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只有快跑,才能給身體跑快所需要的能力感知已經比賽時所需要的細節。

對嚴肅跑者來說,全馬跑進4小時,3個半和3小時,有著類似於青銅、白銀、黃金一般的成就感和使命感,2019年北馬900多人跑進3小時,讓王者之爭有了更高的水準,很多訓練營都打出了自己名號,冬訓這個原來只在專業隊中才能聽到的詞,也頻頻出現在業餘跑者的口中和朋友圈記錄裡。

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但是很多人會發現,跑進330是一道不大不小的關卡,很多人的成績都卡在330左右,就不前進了,如何突破這個節點,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我最好成績302,是早年跑出來的,為了突破330,曾經有非常多次的徘徊,所以對於突破這個門檻有一定認識,加上這些年和高手交流,相信一定能給你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案。

為了說明3個半的突破,先說下4小時、330和3小時都意味著什麼。

4小時門檻,5分40秒/公里的配速,對一般人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一定速度能力和跑量累積,系統訓練一定時間可達到。

330門檻,這關乎到系統訓練且有一定強度。很多人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強度課,捨不得對自己太狠。

3小時門檻,不僅要科學訓練、有強度,還要維持一定週期,沒錯,維持一定週期這件事兒非常重要,持續累積進步。


突破四小時是一個人成為嚴肅跑者的基石,好處也很多,一般馬拉松都是早上七八點開始,4小時完賽,不耽誤吃午飯,你能切身感到跑快的好處。跑完步趕下午的飛機火車也沒那麼匆忙了,酒店如果2點退房還能洗完澡再走……總之,你能4小時完賽,一切都順當悠閒起來。

330和3小時更是如此,跑完步還能享受充分的拉伸、泡腳等賽後服務,還可以等朋友喝瓶啤酒啥的,快人一步,在馬拉松上的好處多到數不清。

言歸正傳,說回330,突破三個半小時,很多人都會覺得比突破4小時難很多,這裡面有幾個重要的困難點:


1、突破330意味著步幅需要增加

你沒看錯,遇到330瓶頸的人第一短板就是步幅需要增加。經常跑步的人都知道,比較理想的步頻在180左右,我們推薦新人剛開始也都是以小步高頻的形式來跑。那麼假定按照180的步頻來跑,跑步速度就是一道數學題。


一分鐘180步、每公里5分40秒=每公里跑了1020步,算下來每步0.98米,一步還不到1米。

一分鐘180步、每公里5分配速=每公里跑了900步,算下來每步1.11米。

現在你明白了吧,

330選手和4小時選手很可能的差距就是每一步多出13釐米,現在你想不想增加一下步幅?


如何提高步幅?做力量訓練,深蹲、原地縱跳等都是非常好的訓練,你的肌肉強了,就能邁更大的步子而不受傷。(題外話,耐克next%對很多人跑步成績的增加就是因為步子每步能大一點點)


另外要做柔韌性訓練,如果肌肉緊張邁不開腿,跑起來也會受限,肌肉緊張,自己跟自己較勁,跑起來沒效率。這是很多業餘選手都有的問題,不重視拉伸,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在此檢討。

那麼不增加步幅而增加步頻可否?也可以,不過這樣相對較難。之前我有文章探討過,步幅增加受限更多,呼吸、擺臂都會制約你的步頻提高。相對來說,提高步幅更容易。

2、突破330意味著後程不掉速,耐力要求更高

你有沒看錯,能進330的選手,基本上後程是不掉速的,這是有統計支持的,如果後程還瘋狂掉速,只能說那可能是一位310的選手跑崩了,不代表真實水平。

330按照5分以內的配速跑上42.195公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技術活。合理分配體力以及後半程的續航能力都極為重要。不少人跑過4、5個小時完賽,前面快,中間慢,後邊熬,成績是一個曲線下降的狀態,這也是所有新手或者訓練不繫統的跑者的常態。到了330水平,靠運氣熬出來的比賽是完全行不通的。

所以最紮實的也最簡單做法就是,提升耐力。

3、突破330意味著訓練中要習慣4分~4分30的配速

你沒看錯,4分~4分30的配速,看上去挺嚇人的,但是必須在日常訓練中習慣。10公里能跑進45分甚至40分,跑全馬330才比較靠譜。那個經典預測比賽成績的公式:你的10公里最好成績的配速,加上30秒~60秒,就是你的全馬配速。


很多人說330就差一點點,我一問10公里的最好成績是48分,那樣是完全不夠用的。你看汽車的碼錶標著220公里/小時,開200公里/小時就比較舒服,一腳油門踩到底地開,車也累。

10公里配速富裕出30秒是最少的,富裕出1分鐘的配速就很有保障。你知道馬拉松兔子為什麼4小時的兔子要求有3個半小時的能力了?就是為了有富裕有保障,向下(慢)兼容。

4、突破330意味著一開始就要跑出節奏感來,且較少打亂

你沒看錯,每一個330比賽都是非常嚴肅的,可不能像跑5個多小時娛樂跑,吃吃喝喝還自拍發朋友圈。整體平均下來5分配速,一般都會在4分50左右來跑,除去喝水等必要動作,真是一點兒也不能耽誤。如果330選手站位比較靠後,那將會非常麻煩,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比賽在進行速度分區。越是速度快的選手,前面的擁堵受的影響越大。

而且到了最後5公里,進330的選手也不會懈怠,哪怕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所以我特別尊重每一個能跑快的人,因為他們所承受的決絕是跑慢的人無法體會的。跑慢的堅持多數還是要不要放棄這個層面,跑快人的堅持是要不要降速,每一秒都很痛苦,常常拼到無以復加。速度帶來的運動精神也多蘊含在這一段時間的糾結和行動中。

以上幾點是我的體驗,很多跑者因為從沒進過330,所以對很多細節不是很瞭解,常常這裡差一點兒,那裡差一點,徘徊在330之外就是進不去。

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那麼我們,要怎麼應對突破330的瓶頸的,其實只要針對上一趴我們說的難點來針對性改善就可以了。

1、增加力量和和柔韌,增大步幅能力

力量訓練上臺階、深蹲、縱跳等都非常實用。上肢力量也不能忽略,步幅增大,擺臂也會隨之增大,我每次跑完好成績的比賽,胳膊都很累。核心訓練網上有很多方法就不累述,這應該是速度跑者融入到血液中的知識。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步子大容易撤了跨,所以一定要練柔韌。柔韌要重視,而且全身的柔韌都應該做,短時間看不出太大差距,年紀大了就知道一個良好的柔韌有多麼重要啦。這是無論快慢選手都應該做的必修課。

2、做更多LSD來增加耐力

增加耐力最好方法就是長距離慢跑,記住,要慢。只有慢跑,增加的才是耐力部分,如果快速跑30公里,強化的其實還是肌肉的輸出功率。我曾經在備戰百公里的時候,日常訓練就達到50公里以上,我發現這種超長距離的LSD有很好的心理建設作用,從此跑步再也不會撞牆了,因為從心理上來說,你會覺得50公里是終點,42公里,哼,吾尚有餘勇可鼓!

有時間的朋友也可以試試超長LSD,一次就夠,根本解決撞牆問題。

3、間歇跑強度課不能少,最好叫上朋友

為了訓練速度,你最好叫上朋友,人在競爭環境裡,容易變得勇猛起來。環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你在田徑場縱向追個某人套個圈啥的,而如果你在醫院裡,穿上病號服,再跑步試試,自己都會覺得虛弱很多。

速度訓練,我推薦倒金字塔間歇跑,5公里、3公里、2公里、1公里,越跑越短,越跑越快,非常有效果。或者難度更大的400米來15組,800米來10組等都能極大提高速度。

題外話,穿的專業一點兒,從心理上也能讓你更自信,提高進330的概率。

4、比賽期間認準目標,排除干擾

當你進入到比賽時,你的策略就是專注。剛開始儘量跑出節奏感,水站的話,如果天氣不是特別熱,我建議你每5公里喝一次水,不要每站都進。因為你的速度快,5公里也就25分鐘,喝一次夠了。喝太多打亂節奏,也給腸胃增加負擔。

如果能跟上靠譜的官方兔子,儘管跟。330這個組別的兔子一般都是靠譜的,這些人多數都有3小時~315之間的水平,對時間、速度等都非常敏感,不會忽快忽慢。

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這就是我給你的突破330瓶頸的幾條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的話就分享給朋友。

(圖片來自 柯影像 小龍)


黑跑黑話

“速度中蘊含著體育精神的真諦。”

更高、更快、更強,並沒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