心家毫不掩饰的叛逆行为,为了一己私利,最终让整个中华名族生灵涂炭。这种毫无意义的造反,无论过去多久,都是罄竹难书的罪恶。


好史不死


说直接一点,努尔哈赤和李自成其实都一样,都是明朝边军造反。努尔哈赤的祖先就跟随永乐皇帝北伐蒙古,努尔哈赤的祖先孟特穆被永乐皇帝封为建州女真指挥使。

努尔哈赤历代祖先都是给明朝当边防军军官,可以说他们家其实是明朝的军官世家,而且还是世袭的,努尔哈赤自己后来也是明朝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的精锐亲兵。

李成梁以十倍军饷豢养女真、鞑靼精于骑射的人为家丁,而且尤其看重努尔哈赤,李成梁“留(努尔哈赤)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努尔哈赤与俱”。李成梁见过能打的人多了,如此看重努尔哈赤说明,其人个人战斗力非常突出,后来,他十几个人以打群架的方法攻下了尼堪外兰的甲坂城。

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的《中华名将》一书收录了孙武以来名将20位,就包括努尔哈赤。从十数人的班组战斗到十万人规模的战役指挥,努尔哈赤是那个时代职业军事家的代表。


努尔哈赤家族给明朝当了200多年世袭军官,可以说在大明,肯定是家养的亲丁。说白了努尔哈赤家族就和同样是世袭军官出身的戚继光家族一样,只是努尔哈赤造反了。

李自成其实也是明朝边军出身,只不过是军事邮差,但是,家族世代精通养马。其本人热爱骑射,李自成战术以诱敌深入为主的战术,将他们逐一击破,不战则以,战则求其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可以说,努尔哈赤和李自成都是明朝优秀的边防军。


深度军事


后金/满清和明朝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既可以算外族入侵,也可以算是地方造反,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这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制度——羁縻制度。

所谓“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其中,“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

中央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羁縻制度兴起于秦汉,此后历代中原王朝都在沿用。到了明朝,这一制度依然存续下来。比如对蒙古草原,明朝就封了一些王爷,甚至连造成庚戍之变的俺答都被分为顺义王。而对于辽东的女真人,明朝也一样采取了这种制度。

因此我们会看到,尽管努尔哈赤口口声声说自己和明朝有“七大恨”,其实并不能掩盖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获得过明朝敕封的酋长的事实。这一点,就连清朝的史官也没法隐去。

但是在明朝的中央政府心里,当女真人的反叛活动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不能把它仅仅视作人民内部矛盾来解决了。因为羁縻制度虽然在表面上赋予那些少数民族自治特权,却在底层逻辑中并不承认它们是自己的一部分。因为这些人既没有对朝廷的纳税义务(朝贡不算),也并不遵守朝廷的法度。一旦发生战争,那其定义就很难定性为是内部农民起义了,况且他们也不是农民。

此外,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满清的统治者有意识地在让别人相信——我们是外人来帮你们家解决问题,而不是你们大明的乱臣贼子,这一点在多尔衮经吴三桂邀请入关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此前的事实证明,对于汉人而言,贰臣贼子可能比入侵者更让人感到厌恶。

实际上,在刚入关的几个月,清朝确实是做到了。只不过后期一段神操作,搞得汉人民变四起,终顺治一朝都在处理这一问题罢了。



青言论史


清朝的建立到底是外族入侵,还是地方造反?其实,从这人的家世便可以得知答案。

此人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地点是辽宁新宾。其6世祖叫猛哥帖木儿,原为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后被朱棣封授建州卫指挥使,掌建州左卫,并晋升至右都督。

从这时起,他就成了大明朝的官员。1433年,明辽东都指挥佥事裴俊奉命前往斡木河,去接回被忽刺温女真虏掠的人口。与此同时,猛哥帖木儿和其长子阿古也接到明宣宗的命令,让他们配合裴俊行事。

最后,猛哥帖木儿和长子阿古在激战中负伤阵亡,明宣宗下旨厚葬。猛哥帖木儿死后,建州左卫由他的弟弟凡察掌握。1437年,明朝授予猛哥帖木儿次子董山指挥使一职,后升任都督佥事。可是,董山野心勃勃,经常与叔叔凡察争卫印。

1442年,为解决两人之争,明廷又增设建州右卫,升他们为都督同知。于是,董山掌建州左卫,凡察掌建州右卫。从此建州女真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合称“建州三卫”。然而,董山的野心并未就此打住。

他数次串联蒙古,率军入关杀掠边民多达10余万,并阴附朝鲜,想自立为王。明廷几次派军镇压,都大败而归。后来,董山还放出话来,扬言“归且复叛”。明廷震怒,开始对董山大规模用兵。

在明军的大举进攻下,董山惧怕不已,只得上书明廷,希望得到宽恕。随后,董山亲自去北京谢罪,被明廷斩杀。董山死后,明朝先后命其长子脱罗,及脱罗的儿子妥义谟袭职。两人维护明朝边疆安定长达30年之久。

后来,努尔哈赤的4世祖、董山的第3子锡宝齐篇古生儿子福满,福满生儿子觉昌安。1563年,觉昌安因功官至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来,他又以明朝地方官身份,约束着部众,使他们极少参与抢掠汉人事件,继而被明朝晋升为都督佥事。

1543年,觉昌安的第4子塔克世出生,后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3子,长子就是努尔哈赤。1583年,觉昌安同其子塔克世劝降叛明的孙女婿阿台,李成梁纵兵屠城,父子一同死于乱军之中。这也是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直接原因。

后来,明朝将敕书30道、马30匹赐予努尔哈赤,并让他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此后,努尔哈赤数次进京述职,并在李成梁的帮助,步步高升。不仅被封为龙虎将军,还做到了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之职,甚至得到了明朝赐予的“蟒服玉带”。

综上所述,无论是努尔哈赤的起兵反明,还是清朝的建立,都属于地方造反,而不是外族入侵。因为从努尔哈赤的6世祖猛哥帖木儿开始,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世世代代也都是明朝的官员,祖上有的更是为保卫明朝而牺牲。

再者说,自唐朝起中国就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此后的辽、金、元、明都是如此。还有,满清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辽宁新宾)、盛京(辽宁沈阳),更是从秦朝开始就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统治,时间持续了几千年之久。

因此,清朝的建立,跟李自成建立“大顺”,张献忠建立“大西”没两样。努尔哈赤的起兵,跟西南土司叛乱、李自成起义和张献忠起义也没两样。说到底,都属于地方造反,反抗中央。



国家网文化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方面看待,他既属于外族入侵,也是地方上的造反,但是由于民族不同,所以外族入侵的性质和色彩要浓一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在满清入关前,他们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众所周知,中原王朝实行的外加政策,一直都是:朝贡体系、藩属外交。也就是说,对于不属于中原的外族,实行羁縻政策。外族的部落或者国家,承认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由中原王朝册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琉球与朝鲜。满族最初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是这样。当时满族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明朝对其进行管辖。例如建州女真,明朝在他们新的聚居地设置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委任各部首领,依照旧俗,各统其属。从这个角度,满族最先是属于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系统的,算是一个偏远之地。他的造反,就如同朝鲜造反。

如果说,吴三桂没有放清军入关,满族人之是活动于关外,那么他最多算地方少数民族势力的独立,不能算外族入侵。但是由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使得满清入关,占领了北京。并与南方的南明政权形成南北对立的局势。一边是汉人的政权,一边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很明显可以判断,入关后的满清,在统一中原及其明朝疆土的时候,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外族入侵。

再看满清入关后的政策,虽然不像蒙古一般,彻底的歧视压制汉人,但其所作所为,仍然带有强烈的外族入侵的手段。削发,斩断了汉人的民族信仰与自豪感;文字狱,对于汉人知识分子的压制;扬州十日,更是对汉人的屠杀;汉八旗,满八旗,包衣奴才制度,也可看出民族歧视。满汉之分是一直贯穿清朝的一个问题,纵然他们已经很大程度上汉化,但民族的不同与分别还是客观存在。

从历史上说,满族入侵属于民族侵略战争,但也带有地方造反性质。但时至今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和国,早已没有了满汉之分与民族歧视,只有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走向更远的未来。


秋山散人


认真说来既属于地方造反,也属于外族入侵。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上(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于明朝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就接受了明成祖朱棣的招抚,担任了建州卫指挥使,正式成为了替明朝守卫东北藩篱的将领。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而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被明军误杀以后,他的心中就种下了反叛明廷的种子。自他以家族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以后,在与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中逐渐打出了名气。在上书质问明廷缘何杀害其祖父、父亲后,他不仅要回了父辈的遗体,还受封正式成为了明朝的将军。因此,在他统一了关外女真各部落以后并建立后金之后的1618年发布讨伐明廷的《祭天七大恨》时,就向世人宣布了曾经的明朝边境将军反叛中央政府的开始。自此,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他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就不断纵兵劫掠明朝位于东三省的边民并时常与明军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无论是前期努尔哈赤亲自指挥的“萨尔浒之战”还是后来皇太极指挥的“松锦之战”,清军都在与明军的战争中占据主动。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甚至攻到了北京城下,并直接导致了崇祯处死袁崇焕。

爱新觉罗▪觉昌安


而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后更是一路势如破竹。清军所到之处皆强迫汉族百姓剃发易服,放弃传统汉族礼节尊从其关外游牧民族的风俗礼仪。以多尔衮为首的满蒙贵族还征用大量农田作为其驯养马匹的场地。这些野蛮而强硬的举措引发了各地汉族军民的大规模抵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针对汉族军民的骇人听闻大屠杀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关内大量的原明朝百姓彻底沦为“披发左衽”的境遇。说到底,这就是汉族政权灭亡于关外少数民族政权。拿今天的话来说,中国人再次做了亡国奴。

强迫剃发


子夜羌笛


当然是造反。

努尔哈赤,世代都是明王朝的附属少数民族军事头目,他本人也是接受明王朝正式册封的龙虎将军,建州都督。

万历29年(1601),努尔哈赤还亲自到北京朝贡,此后又多次派遣弟弟舒尔哈齐朝贡北京。到了1618年,翅膀硬了的努尔哈赤才以所谓的七大恨正式反叛明朝。那明军1583年误杀努尔哈赤祖、父之后的35年时间里,七大恨在哪?

所以,努尔哈赤从根源上说就是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