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世间就会越来越好


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世间就会越来越好


每个家庭是社会国家的细胞,每个家都安定,都知道怎么样治家、教育下一代,我们的社会、国家、民族才有未来。
我的师公李炳南老师,他是一位儒道释精通的大学问家、大儒。他在台湾教化三十八年,学生超过五十万人,老人家教学教到九十七岁,他的精神令我们非常佩服。而李炳南师公的老师是民国初年的印光大师。几千年中国历史中,佛教的高僧,他们出家,道德学问的程度要跟进士差不多,还要国家考试通过了,才能拿到出家的资格,就是度牒。清朝皇帝都是佛门的学生。


前年我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个特展。展览中有清朝的古物,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清朝皇帝戴的帽子,正中间是一尊佛。从这个古物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的皇帝是佛的好弟子、好学生,而且把佛像放在帽子正中间,代表提醒自己:时时都不能忘了佛菩萨的教诲。所以佛家、道家都是非常好的教育。印光大师在民国时期,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大,非常多的官员都是他的学生。他在当时,面对整个伦理道德比较颓丧的时候,老人家就说:要救这个世间,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才能扭转这个社会的败相。


请问诸位长辈、朋友,您相信这个社会会愈来愈好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您还没有遇到传统文化以前,您相信这个社会会愈来愈好的请举手?假如您举手的话,那您的性格是乐天派的,先天乐观。因为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个社会愈来愈乱。我自己在学校教书,实际的感受,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学生的素质一年不如一年。假如以这样的速度下堕,以后的社会要交给这些孩子,你会安心吗?心不安。所以心不安,忧郁症的人就愈来愈多,担心社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问题。


所以印光大师这一段话: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而我们一起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家家有教育,而且《朱子治家格言》实实在在讲,句句都跟因果有关系。事实上,这个世间所有的事情,不离因果的道理。请问大家,您现在坐在这里听课是结果,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人说:我刚刚喝醉了,不小心走到这里来。不是吧?都是因为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好,都是我们有一种使命:要教育好孩子,要承传家道。有这个因,才会有这个结果。那大家坐在这里是结果,也是一个因,所以因果是相续不断,今天大家听懂一句话是因,您的家族命运改变是结果。所以什么时候有因果?Anytime,anywhere(随时随地)!现在是果,这个果又是另外一个因的开始。所以

人真的明白因果,一定可以改变未来。今天好学,明天就会有智慧,孔子说“好学近乎知”,离智慧就愈来愈近。


而《朱子治家格言》每一句也是因果,而且有一些句子的因果,让我们很有警惕性。比方刚刚大家在念经文的时候,有没有念到“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一个长者刻薄,他的家道很快就衰,他那个刻薄来的钱财留不住。因为他很刻薄,他教出来的儿孙更刻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我们所喜好的、我们的习惯,可能下一代学得更厉害。假如我们刻薄,他更刻薄;假如我们好赌,他更好赌。那就完了,所以这是因果规律。


还有“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吵架了、夫妻吵架了、父子吵架了,这个家铁定是衰相。我听说,槟城有一户人家非常有钱,好像当地的华人都知道这户人家。结果儿子跟母亲打官司,这个是衰相。后来学了《弟子规》,赶紧给他妈妈忏悔,听说现在事业做得还不错。所以人改过自新,命运会愈来愈好。


再来,“

居家戒争讼”。一个家决定不要告上法庭,父子兄弟上法庭,很难看,下一代不可能教得好。只要上法庭,一定是凶相。大家注意听社会新闻,很多企业家一断气,他的孩子开始争财产,有的一年两年了都还没有下葬,因为子孙的财产摆不平。家和万事兴,家人争吵,铁定就衰败。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话太多,不看场合讲话的人,铁定会犯错得罪人。包括后面还讲,“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人的意念也会造作罪业,常常起淫心,可能祸延子孙,报在自己的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一个人处世当中,常常内心都会怨恨别人,甚至抓到机会还陷害别人,会祸延子孙。


所以这些因果,对我们的人生非常有启示。《朱子治家格言》让我们人人知因果,也同时让每一家人都知道怎么来教育下一代。懂得教育了,每个家庭都会出圣贤人。


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世间就会越来越好


选自《朱子治家格言讲记》(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治家之经!)

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世间就会越来越好

蔡礼旭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