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其祖墳位於項城袁寨村附近,葬有袁世凱祖父、父親等幾十人,但袁世凱的生母劉夫人卻葬在距祖墳二十里外的洪冢窪,遠離袁家祖墳。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林

葬母之後,袁世凱再沒回過項城老家,後來,他被罷官、受遣回鄉,寧可“垂釣”於距老家幾百裡外的安陽洹上村,也不肯踏回老家一步,死後也歸葬於安陽洹水,另建“袁林”墓地,連棺材都不回老家。

這背後,隱藏著袁世凱一段難言的身世之痛。

1、生母劉氏先過門,共生五個兒子,卻始終名不正言不順

項城袁家本是寒門,從袁世凱的祖父輩開始發達。

袁世凱的爺爺袁澍三(一名袁樹三)是長子,但功名之路不大順遂,其弟袁甲三高中進士,後因鎮壓太平天國有功,官至一品漕運總督。

袁澍三有兩個兒子,長子袁保中為袁世凱生父,一生未出仕,以長房長子身份在老家主持宗族事務,次子袁保慶舉人出身,因鎮壓捻軍有功,官至二品。

1858年,袁家以巨資購得石氏莊園,修築塞堡,由袁張營村移居於此,練鄉團,成為當地大戶。1859 年9月16日,袁世凱就出生在這座寨堡內。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保中年輕時與郭氏訂婚,還未迎娶,郭氏就患了重病,袁郭兩家商量的結果,讓袁保中先納一妾劉氏,也就是袁世凱的生母。

劉氏先過門,為袁保中生下了長子袁世昌,不久郭氏身體恢復,也嫁到袁家,生下了次子袁世敦,但郭氏身體單薄,沒多久還是病故了,劉氏接著為袁保中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袁世廉、袁世凱、袁世輔、袁世彤。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世凱在兄弟六人中排行第四,據說他生下來時正逢袁甲三寄家書來告知對捻軍大捷,故起名為“凱”,因叔父袁保慶無子,五歲時,袁世凱過繼給了袁保慶,由袁保慶妻子牛氏撫養長大。

後世史料多稱劉氏為袁保中繼室,但由妾扶正,需要舉辦正規儀式,而袁保中死時,袁世凱兄弟還很年幼,估計這個儀式並沒舉辦過,更沒有正式婚書,因此劉氏的“繼室”身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2、二哥袁世敦因免官與袁世凱不和,穿紅袍大鬧葬禮

長子袁世昌夭折後,郭氏所出的次子袁世敦成為袁保中長子,又是嫡出,因此在家地位較高。

袁世凱數次科舉不中,把書燒了前去投軍,後來因朝鮮平亂有功,仕途順利,官至直隸總督,成為清廷的封疆大臣,他對母親很孝順,早年就將生母劉氏接到自己府中一起居住,晨昏定省。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世凱與生母劉夫人

而由於袁世凱的身份,幾位兄弟也得以出仕,二哥袁世敦成為山東省的候補知府,三哥袁世廉、六弟袁世彤被保為道員。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不久,在山東巡撫毓賢的支持下,義和團在山東興起,燒教堂、殺教士,在列強的壓力下,清廷將山東巡撫換成了袁世凱,袁世凱改撫為剿,大肆誅殺拳民,而袁世敦出力最多,還曾誘捕其大頭領朱紅燈。

清廷執政權貴對袁世凱極為不滿,又不敢對手握精兵的袁世凱下手,於是就遷怒於袁世敦,1899年底,以“縱勇擾民”的罪名將袁世敦除職。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世敦自覺是替袁世凱受過,而袁世凱卻沒出力保護他,從此兄弟不和。

1901年4月,劉氏在濟南病逝,此時八國聯軍盤踞京城,慈禧、光緒在西安逃難,全國局勢都靠袁世凱在山東支撐,因此慈禧沒有同意袁世凱請假回家葬母,由其三哥袁世廉先行奉梓還鄉。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周潤發扮演的袁世凱

《辛丑條約》簽訂後,李鴻章病逝,袁世凱接位北洋大臣、直隸總督,位極人臣,由慈禧下旨封劉氏為正一品誥命夫人,準其回鄉葬母。

1902年8月,袁世凱帶著大批官兵,捧著太后諭旨與誥命封賞,回鄉欲為其母風光大葬,不想卻在袁世敦這裡碰了個大釘子。

袁世敦聲稱劉氏只是妾而非正室,不得入祖墳正穴同嫡妻一起和其夫夾棺並葬,只允許殯在塋外,這也等於公開羞辱袁世凱五兄弟為“庶子”。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袁世凱當然不服,其母生了五個兒子,又比郭氏先進門,生了長子袁世昌,早經袁保中口頭扶正,朝廷還賜了正一品夫人,怎麼就不能入祖墳正穴?

而袁世敦寸步不讓,聲稱“妻妾有別、嫡庶不一”,袁世昌雖是老大,自己才是真正的“嫡長子”,兄弟幾個大吵一架,鬧得不可開交,軍機大臣徐世昌和河南巡撫張人駿二人前來調解規勸,反而惹惱了袁世敦。

袁世敦丟了官帽,已是庶民,索性使出市井手段,在劉氏舉辦喪儀期間,當眾身穿紅袍出入,令袁世凱臉面全無。

袁世凱一怒之下,索性不讓劉氏入袁寨祖墳,花重金為生母大辦喪事。

他把母親靈堂設在了項城郊外的袁張營村祖宅,府門外官兵守衛、崗哨林立,絲絨騾馬、紙人、傘帳羅列,猶如黃龍白蟒,長達數里;高大巍峨的靈堂裡,高懸皇帝聖旨、禮部祭文和數不清的輓聯,專門接待達官貴人前來弔祭,又花重金在二十里外的洪冢窪另買一處墓地,墓地佔地120畝,建有墳莊十餘間,前豎牌坊,上書“誥命夫人”御筆,墓地前立了十四塊石碑,神道兩旁站滿石人、石馬。

出殯之日,袁世凱身後送葬的官員、士兵、百姓隊伍延綿幾里。

喪事辦完後,袁世凱就與袁世敦斷絕往來,發誓今生今世不回項城,後來他果然定居安陽、葬骨洹上,再沒踏回袁寨一步。


袁世凱為何至死不回老家:生母先過門,育五子,卻不能與丈夫合葬

而袁世敦本人,卻在劉氏葬禮過後,由重臣張之洞奏請平反,不久官復原職,七年後病逝於濟南任上。

張之洞是袁世凱的宿敵,平生以羞辱袁世凱為快事,此舉的目的,無非還是想讓袁世凱打臉。

不過,對於袁世凱將生母葬在洪冢窪,還有一說,是他想要打破項城袁氏家族男丁活不過57歲的宿命(其生父袁保中活了51歲,嗣父袁保慶48歲病故,袁甲三終年57歲,袁保恆活了52歲),但儘管請了不少大師看過風水,袁世凱還是在57歲那年壽終正寢了,或許,是這幾人都有一些家族性的遺傳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