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李三萬

摘要:潘興將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的歐洲遠征軍最高統帥,那麼在二戰時,這位美軍的老將又在幹什麼?怎麼幾乎沒有他的一點消息?


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潘興將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的歐洲遠征軍最高統帥,那麼在二戰時,這位美軍的老將又在幹什麼?怎麼幾乎沒有他的一點消息?

先來看看潘興的履歷:

約翰·約瑟夫·潘興出生於1860年,1886年畢業於西點軍校,進入騎兵部隊服役。1880~1891年在美國西南部參加了和印第安人的作戰。1897~1898年,任西點軍校戰術教官。在美西戰爭期間,參加入侵古巴的作戰。1899年在菲律賓服役,參加鎮壓摩洛族人民的武裝起義。1905年,以駐日武官的身份,兼任日俄戰爭的軍事觀察員,對戰爭進行了全面考察。1906年,從上尉破格擢升為準將。1916年3月~1917年2月,率1萬餘名美軍對墨西哥進行武裝干涉,鎮壓墨西哥的農民游擊隊。1917年4月,美國宣佈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潘興出任美國遠征軍最高司令,在法國前線組織指揮美軍的訓練和作戰。大戰末期,率領美軍單獨進行聖米耶勒等戰役,並協同英法聯軍對德國發動總攻,突破興登堡防線,迫使德國投降。

1921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24年退役。

潘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美國歐洲遠征軍最高統帥,一戰不像二戰,亞洲只有小規模的戰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軍歐洲遠征軍最高統帥幾乎就等於是美軍的最高統帥了。對於潘興在一戰中的功績,咱就不多說什麼了。


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作為對他在一戰中傑出貢獻的肯定,於1919年9月被授予了陸軍特級上將(General of the Armies),並且此軍銜不再授予潘興以外的任何人。也有人將這一軍銜翻譯為元帥,顯然是不夠確切。英語中元帥是“Marshal”。這個軍銜最初原本是準備授予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但被華盛頓拒絕接受。

直到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令,追授華盛頓為“美利堅合眾國特級上將”(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而且明確規定這一軍銜是美軍的最高軍銜,高於其他任何軍銜,並規定只有華盛頓一人獨享這一最尊貴的殊榮。美軍的第二高軍銜便是潘興的“陸軍特級上將”(General of the Armies),而在二戰後期,美軍設立的海軍五星上將(Admiral of the Navy)、陸軍五星上將(General of the Army)就是第三高的軍銜。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加二戰的1941年,潘興已經是八十一歲高齡的耄耋老人了,但他不是什麼都沒做,就呆在家裡含飴弄孫安度晚年。他還是運用了他的影響力,對《租借法案》的通過,對美國擺脫“光榮的孤立主義”參戰,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可是無論如何,潘興的時代已經遠去,對於已經一個退休十幾年的老人來說,這也就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美國有成熟運行的社會機制,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過明顯不利於美國發展的決策,潘興作為一個有名望的退休老將,他可以用自己的態度,去影響一些議員,從而達到影響國家決策層的作用。


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從理論上講,這也是每個美國公民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實際上我們知道,普通人要做到這一點,根本不現實的,潘興則不同,他確實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的人也會慎重考慮,這就是話語權。不過不包括他可以給老部下、老朋友們打電話,讓他們因為自己的個人意見,來干擾國家決策,無論他的意見如何正確,如何對美國有利,這都不行,起碼程序不合法,屬於私用公器,這可是最大的腐敗。相對於潘興,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他對美國軍隊遠征歐洲大陸,堅持美國軍隊的獨立指揮權,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這種已經超越軍事的政治戰略眼光,為美國開始主導世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但在軍事上是一場具有革命性變化的戰爭,涉及到的整體性社會組織和經濟動員,對一個老人來說,都過於新穎。

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開始起,美國精英階層已經確立以這場戰爭為契機,徹底掌握世界主導權,成為世界霸主的戰略,並未像一戰時那樣,潘興帶著美國部隊,踏上歐洲後才開始展開適應戰爭的訓練,而是早就開始在國內在做各種準備,與普通認知的美國一直再等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最後坐收漁利不同,美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到死都在堅持不該參與戰爭,用美國青年的血去換什麼世界主導權。

而野心勃勃的精英階層卻始終堅持越早參戰越好,他們堅持美國作出相當的犧牲是值得的,反而戰後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以及各國的經濟重建,代價越小,成本越少為好,他們才不在乎美國青年的血!所以被他們利用的珍珠港事件,並不是日本招惹了美國,美國才憤起反擊,而是美國一直就想參戰,最後是通過對日本石油禁運,逼的日本開了第一槍,從而正好可以讓美國精英階層大肆炒作,發佈全國總動員,而這個時候,連德國都還沒做全國總動員呢……。所以這時候,美國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也是一批新的美國將領走上戰場的時候,事情並沒有緊急到連潘興這樣退役老將都得動用的時候。

所以,潘興在二戰期間,並沒有沉默是金,完全退隱,還是發揮了自己的影響力。


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具體來說,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作為軍中名宿,潘興自然時刻注意著戰局的變化。1940年5月10日,德國進攻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各國。6月22日,號稱歐洲大陸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戰敗投降,苦苦支撐的英國不得不請求美國給予軍事援助。對此,美國國內意見不一,而潘興從法國淪陷開始,就意識到美國顯然無法再置身世外,早晚都會參戰,所以在正式參戰前,必須援助正在與德國浴血奮戰的英國。從基地換驅逐艦,再到介入海上護航,最後到《租借法案》,潘興一直都在積極呼籲援助西歐、援助英國,毋庸置疑,以他的地位和社會影響,對美國社會尤其是領導層都會產生了一定影響。

1944年7月,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樂應美國總統羅斯福之邀訪問美國,在美期間他就會見了潘興。有趣的是,潘興還向戴高樂詢問了和他一起經歷過一戰的老友菲利普·貝當元帥的健康狀況,戴高樂則表示貝當元帥身體很好。而此時的貝當已經是最大的法奸,是德國扶植的維希傀儡政權的領導人了。

1944年之後,潘興的身體狀況不斷惡化。1948年7月15日,潘興因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華盛頓去世,享年8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