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羡慕的爱情,就是苏轼这里,也只有她,才是苏轼一生的怀恋

女人如花,有些花注定要在尘世绽放,属于尘世的繁华,而有些花注定要开在精神的沃土,等待颤抖的相悦。而才子的灵魂深处无时不在张望着这样的一种奇迹,可遇却不可求,属于苏轼的尘世之花都凋零了,可这样一种残酷的成全,让苏轼等来了那朵灵魂之花,那就是“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的朝云。

我最羡慕的爱情,就是苏轼这里,也只有她,才是苏轼一生的怀恋

要了解王朝云的为人与长相,可先回味苏东坡一首脍灸人口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首诗明为描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苏轼仿佛和杭州有着前生今世般恍然而又迷离的联系,不仅在杭州留下了至今仍是柳烟晴雨的苏堤春晓,还在那里的青楼将王朝云收留在了身边。

我最羡慕的爱情,就是苏轼这里,也只有她,才是苏轼一生的怀恋

苏东坡似乎与王姓颇为有缘,原配夫人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化为苏东坡感情极深处的悲思。不久,续娶了王闰,是前妻的二堂妹,是一位庄重能干的大家闺秀。现在在杭州又纳王朝云为妾,此时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为温婉贤淑,善解苏东坡的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身边的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侍女答道:“您腹中都是文章。”苏东坡不以为然。另一侍女说:“满腹都是见识。”苏东坡也摇摇头,到了王朝云,她微笑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更加爱怜。

而朝云也堪当夫子的一片情深,她是苏轼凄凉晚境唯一的依偎;在苏轼被贬惠州的日子里,朝云万里相随,九死不悔;从来到苏轼身边的那时起,对苏轼“钟敬如一“;只有她用一双慧眼看出夫子的“一肚子不合时宜”,令夫子笑泪参半;只有她常伴尊前唱那“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泪落如雨,渴望自己是苏轼唯一的芳草;只有她陪伴苏轼多年的辗转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真爱的温暖。

然而三十四岁的朝云也在惠州仙逝了,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意蕴深长地说:“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道,其中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牵挂,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

这时的苏东坡已是心身极惫,生活中只剩下对往昔的回忆和怀念了,其中尤以对朝云的怀念为最多,他有一首《西江月》词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我最羡慕的爱情,就是苏轼这里,也只有她,才是苏轼一生的怀恋

苏轼为朝云写这首被人称作写梅千古第一的《西江月》招魂,离魂远逝,一切皆已成空。

他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附近的松林之中,并为她建了“六如亭”。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多像她临终时念着的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