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为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菏泽市郓城县采取果断措施,一边拧紧疫情防控“螺丝”,一边上好复工复产“发条”,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步发力,协同推进。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开工生产以来,在郓城县泰和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里,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每天忙碌着,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整个生产工序顺畅自然,有条不紊地进行,装卸工人把生产出来产品的运送到仓库里。

“从2月19日恢复生产生产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的要求,公司对车间、办公场所、宿舍区等区域一日3次进行消毒,员工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分时段就餐,吃饭时不扎堆。”公司董事长侯本建介绍。

自从该公司拿到批复开工的那一时刻,对员工前14天内的活动轨迹进行追踪,确认14天内无疫区往来史后,方可上岗。并借助微信群等传播媒介,对员工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公司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整合资源,开足马力,全员开工,确保今年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目前,第一批产品已经分别出售到南充和佛山。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据郓城县随官屯镇党委副书记、县化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郭建坤介绍:“为了解决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随官屯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扶企业责任制”,到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对缺少酒精、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物品的企业,包扶干部及时协调解决,对企业原料供应、用工短缺等情况能够当场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反馈到镇党委政府,由镇里协商解决。

位于郓城县煤化工产业园的菏泽万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无害化处置的专业公司,负责收运并处置菏泽市内7县4区137个乡镇的444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疫情发生后,面对医疗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该公司“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召开全员紧急动员会,医废车间及医废运输车队60名员工不顾个人安危,全部放弃春节假期,投入到最危险的医疗垃圾处理当中。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据万清源公司安环总监刘鹏介绍,自1月24日上午菏泽市发现疑似病例后,万清源随即启动《新型冠状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对菏泽市内收住新型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医院医疗垃圾实行专车专人收集,医废车队员工平均每天出车19车次,对全市444家医疗机构的医废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日均收集1600箱左右,重约15吨,全部高温焚烧处置。对全市发热门诊及定点接诊医院涉及疫情的医废垃圾优先进行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日处置”,有效的阻断了病毒通过医疗废物造成的二次传播途径,斩断了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工人安全,公司按照最高标准加强劳动防护,增加防护服、N95口罩等防护用品及酒精、84消毒液等消杀用品。每天对全体员工上下班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登记、消毒,各生产及办公区域每天进行三次消毒,员工分时段就餐,减少人员聚集。医疗废旧车间及运输医疗垃圾车队工作人员单独食宿,其余车间及部门人员也全部吃住在厂,避免人员外出传播。尽管是高危险行业,但是公司做到最高等级防护,目前无一人感染新冠状病毒。

市、县及随官屯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该公司十分关心关注,多次到厂区就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及防护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菏泽市防疫指挥中心提供了1000支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用于员工防护。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当前,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都处在关键阶段,郓城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两手抓,两不误。制定了复工复产、服务保障、政策宣传等工作方案,细化工信、交通、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责任。统筹谋划和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紧盯抓牢在建项目、续建项目,做好项目开工各项准备,仅2月29日一天,郓城县新开工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166亿元。目前,郓城县能源化工、机械加工、棉纺织、酒类包装、医药制造等行业的305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大型超市、物流配送、加油站、电商等行业复工率为100%。同时,进一步抓好好春耕备耕工作,保证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供应,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做足充分准备。并且,对已复工复产企业严格做好返岗员工筛查、消毒、餐饮、疫情监测等安全防护工作,强化隐患排查和设备检修,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完成。

通讯员:赵考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