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昨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0天突破37億票房大關,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創造動畫電影最快破億記錄。不僅如此還成功超越了《紅海行動》,《美人魚》等商業片作品,躋身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四名。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這次“哪吒鬧海”可以說是一次逆襲,電影從一開始不被關注看好,被吐槽造型醜,到最後逆天改命,在暑期檔殺出一條血路,其實《哪吒》的成功不是偶然。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故事借鑑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中哪吒的形象並加以創新,融合網絡元素。通過哪吒與不公命運的抗爭傳達我命由我不由天,扭轉命運,打破成見的立意。哪吒從出生就不被世人接受,被當成妖怪,被追打欺壓,但他沒有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到村民身上,對身邊人的欺負置之不理,因為他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麼,渴求的是什麼。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和觀眾熟悉的《哪吒傳奇》不同,這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無愧於現實,承受屈辱不公,敢於鬥爭的英雄。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哪吒不服輸,不信命,不屈不撓的精神,那骨子裡所蘊藏的不服天命,自己主宰命運的渴望其實是多少人內心的追求,哪吒是很多人心裡的縮影,他代表了我們很多人,無法選擇出身,無法選擇父母,這不代表我們就要甘心認命,也不代表我們不可以選擇如何活著。導演讓哪吒反抗,突破既定命運實現自我認同,這不僅是導演的自身思考,也是尋求和當代青年產生共鳴。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焦慮可能來自對自我身份價值的困惑迷茫。而年輕人的訴求和審美代表著這個時代,這也是《哪吒》好評如潮的原因之一吧。

影片中的哪吒生來就是魔童,壽命只有三年,村子裡的人都認為他是妖怪,沒有人和他玩。可是他沒有自暴自棄,他會去救被妖怪抓走的女孩,他向太乙真人學法術,儘管還是不被認可,但他做了,無愧於自己,亦不放棄自己。他也想過:既然人人都認為我是妖怪,那我就做一個妖怪給你們看看。他想一把火燒光村裡所有人。但是正如他的母親說的那樣:“被人誤解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做好自己,由你來決定。”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人生路上誤解常有,質疑常在,敢於邁出心裡的那一步,就是新的開始。而放棄自我就是徹底的輸。哪吒在最後說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成魔成仙我說了算”將影片主題進行昇華,很多觀眾深深地被觸動,誰不想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受外力所控呢!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除了精神內核,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製作上也可以說是國產動畫電影的一部里程碑代表,作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哪吒》的成功為中國動畫電影注入了積極血液。雖然《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大護法》等國產動畫電影近年來的發展速度及走向一直褒貶不一,但《哪吒》的出現仍然可以證明國產動畫的可能性,五年的製作時長就是他們為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未來不認輸的宣言。年輕人,請等到未來國漫百花爭放的那一天。


哪吒鬧海,沒想到這個降世魔童票房趕超《紅海行動》



“人們心中的偏見就像一座山,任憑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許許多多的人揹負著沉重的偏見和無形的命運在拼命掙扎,我們都可以做自己心中的哪吒,搬走壓在背上的成見大山,擺脫命運枷鎖,奮勇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