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一劍驚天下,滿朝皆失色!公元前227年,一個消息猶如迅雷一般震驚了處於風雨中的戰國諸國:燕丹派遣荊軻刺秦王政,未成!秦王即將發兵伐燕!

此時,燕國都城內,焦急地盼望著消息的燕太子丹,已經煎熬地不成人形,聽到這個消息後,他明白燕國完了,立即帶領數個門客奪城門而去,以遁求命!不久即被燕王殺死獻首級於秦!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荊軻刺秦,是戰國末期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歷史事件,也是六國抵禦強秦的孤注一擲,荊軻以他的勇氣持匕刺秦,譜寫了一曲壯懷激烈的戰國悲歌!文人墨客都把荊軻塑造成一個“重義輕生死、取義報國家”的英雄。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秦統一六國,是新興的封建貴族集團對六國舊貴族的戰爭,是先進生產力替代落後生產力的戰爭,天下歷經百年的征伐,諸國不斷髮動戰爭,老百姓流離失所,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消耗,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國與國之間關卡林立,早已經無法適應戰國後期即將爆發的生產力大解放,荊軻刺秦這一行為本身是逆大勢而為。

而對於秦國來講,無論有沒有荊軻刺秦這回事,都不會停止征伐六國的腳步,即使是荊軻能夠成功,秦國也會迅速推選另外一個人到前臺,繼續完成滅六國、統天下的大業!以刺客之力妄圖改變歷史的進程,只能是痴心妄想。並且,當我們把眼光投入這起刺殺本身,就會發現裡面充滿了無數地疑問!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燕太子丹可能找了個假貨

要想刺殺秦王,其實只需要兩步:接近秦王,殺死他!

第一步,燕太子丹已經幫荊軻完成了,他以督亢的地圖和樊於期的人頭為敲門磚,成功地讓荊軻站在了秦王面前,離秦王僅有一尺之遠。

為了完成第一步,太子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田光、樊於期因此事而自盡,為討好荊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他賭上了整個燕國,敗則屍骨無存。 太子丹做了這麼多的前期工作,最終就是為了荊軻的一刺,可荊軻居然失敗了!

《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拔秦王之袖,右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摻其室。時怨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刺客有荊軻這麼好的刺殺條件:距離秦王僅一步,殿上沒有帶甲之士,群臣距離甚遠!並且,荊軻所持的匕首淬了劇毒,只要劃破一點皮就大功告成。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可刺殺現場亂成一團!當時,秦王的袖子被荊軻扯住了,拉扯成一團,連身上佩的劍都沒有機會拔出來,而且荊軻猝然發動,出乎於秦王的意料,可就這樣還是失手了,讓人大跌眼鏡!

那麼,是荊軻膽怯發揮失常導致刺殺失敗的嗎?刺殺失敗,從容赴死,慷慨激昂,哪裡有一點怕的樣子!

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那麼,最後只可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荊軻的刺殺技術實在太菜!

所有的刺殺,最後一步都是殺死對方,在冷兵器時代,所倚仗的就是刺客高超的搏殺功夫。例如曹沫刺齊桓公:

齊桓公許與魯會於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史記刺客列傳》

當時,齊魯之間發生了戰爭,魯國不敵,於是割地求和。在會盟現場,曹沫突然拿著匕首劫持了齊桓公,逼迫齊國歸還侵佔的魯國土地,齊桓公無奈之下照辦。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那麼,曹沫為什麼能夠成功呢?因為他是一個勇力出色的猛將。曹沫是山東人,“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從《史記》描述來看,魯莊公喜歡力氣大、搏殺能力出色的勇士,所以曹沫才會受到重用,並且能夠制住齊桓公,奪回了城池。

另外一個有名的刺殺是專諸刺吳王僚:

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專諸將劍藏在魚腹內!一條魚能有多大?這把劍一定很秀氣,故名“魚腸劍”,其實就是匕首!而且專諸成功了!《史記》說“王僚立死”。說明專諸一劍就刺到了他的要害部位,精準、穩定、毒辣,力透重甲、刀透脊背,絕對有專業水準!

《史記刺客列傳》中最讓人感慨的是豫讓刺趙襄子。更狗血的是,豫讓曾經兩次刺殺都失敗了。為了接近趙襄子,豫讓毀去了自己的容貌,吞炭燒壞了聲帶,然後開始了自己的刺殺行動:

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後,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去之。

豫讓偽裝成整修廁所的工匠,企圖趁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把他幹掉。然而趙襄子警覺性太高了,“如廁,心動”,這種先天的警覺性救了趙襄子一命!並且在發現豫讓之後,“左右欲誅之”,趙襄子上廁所都帶著衛兵,安全保衛工作非常到位!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趙襄子有感於豫讓的忠義,就釋放了他,可豫讓還是不死心,準備再次伏殺趙襄子:

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也。

這一次,豫讓埋伏在趙襄子經過的橋下,可能是因為殺氣太重,馬驚了,豫讓又被發現了!豫讓連接近趙襄子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發現了,但是荊軻卻已經到了秦王身邊了啊!

另外一個可以對比的聶政:

杖劍至韓,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侍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擊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

事實上把聶政放在刺客裡面並不妥,他哪裡是刺殺啊,是直接殺上門去!韓俠累身邊有很多拿著兵器的侍衛,聶政直接把俠累幹掉,然後又殺了數十個侍衛才自殺,這份膽量和功夫當真厲害!聶政真猛士也!

而荊軻能夠接近秦王,並且持了有毒的匕首,最後卻意外失敗了,那麼只能有一個解釋:荊軻的搏殺技術實在是太菜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荊軻的本職不是勇力過人的刺客

燕太子丹並不是個傻子,他當然知道想要刺殺秦王,必須找一個出色的高手,那麼它為什麼找到了水平不咋樣的荊軻呢?這裡面一定有誤會。我們回顧一下荊軻的生平,就會發現太子丹確實“誤會”了荊軻。

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

荊軻的祖先是齊國人,後來才遷徙到了衛國。在衛國的時候,衛人稱呼他為“慶卿”。我們要知道,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被稱為“卿”的。“卿”有別於一般的百姓,也比普通的讀書人要高一個檔次。

老百姓一般是直呼其名,或者是職業加姓名,例如王屠,那就是殺豬的王屠夫。有學問的讀書人一般就是如“子路、子貢”這樣稱號。能夠被稱為“卿”,首先得在當地有一定的聲望,或者是有大志、或者是常有奇語、或者是學問有成的、或者是出身高貴、名門之後,平常交結的都是當官的,將來必定有著前途的,這才能夠被稱為“卿”。

並且,荊軻在衛國和燕國都能夠被老百姓稱為“卿”,能夠得到兩國百姓的認可,說明他確實有別於一般人。而這種明顯地帶有尊重意味的稱呼,證明了他一定是一個有學問、有志向,得到他人承認和認可的名士。顯然,“卿”不可能是指一個以勇猛和技擊聞名的人。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以司馬遷的行為習慣和治史嚴謹,他在描寫荊軻時,說他“好讀書擊劍”,把讀書放在了擊劍前面,說明讀書是荊軻的主業,學問一定很出色,至於擊劍,只能是業餘愛好了。戰國時代人尚勇力,學幾手劍術既能唬人還能防身,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水平就不好說了。

荊軻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其所遊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

荊軻深沉好讀書,遊歷四方,交結朋友,靠的是自己的學問而不是劍術。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幹過自薦的事。他曾經“以術說衛元君”。“術”其實就是自己的治國方略、政見思維,以此來獲得君王的賞識,得以一展抱負。荊軻的前輩蘇秦、張儀、衛鞅都是這樣獲得君王認同的。其後的諸葛亮也是如此,以“三分天下”的宏偉戰略構想俘虜了劉備求賢若可的心。

顯然,荊軻的口才沒有徵服衛元君。但無論如何,荊軻都是一個以“術”聞名的“卿”,而不是一個以擊劍得到認可的“俠”。喜歡擊劍的讀書人,和喜歡讀書的劍客,是有本質區別的。當然,僅僅這一個例子,並不能說明荊軻擊劍搏殺技術差,有另外兩件事能夠證明他的水平。

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

榆次春秋時稱為“塗水”“魏榆”,位於壽陽和順交界之處,西鄰清徐,南接太谷,西北毗鄰太原,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民風剽悍,多操習武藝,蓋聶是其中的佼佼者。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蓋聶主修劍術,在當地幾無敵手。有一次,荊軻路過榆次,與蓋聶討論劍術,也許兩個人的武學理念和修行方式起了爭執!越爭越上火,蓋聶怒目以視!

對於習武之人而言,分高下最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一架!蓋聶的怒目就是挑戰!然而,荊軻沒有應戰,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那麼,荊軻有沒有可能是去取自己的劍,準備給蓋聶點顏色看看呢?蓋聶說:他肯定不敢跟我打,也不敢留在榆次!然後有人去探視,果然荊軻已經駕車離開了。

我們要注意的是,戰國時代沒有套路,也沒有花架子,在這個諸強爭霸的年代,劍客們學的就是一擊致命的實用殺招。蓋聶能夠成為公認的劍術高手,必然是戰勝了無數人的挑戰,用戰績贏得了尊重和名聲。

而以蓋聶的劍術修為來講,他一聽荊軻對劍術的理解,打都不用打,稍微一分析就明白了他的劍術修為:荊軻根本就是個半瓶子水!所以他斷定荊軻肯定跑路了!如果荊軻有高超的劍術,那麼他有必要跑掉嗎?為什麼不與蓋聶一戰?當然是心虛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另外還有一個事例。

荊軻遊於邯鄲,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

魯勾踐是趙國人,善於下棋。荊軻跟他下棋時爭執了起來,魯勾踐火氣上來了,罵了荊軻幾句,荊軻說了幾句場面話就逃走了!注意這是用的是一個“逃”字!這恰好說明了他自知不是魯勾踐的對手。

那麼,魯勾踐的功夫如何呢?荊軻刺秦失敗的消息傳來時,魯勾踐長嘆一聲:

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荊軻刺秦的壯烈與決絕,讓魯勾踐既自責又內疚,但他還是指出的問題的所在:荊軻刺劍之術不咋樣!

荊軻與人爭執卻不敢動手,那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私下打鬥鬧成人命會受到嚴厲的懲處呢?如果是這樣的話,秦武陽在鬧市殺人為何能夠安危無恙?戰國時期,那是一個快意恩仇的年代,是一個一怒拔劍的年代,是一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年代,是一個重名重義輕生死的年代!

難道,荊軻沒有意識到:他這種不戰而逃的行為,會對他的名聲有多大的損害嗎?對於一個一心求名,到處遊說,企圖一展抱負的人來講,被安上懦夫的汙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嗎?當然,史上確實有韓信甘受胯下之辱的事情,但是歷史上只有一個韓信啊,而且韓信確實成為了威震天下的名將,所以他這一鑽才有意義。

荊軻唯一的一次實戰,就是刺殺秦始皇,這是唯一能夠在史書上找到的他動手的戰例:距離秦王一步之遙,手持劇毒匕首,猝不及防之下發動,居然還失敗了!難怪魯勾踐會發出“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的感慨。燕丹費盡千辛萬苦,賭上了國運身家,最後卻因為荊軻劍術不過關而功敗垂成,令人惋惜!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燕丹為何識人不明

從荊軻出山到荊軻決意赴秦,這中間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燕丹並非一個不識五穀的書生,他是在戰國紛爭、征伐不斷的戰火中成長起來的,那麼,燕丹難道沒有看出荊軻的真實水平嗎?燕丹決心刺秦之後,在尋找人手的過程中,發生了偏差!

居頃之,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驥。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

燕丹曾經和羸政一起在趙國當人質,後來羸政成為秦王,燕丹又被送到秦國當人質,秦王沒有念一點舊情,對他很不好,燕丹心裡充滿了怨氣!所以燕丹刺秦,不僅僅是因為國家安危遭受威脅,也有私仇的原因。

那麼,燕丹是怎麼跟荊軻搭上線的呢?首先,鞠武推薦了田光:“燕有田光先生,其為人智深而勇沉,可與謀。”

田光又推薦了荊軻

:“雖然,光不敢以圖國事,所善荊卿可使也。”

荊軻與燕丹見面,開始謀劃大事!燕丹玩了個心眼“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 這裡的“先生”是指田光!燕丹說,這是國家大事,先生千萬不要洩密!對於把名聲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土”,這是一種侮辱,田光以自刎表明了心志。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燕丹“逼”死了田光,也把荊軻逼到了非做不可的死角,如果不做,荊軻能對得起田光嗎?然後太子丹每天就是好酒好肉美女借荊軻享受!

那麼,太子丹這樣的心機深沉之輩,難道不會去試探一下荊軻的實戰能力嗎?以他多疑的心態,不試一下肯定不會放心!但是,期間又發生了幾件大事:

久之,荊軻未有行意。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入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司馬遷接連用了幾個“久之”,就是說荊軻答應了刺秦王,卻始終沒有行動,而這時候秦國大將王翦已經攻破了趙國、俘虜了趙王,兵馬已經到了南國的南方,即將對燕國發起進攻。

就是說,秦國的攻勢太猛、推進太快,即使燕丹發現荊軻水平不咋樣也來不及換人了!不管怎麼樣,也只能讓荊軻上了!那麼,荊軻為何久久不動呢?刺秦肯定是送死,這一點荊軻早有預料,但他卻因為田光的死無法迴避!他一定也經歷了複雜的思想鬥爭!但是他最後還是準備去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雖然別人不知道荊軻的水平,但他自己心裡是有數的。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

荊軻之所以久久未發,是因為在等一個人。他在等誰?已經無法知道了!但荊軻為了確保能夠一擊成功,他必須要找一個人來做幫手,他知道自己的劍術不咋樣,必須有人幫助他控制住秦王才能功! 荊軻制定的戰術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當時有人幫一把,秦王必然身亡。然而,秦武陽的表現卻讓荊軻失望:

秦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荊軻一定跟秦武陽制定了相應的刺殺策略,可敢於鬧市殺人的秦武陽,到了秦王面前臉都嚇白了,渾身發抖!箭在弦上,荊軻只能發動刺殺了!至於荊軻等的人為什麼沒有來,或許是山高跑遠,或許是死於非命,或放是懼不敢往!無從得知。

刺秦只差一步卻功敗垂成,荊軻的水平固然低下,但他何嘗不是被趕鴨子上架?田光之死,讓他無法釋懷,樊於期之首,讓他無以為報,而那些為驗毒死去的人,還有燕丹的款待,讓荊軻只能選擇了唯一的那條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懷千古二千年的荊軻刺秦,可能是一次烏龍事件

荊軻刺秦,實際上是被恩義所綁架孤注一擲!不然,燕至咸陽,路途遙遠,難道荊軻沒有機會跑掉嗎?風蕭蕭兮易水寒,白衣相送再無期,聲勢浩大!燕丹這是告訴秦王:我要派人來刺殺你了嗎?

荊軻刺秦王之所以名傳後世,併為史家所稱頌,主要原因是刺殺沒有成功!秦王一統六國建立大統一王國的豐功偉績,反而成全了荊軻!若刺殺成功,秦王趙政就這樣死去,他和荊軻只能在史書上留下幾句筆墨、聊以記念而已!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的功績,終究得到了歷史的正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