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胃癌系源於上皮的惡性腫瘤,即胃腺癌。在胃的惡性腫瘤中,腺癌佔95%這也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乃至名列人類所有惡性腫瘤之前茅。

早期胃癌多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當臨床症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狀,以免延誤診治。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新的胃癌病人產生出來,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於女約為2:1。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未經治療者平均壽命約為13個月。

我國胃癌的現狀

胃癌發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中、日、韓三國為高發區,約佔全球總數的2/3。我國是全球胃癌的‘重災區’,每年新發現40萬例,佔世界發病人數的42%,胃癌已成為我國三大常見及死亡率高的腫瘤之一(肺癌,肝癌)。

胃癌發病率及死亡率有著明顯的地域性,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為哥斯達黎加、日本、智利,美國白人發病率低,我國居中上,中國的胃癌發病率以西北最高、東北及內蒙古次之、華東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

總體來說,北方>南方,沿海>內地。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我國胃癌仍佔各癌死亡率第一位,男性死亡率為20.9/10萬,女性死亡率為10.2/10萬。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胃癌發病高危因素

我國西北地區土壤、飲水、食物中富含硝酸鹽,醃製的蔬菜含大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油煎食物在加熱過程產生的某些多環碳酸化合物、熏製的魚肉含有較多3,4-苯並芘、發黴食物含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化石粉均被認為有至癌作用。

一些資料表明胃癌發生於A型血的人較O型血者多;美國的黑人發病率比白人多。流行病學調查,胃癌發病具有家族聚集傾向。

與發病率高、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胃癌病人的早診率、根治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非常低。

三高:

1、發病率高,30-70/10萬,男女比例約為3:1,發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

2、轉移率高>50%

3、死亡率高(>30/10萬)

三低:

1、早診斷率低(<10%)

2、根治切除率低(<50%)

3、5年生存率低(≤50%)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胃癌是如何診斷的

1.如何早期發現胃癌?

早期:

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上腹部不適、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飽脹、噯氣等。

進展期:

胃癌呈進行性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浮腫、惡病質出現持續性上腹痛,可有嘔血及黑便,賁門部及胃底部癌可有吞嚥困難,腹部腫塊、質硬、有壓痛。

如發生轉移,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或出現肝腫大,質硬並有表面不平感,甚至可出現腹水,腫瘤擴散至盆腔,可引起卵巢腫塊或肛門旁淋巴結腫大。

警惕胃癌、及早或定期胃鏡檢查

40歲以上特別是男性,近期出現消化不良或突然嘔血/黑便;出現不明原因貧血、消瘦及糞便隱血持續陽性者;慢性胃炎伴腸化或不典型增生;胃潰瘍,五肽胃泌素刺激試驗仍胃酸缺乏者;胃潰瘍經正規內科治療2月無效(或潰瘍增大);胃息肉>2cm;胃切除術後15年以上,每年定期胃鏡複查。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2.如何診斷胃癌?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有上腹部症狀和全身性表現,通過X線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等,診斷不難確定。

早期胃癌常無明確症狀,容易延誤診斷。臨床醫生應提高對胃癌的警惕,對中年以上患者,近期出現持續性上腹部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黑便或多次糞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尤其是久居胃癌高發區的患者,或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有胃潰瘍病史及曾進行過胃腸吻合手術者以及親屬中有胃癌史者均應進行鋇餐及胃鏡檢查,以便及時明確診斷。

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手段(胃鏡+粘膜活檢),必要時0.5%美蘭噴灑著色——95%確診率,尤以早期胃癌,X線易漏診小於1cm—小胃癌,小於0.5cm—微小胃癌,由於纖維內鏡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有了明顯提高。

胃鏡檢查直觀準確,可發現微小胃黏膜病變,有資料表明胃鏡檢查與活檢聯合應用診斷胃癌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分別可達93.8%、99.6%及97.4%。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氣鋇雙重造影、壓迫法、低張造影術等,準確率近80%。通過對胃的形態、粘膜變化、蠕動情況及排空時間的觀察確立診斷,痛苦較小。

胃液分析是指抽取胃液並進行有關指標(如胃酸)的測定和檢查,從而判斷胃液是否正常。這是診斷胃內各種疾病最“古老”而又常用的一種方法。

日本在胃癌的早期發現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與廣泛應用胃鏡檢查有關,近年來,除普通纖維胃鏡的性能得以提高外,電子胃鏡、超聲胃鏡、色素胃鏡及放大型胃鏡亦已逐步進入臨床。

鋇餐胃部雙重造影法是日本開發的,對胃癌的診斷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現在電子探測範圍的普及和內視鏡細鏡化的發展,可以採取組織的內視鏡檢查成為主流。

良性·惡性的最終診斷由內視鏡下取出的組織(活檢),由病理醫生來最終診斷。就病理學來講,胃癌被分類為和大部分正常的胃粘膜構造相似的分化型腺癌。但是,病理診斷為良性·惡性,僅由此並不能判斷病期(癌症的進行度)。

不僅僅是胃癌,癌症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期來決定。病期的分類根據癌症的深達度和擴散程度分為I期到IV期,根據深達度和是否淋巴結轉移I期分為IA和IB,III期分為IIIA和IIIB亞分類。

為了判斷癌症的深達度,內視鏡肉眼所見加上超聲波內視鏡,使用CT判斷癌症是否向胃的外部擴散(淋巴結轉移、其他臟器轉移)。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積極普查胃癌,早發現早診

為減少胃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需在胃癌早期做出診斷。低血清胃蛋白酶原反映胃萎縮程度,可作為檢出胃癌高危人群的標誌物。胃癌陽性家族史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建議儘早前往大的腫瘤醫院就診。

高危人群每兩年做一次胃癌篩查。對癌前疾病進行必要的治療。按國家治療指南根除Hp感染,治療萎縮性胃炎,以及較大的腺瘤型胃息肉可有效預防癌前病變。

胃癌分期與胃壁浸潤深度以及淋巴結有無轉移有關。

早期:侷限且深度不超過粘膜下層的胃癌;

中期:一般指局部進展期,通過手術可以治癒;

晚期:已侵入漿膜層或漿膜層外組織的胃癌,常有遠處轉移。

胃癌的生存預後

胃癌的分期與其預後密切相關。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層者預後佳,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層,預後稍差,5年生存率約80%;中期胃癌如果沒有淋巴結轉移,術後5年生存率仍可達60~70%.

胃癌的治療多采用綜合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和化療以及免疫細胞治療等。常用5年生存率來衡量治療效果,指給定時間點上,某個患者群體中健在人數的比例。

手術和免疫細胞治療是目前可以根治胃癌的治療手段,早期胃癌手術更佳,5年生存率達90%以上。

而如果不想進行手術,可以採用免疫細胞療法,免去手術之苦,還可以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從根源上解決癌細胞。

化療即用化學藥物治療,在手術前後輔助治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以及減少癌症的復發和轉移,更好的治癒疾病。

日本擁有世界範圍內先進的胃癌早期發現技術,手術水平也非常優秀,近年來隨著有效的抗癌藥物的開發,胃癌的治癒率得到明顯的改善。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針對不同時期的胃癌治療有什麼變化。針對胃癌這種疾病,人們在患病後若是不能更為明確的認識該病症給患者所造成的傷害,就不能加以重視,積極的對症治療,會給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因此,針對不同時期的胃癌治療有什麼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

NK免疫細胞是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體抗禦感染和防止細胞惡性轉化的重要免疫調節細胞,殺傷速度快,範圍廣,NK免疫細胞識別靶細胞無MHC限制性,可以在無預先致敏的情況下殺傷腫瘤細胞。

癌細胞已經毫無抵抗之力,被NK細胞慢慢消滅

同時,還可以產生一系列的細胞因子,進而對機體的適應性免疫進行調節,是連接機體固有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橋樑。

它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能夠識別靶細胞、殺傷介質。

NK免疫細胞抗癌療法能夠準確殺死癌細胞,不會損害人體正常組織,有用增強患者免疫力:關於不能夠耐受慣例治療的肺癌晚期患者來說,能夠控制患者病況,延伸患者生存期。

細胞免疫治療是近年來開展起來的,具有明確治療效果的抗腫瘤措施。針對胃癌的細胞免疫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包括:非特異性免疫細胞治療和特異性免疫細胞治療。

前者主要包括:NK細胞免疫治療、DC細胞治療、DC-CIK細胞免疫治療,這些治療都採用非特異性的免疫細胞進行治療,提高患者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水平,對腫瘤細胞開展直接殺傷作用,調節機體免疫水平,達到治療的目的。

特異性細胞免疫治療則主要包括:CAR-T、CAR-NK治療,其特異性的作用於腫瘤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免疫靶點,達到免疫、細胞損傷、ADCC、誘導細胞凋亡等多種治療的目的。

NK細胞是什麼?

全稱:自然殺傷細胞

來源:直接從骨髓中衍生,其發育成熟依賴於骨髓的微環境。

功能:NK細胞殺傷的靶細胞主要是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較大的病原體(如真菌和寄生蟲)、同種異體移植的器官、組織等。

NK細胞在對抗癌症的第一道防線中扮演關鍵角色。NK細胞有三方面抗癌作用:

一是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殺傷,通過釋放後穿孔素和顆粒酶或通過死亡受體殺死腫瘤細胞;

二是它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統的調節細胞角色,激活T細胞等的殺傷作用;

三是形成ADCC作用(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B細胞找到癌細胞時,就會悄悄的把特異性IgG抗體留在癌細胞身上作為標記提醒NK細胞,見到這個標記的NK細胞就見一個殺一個。在巨噬細胞和B細胞的幫助下,殺癌士氣大增。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NK細胞療法的優勢

1.免疫細胞治療是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四種治療方法。NK細胞治療配合放化療,可以有效清除手術不能完全切除的腫瘤細胞;

2.NK細胞治療聯合放化療,可以提高放化療的療效,降低副作用;

3.對於不適合做手術或者放化療的晚期癌症患者,NK細胞治療是其較好的選擇;

4.術後定期採用NK細胞治療,可以預防癌症的復發和轉移;

5.減緩癌性疼痛,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週期;

6.亞健康人群,採用NK細胞治療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男,54歲胃癌第四期 轉移至肝臟,肺及淋巴結後背疼痛,腹部滿漲,於2011 年3月確診為胃癌四期,已轉移肝臟,肺及淋巴結,無法手術切除,餘命不長。腫瘤標記物CEA=161,CA19-9=19588.0。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並用主治醫生的化療及「高活性化NK 細胞治療」後,在半年以內原發的胃部腫瘤消失,肝臟,淋巴結轉移病灶也明顯縮小。主治醫生告知可做手術完全切除,但患者擔心預後不良,拒絕手術。

化療期間副作用不大,無噁心嘔吐,食慾依舊,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中途由於腫瘤標記物輕微上升CEA=14.0↓ CA19-9=1751.3↑,主治醫生一度更改化療方案。患者持續了3個免疫細胞療程,癌細胞受到控制,腫瘤不再擴增。

男,71歲進行性胃癌 第四期 轉移至食道,腹膜有腹水,癌組織已浸潤到粘膜下層,食道,胃部及腹膜牽涉範圍廣大,表面凹凸不平無法手術切除。因長期使用化療,患者身體虛弱,情況相當嚴重。

全球一半胃癌發生在中國,成功案例證實:胃癌已被成功“控制”

配合化療,開始「高活性化NK細胞治療」。同時每天服用菌類多糖營養素 AM-100和草本多糖營養素D-12,激活喚醒已沉睡的免疫細胞,確保它們精神奕奕地抵抗癌細胞。三管齊下抑制攻擊癌細胞。NK治療開始後,體力逐漸恢復,可以進食。

NK5後,化療的副作用影響不大,食慾大增。經過2個月的免疫治療後,腫瘤標記物恢復正常,腹水消失。內窺鏡檢查報告顯示食道表面的浸潤癌組織大部分已消失,胃角表面的癌變潰瘍部分明顯改善,恢復平滑,內窺鏡順利通過賁門部。

主治醫生對此結果感到驚喜,不得不認同免疫治療的療效,同時也證實癌細胞已受到抑制。

我們的科技在進步,生活在進步全新的時代,人也要不斷的進步,我們身體也不能掉隊。免疫細胞治療法是打開癌症治療的全新治療法。癌治療的終點是,沒有副作用之下延長壽命,儘可能降下死亡率。如果大家對於免疫治療有疑問,可以私信諮詢我,我會盡我綿薄之力去為大家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