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鄆城縣:擰緊防控“螺絲”上好生產“發條”

為了積極應對新冠肺炎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衝擊,菏澤市鄆城縣採取果斷措施,一邊擰緊疫情防控“螺絲”,一邊上好復工復產“發條”,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同步發力,協同推進。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開工生產以來,在鄆城縣泰和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車間裡,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每天忙碌著,清花、梳棉、並條、粗紗、細紗、絡筒等整個生產工序順暢自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裝卸工人把生產出來產品的運送到倉庫裡。

“從2月19日恢復生產生產以來,我們嚴格按照上級疫情防控的要求,公司對車間、辦公場所、宿舍區等區域一日3次進行消毒,員工必須戴口罩、測體溫、分時段就餐,吃飯時不扎堆。”公司董事長侯本建介紹。

自從該公司拿到批覆開工的那一時刻,對員工前14天內的活動軌跡進行追蹤,確認14天內無疫區往來史後,方可上崗。並藉助微信群等傳播媒介,對員工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公司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整合資源,開足馬力,全員開工,確保今年生產任務全面完成,目前,第一批產品已經分別出售到南充和佛山。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據鄆城縣隨官屯鎮黨委副書記、縣化工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郭建坤介紹:“為了解決企業疫情期間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隨官屯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實行“包扶企業責任制”,到企業調研瞭解情況。對缺少酒精、消毒液等疫情防護物品的企業,包扶幹部及時協調解決,對企業原料供應、用工短缺等情況能夠當場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反饋到鎮黨委政府,由鎮裡協商解決。

位於鄆城縣煤化工產業園的菏澤萬清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醫療垃圾和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貯存、無害化處置的專業公司,負責收運並處置菏澤市內7縣4區137個鄉鎮的444家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對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疫情發生後,面對醫療垃圾處理的嚴峻形勢,該公司“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召開全員緊急動員會,醫廢車間及醫廢運輸車隊60名員工不顧個人安危,全部放棄春節假期,投入到最危險的醫療垃圾處理當中。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據萬清源公司安環總監劉鵬介紹,自1月24日上午菏澤市發現疑似病例後,萬清源隨即啟動《新型冠狀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應急預案》,對菏澤市內收住新型肺炎確診及疑似病例的醫院醫療垃圾實行專車專人收集,醫廢車隊員工平均每天出車19車次,對全市444家醫療機構的醫廢垃圾進行收集運輸,日均收集1600箱左右,重約15噸,全部高溫焚燒處置。對全市發熱門診及定點接診醫院涉及疫情的醫廢垃圾優先進行處置,做到“日產日清日處置”,有效的阻斷了病毒通過醫療廢物造成的二次傳播途徑,斬斷了安全隱患。

為了確保工人安全,公司按照最高標準加強勞動防護,增加防護服、N95口罩等防護用品及酒精、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每天對全體員工上下班進行兩次體溫測量登記、消毒,各生產及辦公區域每天進行三次消毒,員工分時段就餐,減少人員聚集。醫療廢舊車間及運輸醫療垃圾車隊工作人員單獨食宿,其餘車間及部門人員也全部吃住在廠,避免人員外出傳播。儘管是高危險行業,但是公司做到最高等級防護,目前無一人感染新冠狀病毒。

市、縣及隨官屯鎮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該公司十分關心關注,多次到廠區就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及防護工作進行檢查督導。菏澤市防疫指揮中心提供了1000支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用於員工防護。

菏泽市郓城县:拧紧防控“螺丝”上好生产“发条”

當前,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都處在關鍵階段,鄆城縣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確保兩手抓,兩不誤。制定了復工復產、服務保障、政策宣傳等工作方案,細化工信、交通、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責任。統籌謀劃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緊盯抓牢在建項目、續建項目,做好項目開工各項準備,僅2月29日一天,鄆城縣新開工重點項目24個、總投資166億元。目前,鄆城縣能源化工、機械加工、棉紡織、酒類包裝、醫藥製造等行業的305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大型超市、物流配送、加油站、電商等行業復工率為100%。同時,進一步抓好好春耕備耕工作,保證化肥、農藥、種子等物資供應,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做足充分準備。並且,對已復工復產企業嚴格做好返崗員工篩查、消毒、餐飲、疫情監測等安全防護工作,強化隱患排查和設備檢修,確保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全年各項工作目標完成。

通訊員:趙考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